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深圳的我们

作者:叶耳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1.9(5.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深圳的我们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539449
  • 条形码:9787520539449 ; 978-7-5205-3944-9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深圳的我们 本书特色

《深圳的我们》是实力小说家、诗人叶耳公开出版发行的处女作,也是一部个性鲜明、文字辨识度极高的散文集。作家从客里山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其间风风雨雨,有过成功的喜悦,亦有过落魄的彷徨;有过漂泊的孤独无助,也有过成家立业的幸福满满;有过进高校讲学的辉煌经历,亦有过回归客里山的沉沦潜伏,*后落脚在深圳大都市,成了在一线工业化喧嚣热闹的大都市里潜心文学创作的另类作家。 散文创作就是游走于故乡与异乡之间,去追寻灵魂安放与精神家园构建的一种文学活动。而文学属于不定型、未完成的东西,它永远没有结束,永远正在进行中,超越任何可能经历或已经经历的内容。这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在客里山与深圳之间,在穿越未来与过去之间,只要叶耳他愿意,这种创作活动是没有止境的。一句话,故乡是散文创作的一口井,散文作家应该尽可能地把这口井往深里挖。 叶耳的散文创作就是在深挖属于他自己的“一口井”,行走在城乡之间不卑不亢,既写故乡,也写他乡;蜇伏于贫穷与富裕边缘坦然自若,既写深圳,也写深圳的我们;在矛盾与纠结之间保持独立与清醒,既写自己,也写他人。这种现象级的文学创作表现在字里行间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轻灵而又兼备哲理清醒的深刻,常常在不经意间将读者带入他的“井里”:乡村月光,三十一区,客里山,深圳,女儿悦悦,母亲黄元淑,父亲,兄弟,姐姐,妻子等人与物高频率地出现在文字里,给读者营造出了一幅他乡与故乡、城市与农村瑰丽而又困惑的人生世相图。欢迎大家关注收藏。

深圳的我们 内容简介

《深圳的我们》是一部关于深圳生活题材的散文集。全书由27篇散文构成,既写城市的深圳,也写深圳的乡村,写生活,更写身体里的灵魂。作家写别人的故事,也写属于自己的经历。当然,作家更愿意去书写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生活细节。这部集子里的每篇散文与其说是一个人内心的吟唱,不如说成是这座城市的吟唱。这些文章里讲述的并不单单是某个人,而是每一个人,是我们,也是他们和她们。每一种生活,都充满着热烈与亢奋;每一种经历,都深含了每一种角度的思考。可以说,这部书稿里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深圳,是作家个体的内心秘密,也是城市行走的每一个“过客”的秘密。

深圳的我们 目录

**辑 大地上的家乡
大地上的家乡
城市细处
深圳的我们
手稿:巫语
去乡
流水不懂时间的唇
三十一区的文学与梦想
药方
昨日有风来过
我看见萤火虫在夜空里闪烁
第二辑 此刻你就是世界
少年离乡记
姆妈黄元淑
深爱你的忧伤
一位父亲的观察手记
女儿悦
此刻,你就是世界
第三辑 一朵花的意义
一朵花的意义
鸟雀绕枝飞过
说话的鸟立于枝头
弥漫的尘影
南方美术电影
羊台山的诗
谈艺录
关于蝴蝶,我一直想知道
这个世界的夜晚

