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京西古道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设计探索

京西古道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设计探索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61.6(5.7折) 定价  ¥1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京西古道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设计探索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089142
  • 条形码:9787568089142 ; 978-7-5680-891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京西古道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设计探索 本书特色

传统村落有机更新属于比较新的一个研究领域,市场上相关的图书较少。

京西古道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设计探索 内容简介

自十九大以来,为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摆在优先位置。《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提出要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地位,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准确把握北京“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和乡村发展规律。本书是“京内高校美丽乡村有机更新”联合毕业设计成果,参加的高校包括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及河南城市学院。本书成果围绕京西古道上的古村落开展有机更新探索与研究,体现了各校的教学特色,也深入研究了大城市近郊各类乡村更新面临的特殊问题与困境,为京西古道传统村落有机更新提供了新思路,为实现京郊乡村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京西古道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设计探索 目录

上篇 联合毕业设计情况简介
联合毕业设计选题名称
联合毕业设计宗旨
联合毕业设计参加高校
联合毕业设计开展缘起
联合毕业设计选题确定
联合毕业设计成果总结
联合毕业设计调研照片
下篇 联合毕业设计学生作品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城市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
展开全部

京西古道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设计探索 节选

联合毕业设计成果总结 2022 年第二届“京内高校美丽乡村有机更新”联合毕业设计以“京西古道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设计(门头沟区)”作为主题,并在北京市门头沟区进行代表性乡村选点、调研,各校师生选择的乡村有 7 个,分别为王平村、千军台村、东石古岩村、炭厂村、琉璃渠村、沿河城村和燕家台。 本届联合毕业设计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跨校、跨专业、跨地域联合,专家陪伴,政府支持,探索京郊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二是涉及矿区村落城、矿、村生态有机更新与发展等典型乡村振兴问题。 本届联合毕业设计由北京建筑大学牵头,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建筑大学承办,参加联合毕业设计的师生来自 7 所高校,23 名教师、39 名学生组成 18 组设计团队,研究对象涉及 7 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 本届联合毕业设计过程中,尽管由于疫情,现场调研受限,只有部分团队成员参与了现场调研活动,毕业设计指导和毕业设计前期开题、中期设计及终期答辩等各环节均采用线上形式,但各校师生通过线上交流,收获满满。设计成果体现了各校的教学特色,也深入研究了大城市近郊各类乡村更新面临的特殊问题与困境,总体来说,机遇与困难并存。乡村在基础设施 与配套问题解决后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强烈诉求,其中有机发展路径亟待研究,人口老龄化与城市核心区人口外移承载力及乡村发展诉求等矛盾突出,并具有显著代表性。各校师生开展了不同维度、不同视角的研究与探索,为京西古道传统村落有机更新提供了新思路,为实现京郊乡村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以下是 7 所高校对本届联合毕业设计活动的总结。 北京建筑大学 本次设计对象具有村矿一体的特点,地处北京西山中山区向低山区的过渡地带,空间设计范围包括东、西王平村村庄,王平矿区,永定河西侧滨河地段。设计对象随着煤矿关闭而处于经济发展的困境,并且由于地形起伏而形成了一定的村矿空间割裂,但具有悠久的煤矿工业历史和丰富的煤矿工业遗存,也拥有丰富的京西古道文化资源,更面临着京西旅游大开发、门头沟旅游轨道交通建设的契机,其发展转型迫在眉睫。 本次设计方案以挖掘历史底蕴为出发点,以文旅发展为目标导向,通过活化产业和构建韵味新村,实现文化传承、产业振兴、人居建设的三位一体。设计理念为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导向的村矿田园游乐综合体,发展目标为打造京郊乡村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门头沟区*美乡村示范基地、一线四矿区域的服务节点、王平镇增长极。 设计空间划分为古道民俗体验区、矿区转型发展区、旅游综合服务区,采用“四轴一核”的规划结构,以铁路站点为核心,构建综合服务轴、矿区游乐轴、民俗体验轴、滨河漫步轴。 主要设计手法一为新路径—交通重整。由铁路站点引出多条空中廊道,增进各分区联系,弥合“铁轨横穿”造成的空间割裂。