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方剂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29cm 页数: 218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5.3(7.9折) 定价  ¥7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方剂学 版权信息

方剂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绪论及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重点介绍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方剂与治法、方剂的分类、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等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下篇各论,将方剂分为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温里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共16章,共选正方132首,收录中成药165个。

方剂学 目录

目 录
绪论
上篇总论
**章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007
第二节常用治法007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节病证分类法009
第二节组成分类法009
第三节治法分类法010
第四节综合分类法010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节药物的配伍011
第二节方剂的组方原则012
第三节方剂的变化形式013
第五章方剂的剂型
**节液体剂型015
第二节固体剂型015
第三节半固体剂型017
第六章方剂的煎服法
**节煎药法018
第二节服药法018
附: 古今用药度量衡考证
下篇各论
第七章解表剂
**节辛温解表剂022
麻黄汤022
葛根汤片
通宣理肺丸
桂枝汤023
桂龙咳喘宁颗粒
九味羌活汤025
感冒清热颗粒
小青龙汤026
风寒咳嗽丸
香薷散028
六合定中丸
止嗽散028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029
银翘散029
羚翘解毒片
感冒舒颗粒
小儿感冒宁糖浆
桑菊饮031
桑菊感冒片
儿感退热宁口服液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032
止嗽定喘口服液
连花清瘟片
小儿咳喘灵颗粒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033
败毒散033
荆防颗粒
第八章泻下剂
**节寒下剂037
大承气汤037
清宁丸
大黄清胃丸
大黄牡丹汤039
第二节温下剂039
大黄附子汤039
温脾汤040
第三节润下剂041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041
麻仁丸
麻仁滋脾丸
麻仁润肠丸
济川煎043
便通片
便秘通
第四节逐水剂043
十枣汤044
舟车丸
第九章和解剂
**节和解少阳剂047
小柴胡汤047
小柴胡颗粒
少阳感冒颗粒
蒿芩清胆汤048
第二节调和肝脾剂049
四逆散049
柴胡舒肝丸
逍遥散050
加味逍遥丸
第三节调和寒热剂051
半夏泻心汤051
第四节表里双解剂052
大柴胡汤052
利胆片
葛根黄芩黄连汤053
葛根芩连片
小儿泻痢片
第十章清热剂
**节清气分热剂056
白虎汤056
清热解毒口服液
竹叶石膏汤058
第二节清营凉血剂058
清营汤058
犀角地黄汤060
第三节清热解毒剂060
黄连解毒汤060
桂林西瓜霜
栀子金花丸
一清颗粒
凉膈散062
防风通圣丸
黄连上清丸
仙方活命饮063
如意金黄散
第四节清脏腑热剂064
导赤散064
导赤丸
泻白散(又名泻肺散)065
小儿肺咳颗粒
龙胆泻肝汤066
龙胆泻肝丸
泻肝安神丸
左金丸
清胃散067
清胃黄连丸
复方牛黄清胃丸
白头翁汤069
芍药汤069
香连丸
第五节清热祛暑剂070
六一散(原名益元散)070
清暑益气汤071
清暑益气丸
第六节清虚热剂073
青蒿鳖甲汤073
第十一章温里剂
**节温中祛寒剂076
理中丸076
附子理中丸
温胃舒胶囊
小建中汤078
小建中颗粒
虚寒胃痛颗粒
第二节回阳救逆剂079
四逆汤079
参附汤079
芪苈强心胶囊
第三节温经散寒剂080
当归四逆汤080
阳和汤081
阳和解凝膏
第十二章补益剂
**节补气剂084
四君子汤084
四君子颗粒
六君子丸
香砂六君丸
参苓白术散086
止泻灵颗粒
补中益气汤087
补中益气颗粒
生脉散089
生脉饮
黄芪生脉颗粒
冠心生脉口服液
玉屏风散090
玉屏风颗粒
慢支固本颗粒
第二节补血剂092
四物汤092
阿胶补血膏
乌鸡白凤丸
妇科调经片
归脾汤093
八珍颗粒
十全大补丸
人参养荣丸
八珍益母丸
第三节补阴剂095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095
知柏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耳聋左慈丸
大补阴丸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097
养心定悸膏
通脉养心口服液
左归丸099
龟鹿二仙膏
七宝美髯颗粒
一贯煎100
慢肝养阴胶囊
第四节补阳剂101
肾气丸101
济生肾气丸
桂附地黄丸
右归丸103
第十三章固涩剂
**节固表止汗剂106
牡蛎散106
第二节敛肺止咳剂107
九仙散107
强力枇杷露
第三节涩肠固脱剂107
真人养脏汤(原名纯阳真人养脏汤)108
固本益肠片
四神丸108
第四节涩精止遗剂110
金锁固精丸110
锁阳固精丸
桑螵蛸散111
第五节固崩止带剂112
固冲汤112
完带汤113
除湿白带丸
千金止带丸
第十四章安神剂
**节重镇安神剂116
朱砂安神丸116
第二节补养安神剂117
天王补心丹117
天王补心丸
柏子养心丸
酸枣仁汤118
枣仁安神颗粒
第十五章开窍剂
**节凉开剂121
安宫牛黄丸121
安宫牛黄散
万氏牛黄清心丸
紫雪(紫雪丹)122
紫雪散
至宝丹123
小儿至宝丸
局方至宝散
第二节温开剂124
苏合香丸(原名吃力伽丸)124
冠心苏合丸
第十六章理气剂
**节行气剂127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127
越鞠二陈丸