展开全部

深圳的我们 节选

大地上的家乡 1 我把一枚硬币朝空中抛去,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女子正迎面走来,在她接近我的时候,我顺手接住了自高空落下来的硬币。女子露出了好看的微笑。金属的阳光也落到了我的手心。我握紧了这枚从高空抛落的硬币,仿佛握住了一枚温暖。我突然对陌生有了动情的部分。我心情舒畅,阳光却如此大方地遍布大地。这样的景色总让人想起春天。 阳光如此明媚。我漫步在街上,看见自己安静的影子在阳光里,像一幅流动的画卷。燃烧的思想隐身于我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你有你的道路。生活呼吸着城市工业的空气,时光静流,人声喧嚣。谁又能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明天将遇见哪一辆马车。赶马车的人早已遗弃了乡村的风情。与远方相遇,交织的夜晚有着猜想的温暖。 我透过沙发墙上的镜子,发现嘴上的胡子都不见了,才想起昨天我刮了胡子。我对着镜子说话,嘴上的胡子刮得非常干净,没有留下一点的痕迹,它们已经去向不明。仿佛尘世里每个人的孤独,在万物的大地上奔跑着,谁也打探不了孤独的去向。 在穿过红绿灯的斑马线上,涌动着许多陌生的面孔,每一张脸谱都洋溢着别处生活的微笑!他们大多穿着工衣,有几个上衣上还挂着厂牌。他们里面大多又都是女性,只有几个男生夹杂在她们的中间,她们穿的是一种颜色,他们穿的又是另外的一种颜色。我的头脑里马上浮现了“加班”和“工资”两个词语。多年以前,我活在这两个词语里。我不停地加班,工资还是那么低。我换了无数的工厂,每一家都让我难以逃遁。我真羡慕那个时候的自己,从不会懂得辛苦和汗水的疲惫,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我怀疑那个从前的我,怎么会那么有精神?凌晨下了班,还能趴在铁架床上写诗,画画。我一次次在诗歌的句子里和绘画的线条里做着天真的梦想,体味着夜晚的抒情。 她们经过我时,像一个擦肩而过的回忆。 我喜欢穿着工衣的她们,像我的老乡我的亲戚,像我忽略的寂寞和忧伤。走着走着,我发现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了。男男女女,多么青春。今天是个好日子,很多工厂都放假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时间,她们成群结队,有说有笑。有的手里拿一根甘蔗,有的拿着一个煮熟了的玉米棒,还冒着腾腾的热气。她们像乡村的风景,遍地生长。 我一直这么走着,在大街上漫无边际地走着。阳光如此明媚,我竟然有了迷路的感觉。我在一个站台上了一辆公交车,上了车才发现,车上座无虚席,有空隙的地方都挤满了人,有几个女孩子看上去很高兴,在拥挤的人群里大声地讲着话,用的是四川的家乡话,但听得真切。只见一个女孩对另外一个女孩说,你是不是看上他了哟? 说这话的人和听这话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笑了。 2 我在夜幕下经过中医院,橘黄色的路灯照亮了行色匆匆的路人。灯光把大地照耀得很清晰,如同白昼。我从容的身影和内心的焦虑是复杂的,是矛盾的。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吹拂着我的面孔和双手,我才感觉到这座城市也有寒冬。尽管要穿厚厚的外套,睡觉要盖厚厚的棉被,但与家乡的寒冬相比,这真的算不了什么?我其实很喜欢这个样子,睡觉很安然。写作*舒服,对于一个居家的男人来说,这样的季节是再好不过的了。 在离中医院不远的一块空地上,那个看相的老先生还没有回家。还坐在那里,等人去占相问卦。这个时候,只有他一个人,静寂地瓷在那里。他打开自己的钱包,在聚精会神地清点着今天的收获,五块十块地数着,时不时用根手指在自己的嘴巴里沾点口水。 我在街摊上花两块钱买了一个熟玉米棒。我问卖玉米棒的妇女,玉米熟么?她说,熟。玉米好吃么?她说,好吃的。我说,你选一个好吃的给我。 她就选了一个给我,我说,真的好吃的么?她说,你要相信我,真的好吃的。我付了钱,接过她递给我的熟玉米棒,在巷子拐弯的地方咬了一口,果然好吃的。 我想起了妇女言辞诚恳的话:你要相信我,真的好吃的。 3 尘世里我们无法去猜测生命的指向,或者命运的疼与欢。阳光擦亮我的窗户,干净的光线涂抹在散开的窗帘上,窗帘上的花朵醒了,它们一朵一朵地盛开了。在忘尘的想象里,在心灵的野地,它们多么繁茂,多么旺盛,多么生机。稠密的青草和露水沾染着清香的空气,生命诞生,万物生长。我沿着想象的途径望着窗帘,以及窗帘上充沛的阳光。阳光里住着天使,她们每一个名字都沉浸在我们的心灵。我房间里的窗帘是一位陌生的女子留下来的。她原来住在我现在的房间里,听房东说,去了另外一座城市。她走了,留下了有着她气息的窗帘。我对她有了更多的猜谜。 不消说,她一定遗留了上帝给予她的梦。我如此无端地置身于别处的梦里。 我用虚构的可能性寻找着时间的痕迹。 我的善良常常显露了笨拙。我喜欢朴实而亲切,我喜欢干净而谦虚,我喜欢贤惠而素静,我喜欢诚实而明亮,我喜欢温柔而大方,我喜欢的当然不止这些。在遥远的某件事物里,也许就有着现在某件事物的开始。人间的心事与人间的忧伤都在体验着疼与欢,爱和憎。我

深圳的我们 作者简介

叶耳,原名曾野,湖南省洞口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大家》《美文》《散文》《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清明》《作品》等纯文学刊物。作品入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广东小说精选》《深圳散文四十年》等选本。曾获第五届深圳青年文学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短篇小说奖、《散文百家》首届全国优秀散文奖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赛中篇小说奖。现居深圳。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