主要设计手法二为新产业—动力新生。构建疗养别墅、民俗体验基地、农家乐、民宿区、滨河瞭望台、矿区特色酒店、铁轨公园、矿区休闲健身区等新业态体系。主要设计手法三为新空间—空间重整。村庄内规划多处开敞景观节点,营造富有趣味的步行空间体验;滨河建筑设计采用错层结构,活化利用滨河景观;矿区设计廊架,打造“灰空间”;对厂房建筑、宿舍建筑加以部分改造,以应对新的公共职能。 北京林业大学 在 2022 年度的联合毕业设计中,北京林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团队以“一线四矿”中的王平矿区及周边村庄作为设计场地进行规划设计。自 2022 年 2 月中旬发布任务书以来,同学们便开始着手资料收集、前期分析和研究、开展规划设计等工作。期间遇到了不少困难,由于疫情,同学们未能全部返校,导致有的同学不能到实地进行调研,与组员也只能通过网络进行沟通联系,但*终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与联合毕业设计其他院校的同学们一起克服了困难,圆满地完成了此次的联合毕业设计任务。 在参加联合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结识了来自其他院校的同学,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收获了友谊和成长,还得到了来自本校及其他院校的老师和设计研究院的专家的指导,不断完善团队的设计方案。 几个月不断的学习让同学们收获满满,努力的过程和收获的成果都是毕业生们快乐而珍贵的财富。感谢北京建筑大学组织此次联合毕业设计活动,也感谢在联合毕业设计过程中给予过技术支持的规划设计、管理单位和点评专家。联合毕业设计让同学们的本科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载着满满的收获开启全新的征程!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乡规划系共有 7 位同学、5 位指导教师组成团队,参加第二届“京内高校美丽乡村有机更新”联合毕业设计。团队分为 4 组,其中 3 组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东石古岩村为对象,还有 1 组以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为对象,分别推进研究、规划、设计工作。 规划设计方案立足村落自身的地域特征和历史印迹,以“文化线路”为理论依托,针对永定河水系、京门铁路、妙峰山香道等廊道空间沿革和空间要素展开分析,对多尺度的环境要素进行梳理,在区域、镇域、村域内对各类要素进行识别、判定、解析,整理出支撑村落保护与再利用的多要素网络。在此基础上,综合现场踏勘、访谈、观察和空间分析,提出“寻踪漫道·窑火相传”“驿路烽情·居游共生”“循轨通今·栖院山居”“古今交汇·乐享步道”的概念,促进多类型廊道交织成网络,为村庄、庙宇、站点、景点等要素的联动提供驱动力,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连片更新模式。 在毕业设计推进过程中,同学们综合应用了历史研究、形态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完成了村域研究、村庄规划、关键节点设计等工作,积极探索京西古道传统村落保护与再利用的新路径。 北京工业大学 本次联合毕业设计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建设为选题背景,在村庄规划的基础上融入工业遗产利用、传统聚落保护、生态旅游策划等多元要素,极大地丰富了选题深度,也给同学们增添了设计的挑战性。从实地调研到发现问题,从梳理思路到形成方案,从推敲修改到展示交流,经过一个学期的历练,同学们不仅完成了本科阶段*后的作品,更在这个过程中切实体会并探索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各校差异化的方案也展现了各自专业的培养特色,特别是伴随着对“继承与活化”“普适性与地域性”“文化内涵与外在形态”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同学们诠释了不同类型村庄各自的规划思路。尽管一些认识还不够全面,一些设计还需要完善,但大家的规划思想已愈发成熟,专业价值观也愈发稳定。 感谢北京建筑大学同仁们的精心组织,本次联合毕业设计是一次弥足珍贵的旅程,期待“京内高校美丽乡村有机更新”联合毕业设计拥有更加精彩的明天。 北方工业大学 第二届“京内高校美丽乡村有机更新”联合毕业设计已成功落下帷幕。由于疫情的影响,各校师生虽少了许多面对面的交流,但大家对于京西古道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课题的关注与情怀依然炙热:各校指导教师曾在寒风中穿行于门头沟村落的古道山间,进行确定选题的现场踏勘;师生们也曾几度相聚云端,进行各环节汇报答辩与交流,并取得丰硕的设计成果。与首届联合毕业设计一样,本届联合毕业设计无疑又是一次成功的盛会。 设计伊始,北方工业大学的 3 组学生选定王平村、东石古岩村这 2 个颇具代表性的京西古道传统村落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挖掘村落的历史、文化、产业、建筑等特色与特征的基础上,敏锐地抓住了村庄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核心问题,*终的设计成果以京西多元文化塑造为切入点,既充分利用了京西古道对门头沟村落周边地区产生的文化辐射效应,又紧密契合了“一线四矿”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3 组同学针对王平村、东石古岩村提出的有机更新策略虽然稍显稚嫩,但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为门头沟区乃至其他区域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信本次联合毕业设计的难忘经历,可以在各校师生的记忆中留下浓重的一笔。期待 2023 年的再次相聚!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型为特色,以服务区域发展为目标,走“本科立校、依法治校、优质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道路,实施“适合教育、全人教育、有效教育、实用教育”的育人理念,全力创建高水平大学,全心造就高素质人才。