越鞠保和丸
金铃子散128
元胡止痛片
舒肝丸
厚朴温中汤129
良附丸
香砂养胃丸
橘核丸130
茴香橘核丸
枳实薤白桂枝汤131
半夏厚朴汤132
枳实消痞丸(又名失笑丸)133
第二节降气剂134
苏子降气汤134
苏子降气丸
润肺止嗽丸
定喘汤135
蛤蚧定喘丸
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
旋覆代赭汤137
第十七章理血剂
**节活血祛瘀剂140
桃核承气汤140
血府逐瘀汤141
血府逐瘀丸
少腹逐瘀丸
中风回春片
复元活血汤143
七厘散
活血止痛散
失笑散144
小金丸
补阳还五汤144
脑心通胶囊
消栓通络胶囊
温经汤145
痛经丸
艾附暖宫丸
桂枝茯苓丸147
第二节止血剂148
十灰散148
荷叶丸
咳血方149
黛蛤散
小蓟饮子150
槐花散150
槐角丸
地榆槐角丸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黄土汤151
第十八章治风剂
**节疏散外风剂155
川芎茶调散155
通天口服液
正天丸
芎菊上清丸
小活络丹(原名活络丹)156
天麻丸
伸筋活络丸
消风散157
湿毒清胶囊
第二节平息内风剂158
羚角钩藤汤158
镇肝熄风汤159
天麻钩藤颗粒
清脑降压颗粒
大定风珠161
天麻首乌片
第十九章治燥剂
**节轻宣外燥剂164
杏苏散164
杏苏止咳颗粒
桑杏汤165
清燥救肺汤165
第二节滋润内燥剂167
麦门冬汤167
阴虚胃痛颗粒
百合固金汤168
百合固金颗粒
养阴清肺丸
第二十章祛湿剂
**节燥湿和胃剂170
平胃散170
香砂平胃丸
舒肝平胃丸
藿香正气散172
藿香正气水
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
保济丸
第二节清热祛湿剂174
三仁汤174
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解毒丹)175
甘露消毒丸
茵陈蒿汤176
茵栀黄颗粒
八正散177
八正合剂
清淋颗粒
癃清片
二妙散178
三妙丸
四妙丸
第三节利水渗湿剂179
五苓散179
香砂胃苓丸
防己黄芪汤181
第四节温化寒湿剂182
苓桂术甘汤182
真武汤184
肾康宁片
实脾散185
肾炎消肿片
第五节祛风胜湿剂186
羌活胜湿汤186
风湿定片
独活寄生汤187
独活寄生丸
风湿液
第二十一章祛痰剂
**节燥湿化痰剂192
二陈汤192
温胆汤193
第二节清热化痰剂194
清气化痰丸194
清肺化痰丸
橘红丸
止咳橘红口服液
消瘰丸195
乳康丸
第三节润燥化痰剂196
贝母瓜蒌散196
二母宁嗽丸
润肺止嗽丸
第四节温化寒痰剂197
苓甘五味姜辛汤197
三子养亲汤197
第五节治风化痰剂198
半夏白术天麻汤198
医痫丸
消眩止晕片
第二十二章消食剂
**节消食化滞剂201
保和丸201
开胃山楂丸
枳实导滞丸202
木香槟榔丸
小儿化食丸
第二节健脾消食剂204
健脾丸204
启脾丸
健胃消食片
附录一方剂歌诀
附录二方名索引
附录三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方剂学 节选

绪论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明确用量,酌定用法,确定剂型,遵循组方原则有机组合而成的药方。 方,即医方、药方、处方。汉 王充《论衡 定贤》云:“譬犹医之治病也 方施而药行。”《庄子 逍遥游》云:“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方,又有规矩之意。《周礼 考工记》云:“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孟子 离娄上》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剂,古与“齐”通,《说文解字》谓:“剂,齐也。”有整齐、整合之义;剂,又有“调和”之意,如《汉书 艺文志 方技略》云:“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方剂是指药物按照一定的规矩和方法组合而成。“方剂”一词,首见于《梁书 陆襄传》,其云:“襄母尝卒病心痛,医方须三升粟浆 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汉书 艺文志》*早对方剂的含义进行阐述,认为:“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因此,方剂不是药物的堆砌,而是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味,合理配伍,制成具有一定功用的药方,是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运用的重要形式,是实现中医辨证论治的载体。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释治法与方剂理论、组方原理与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科之一,融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临床中药学等学科知识,集中体现了中医药理论具体运用于临床的思路与方法,具有临床和基础两种属性。方剂学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讲授一定数量的方剂,以方为案,因方施教,引导学生理解方药配伍,掌握组方原理,明晰临床运用要点,培养学生知方、识方、辨方水平,以及临证组方、研制新方能力。 学习方剂学,应掌握一定数量的基础方、代表方及常用方。基础方是指起源较早,组方简练经典,后世衍化出若干方剂的主干方;代表方是反映历代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流派或者名家学术特点的方剂;常用方是指疗效确切,主治临床常见病证,稍作加减即可据证应用的方剂。 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有扎实的中药学知识,具备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其次,熟记组成,理解功效,掌握主治证,加强对基础方、代表方和常用方组方原理和运用要点的掌握,通过方歌背诵强化记忆,加强理解;再者,对组成、功效、主治相近似的方剂,要加以鉴别比较,从而掌握其组方原理及配伍技巧,以触类旁通。如此,才能将方剂牢固掌握,深刻理解,熟练地选用方剂、变化成方和创制新方。