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学部城乡规划专业立足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首都城乡规划建设需要,聚焦空间数据分析、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培养具备数字规划技术和工程协同能力的“一专多能”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于 2021 年获批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京西印象 ?? 幡会之源—千军台历史文化名村更新设计”由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学部城乡规划专业优秀教师团队指导完成。本次设计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了“一道、一轴、七区、多点”的总体布局。设计方案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整个设计基于国家政策、上位规划以及现状情况进行,主要解决了用地、道路、绿地、建筑风貌、游览路线和院落格局等问题,如丰富用地类型,增添次要步行道路来完善路网体系,增加大量宅前绿地,划定整治更新建筑,完善建筑风貌的控制等,由此来设计富有幡会特色的游览路线,并在重要的节点上进行院落更新设计。 同时针对京西古幡会民俗文化特色设计了制幡工坊,便于市民更多地了解制作经幡的过程,体验制幡、绘幡、绣幡的乐趣,领会京西古幡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河南城建学院 乡村有机更新是新时期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乡村价值高水平再造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对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从北京市门头沟区乡村发展实际出发,合理优化村庄规划布局,通过空间秩序、历史遗存、产业发展、人文资源等方面的更新,实现乡村价值再造和提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京西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本次设计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机更新村庄空间秩序,实现高品质生活价值。遵循村庄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对村庄格局进行科学规划,有机修复村庄建筑肌理,在不破坏乡村风格的同时,科学植入现代要素与功能,以满足居民对舒适的现代生活的需求。 二、有机更新村庄历史遗存,多元融合协同发展。充分挖掘历史传统、民俗文化,以历史建筑为载体,植入居住、公共服务、商业、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等多元化的功能,激发老建筑的新活力。 三、有机更新产业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经济价值。唤醒沉睡的乡村资源要素,为乡村旅游、民宿、文创、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新动能。 四、有机更新乡村人文资源,实现高水平文化价值。增强乡村文化集体记忆与社区认同,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发展动力,使乡村百姓成为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时代新风的主导者和创造者。

京西古道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设计探索 作者简介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苏州科技大学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17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同年获批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创建于1956年,1958年本科办学。60多年来,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山东省与住建部共建高校、国家“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是我国建筑类著名的老八校之一,办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追本溯源,学院源自1928年创立的东北大学建筑系和1921年创建的苏南工专建筑科。于1996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多年来建筑学院始终秉承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开创先辈们认真敬业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自强不息。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始建于1958年。学校是安徽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2013年5月,由学校牵头建设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5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入选浙江省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工程学院发端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和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2002年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福建工程学院。2018年入选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福建省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