上篇总论上篇总论**章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五章方剂的剂型 第六章方剂的煎服法 附:古今用药度量衡考证 **章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 方剂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一些动植物有治病疗伤的作用,如《淮南子 修务训》云:“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饶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即通过前人无数次的有意实践,逐渐积累总结为治疗疾病的药物。这是*初的方剂的产生。 随着人们的实践探索和应用,特别是烹调技术的进步,发现了某些饮食物的治病作用,即药食同源药物的起源,又从配制营养食物的经验中得到启发,认识到几味药配合使用,其疗效优于单味药,于是便逐渐形成了方剂。相传汤药的创始人是商代的伊尹,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序》曾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二味及以上药味的配合应用,是方剂发展史的飞跃。至此,方剂成为临床中药运用的主要形式和治病的主要工具之一。 一、先秦时期 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了药物知识,产生了方剂。这一阶段,是方剂出现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五十二病方》预估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早记载方剂的方书。原书未见书名,长沙马王堆帛书小组依据原书目录“凡五十二(病)”的字样,以及其内容分为五十二类而定此名。全书载方283首,应用范围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剂型有汤、丸、散、膏之分。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现存医籍中*早的中医药理论经典著作。全书记载13首方剂,包括现今仍广泛应用的半夏秫米汤、乌鲗骨丸等,剂型上已有汤、丸、散、丹、膏、酒之分,并总结有关辨证、治法与组方原则、组方体例等理论,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方剂学有较大进展,尤其是方剂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发展成熟。《汉书 艺文志》共计274卷,载经方11家,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30卷,《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40卷,《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40卷等,说明当时的方剂数量已经相当可观,而且具有较细的分类。 《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所著,后经晋代王叔和及宋代林亿等编辑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共载方314首。该书将治法理论与用方实践密切结合,融理、法、方、药于一方,开辨证诊治之先河,系统地论述了外感和内伤的病因、病机、病证、诊治和方剂等内容。所载方剂选药精准,理法相合,配伍严谨,剂型丰富,疗效确切,后世很多方剂皆由其加减化裁而成,故被誉为“方书之祖”,其所载方剂被称为“经方”。《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对方剂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晋唐时期 这一时期是医学快速发展期,大量方书涌现,体现了方剂学发展的广收博采的特点。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肘后”是指随身携带,“备急”指供临床急救。所载诸方,“单行径易,约而已验;篱陌之间,顾眄皆药;众急之病,无不毕备”,多为验、便、效、廉的方剂,如黄连解毒汤、青蒿治疟,均有较高临床价值。南北朝陈延之著《小品方》共12卷,专收医家经验方,被唐代医事律令列为医家必读之书,对当时方剂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但《小品方》至北宋初年即已亡佚,其佚文多保留在《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晋末刘涓子所传《刘涓子鬼遗方》,由南齐龚庆宣整理而成,是中国现存*早的外科专著,对后世痈疽、金疮、疥癣、烫火伤等外科方剂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集唐以前方剂学之大成,其兼收前朝医家之精髓,并蕴域外医学之成果。序中谈及:“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名之。其于公元652年著《备急千金要方》30卷,凡232门,合方、论5300余首;又于公元682年再撰《千金翼方》30卷,凡189门,合方、论、法2900余首。其书以病证类方,所载方剂多立方平正,涉及内、外、妇、儿等科,如当归建中汤治产后虚羸,苇茎汤治肺痈,独活寄生汤治痹证等,为后世临床所常用。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乃广泛收集“上自炎昊,迄于盛唐,括囊遗阙,稽考隐秘”的医方编著而成,如《深师方》《小品方》等,全书共40卷,收载方剂6800余首,论治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证。该书体例严谨,引用书籍都详细注明出处,是研究唐以前医学成就的重要方书。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针对外伤不同阶段的治方用药经验,载方50首,集唐以前理伤经验之大成,为我国*早骨伤科专著。 四、宋金元时期 随着国家统一,印刷术发明应用,医学教育发达,宋代是方剂学的发展繁荣时期。医药方书的编撰为朝廷所重视。宋代王怀隐等编著《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是中国历史上**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方书。《圣济总录》是继《太平圣惠方》之后,又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方书巨著,载方近20000首,较全面地反映了北宋时期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成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药局(和剂局)编纂而成,该书初载方297首,后进行多次增补,现传于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许多方剂疗效卓著,如逍遥散、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散等,广为后世医家所用,也为成方之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中国历史上**部由政府组织编制并颁布发行的成药药典。此外,宋代专科方书发展较快,成就较高。例如,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载方1118首,所载缩泉丸、四生丸等方疗效确切,沿用至今。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其中六味地黄丸、泻黄散、导赤散等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金元时期,医学流派崛起,学术百家争鸣,带来方剂学的新方法、新学说。其中,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药方论》,是历史上首次依据君臣佐使理论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开方论之先河。张元素著有《医学启源》,提倡脏腑辨证,创药物归经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刘完素著有《黄帝素问宣明方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偏重寒凉治法,被后世称为“寒凉派”。张从正著有《儒门事亲》,详细介绍汗、吐、下三法的临床应用,用药偏攻慎补,被后世称为“攻下派”。李东垣著有《内外伤辨惑论》,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主张温补脾胃,被后世称为“补土派”。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重滋阴降火,被后世称为“滋阴派”。 五、明清时期 明代社会稳定,科技文化繁荣,方剂学得到全面深入发展。《普济方》的问世,标志着方书的整理达到顶峰。本书系周定王朱橚等编著,全书共426卷,载方达61739首,收集了明初以前各种医籍中的方剂,是中国现存古医籍中载方量*多的方书。吴昆著《医方考》,是**部方论专著。书凡6卷,载方700首,“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事迹,考其变通,考其得失,考其所以然之故”,对方剂的命名、组成药物、功效、适应证、方义、加减运用等均有深刻论述。张介宾著成《景岳全书》64卷,所载方剂以补和攻散寒热固因排列,开创按治法对方剂进行分类之先河,其所制左归丸、右归丸等方,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清代温病学的发展带动了方剂学的进步。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建立了针对温病的辨证用方原则。余霖著《疫疹一得》2卷,对疫疹的治疗研究确有独到之处。吴瑭著《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载方198首,外附3方,皆针对温病不同阶段随证而制,处方严密,又灵活加减,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此间,尚有许多阐发方剂理论的专著相继问世。汪昂著《医方集解》,书中选录临床常用方剂,按功用分类为21门,每方均说明组成、主治、方义及附方加减等,并运用君臣佐使理论对组方原理进行分析,成为近现代方剂教科书之蓝本。罗美著《古今名医方论》选辑历代名方150余首,方论200余则,既详述其药性配伍,又对类似方加以鉴别比较。它如汪昂所著《汤头歌诀》,王子接所著《绛雪园古方选注》,张秉成所著《成方便读》,皆对后世方论研究具有较大影响。 六、近现代时期 近代,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结合西医理论研究方剂学,认为“西医新异之理原多在中医包括之中,特古籍语意浑含,有赖后人阐发耳”,提出运用方剂可结合西医诊断等观点。此外,陆渊雷著《伤寒论今释》,恽铁樵著《验方新按》,都反映了当时方剂学研究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方剂学随着中医药事业的振兴而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方剂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被统一命名为“方剂学”,20世纪80年代,方剂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中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方剂学研究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具代表性著作为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此书分11分册,共1800万字,收录历代方剂96592首,内容浩瀚,考订严谨,汇集古今方剂学研究成果。教学研究方面,系统的方剂学教材和专著相继出版,不断丰富和完善方剂学理论体系,为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发挥积极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剂学实验研究空前繁荣,由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多学科专家紧密合作,围绕方剂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效应机制开展了大量研究,研制的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等已广泛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这些都体现了方剂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