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悦读历史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 · 薪传篇

悦读历史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 · 薪传篇

作者:来新夏 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34.9(7.0折) 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悦读历史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 · 薪传篇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202631
  • 条形码:9787522202631 ; 978-7-5222-0263-1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悦读历史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 · 薪传篇 本书特色

名家写小书。 从简帛到纸书,从启蒙读物到经史子集,图书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薪火相传的历史。

悦读历史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 · 薪传篇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薪传篇》为我社即将推出的“悦读历史小丛书”中的一种,作者为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本书所介绍的是中国书籍发展演变史。从结绳记事到近现代的图书刻印,中国的图书文化源远流长。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讲图书纸张、刻印技术的发展,如简帛、纸书、雕版印刷、官藏与私藏、图书目录学等;下篇主要讲中国经典古籍的编纂、刻印、流传概况,重点介绍了“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丛书”“地方志”等大型图书的编刻情况和藏书现状。这本书的内容比较专门,但作者所写简明扼要,对普通大众、藏书爱好者及青少年学生来说,颇有参考和翻阅价值。

悦读历史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 · 薪传篇 目录

序说
上篇
口传与纪事
简牍与帛书
纸和纸书
雕版、活字、套印
官藏与私藏
从六分到四分
流通与传播

下篇
三、百、千
十三经
二十四史
诸子百家
说“集”
类书
丛书
地方志
兄弟民族文献
佛藏与道藏
后记
展开全部

悦读历史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 · 薪传篇 节选

  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要想表达自己的思想,交流经验,只有依靠语言。但是,语言只是人嘴里发出的声音,既不能传到很远的地方,也不能永久地保存下来,所以一些比较聪明的人,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用概括、凝练、便于记忆的语言编成歌谣、口诀和故事等等,教人逐字逐句地记住,需要时便背诵出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彼此相告,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上代传给下代,下代再传给下一代,代代相传,又可以传得很久,这就是“传说”。通过传说,此地方的人可以了解彼地方人的情况,后人能够知道前人的思想和生活情况。我们现在关于远古的一些知识,多半是靠着传说流传下来的,例如伏羲氏创制八卦,女娲氏炼石补天,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教民筑屋,神农氏尝药医病以及大禹治水等等。世界著名的希腊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也是靠这种方法流传下来的。  传说是靠口耳相传的,它根基于人们的记忆力,可是人的记忆力毕竟不是录音机,能将别人讲的话原封不动地录制下来。在相互传述的过程中,人们又往往会遗忘一点,或是增加一点。因此,一件事情,经过若干人的口传之后,就会变得离原样很远,它的真实性自然会受到很大的损害。这就是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古代传说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结绳、契刻和图画  古人为了弥补记忆力靠不住这个缺陷,想出了许多帮助记忆的办法。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在文字产生以前,曾采用过实物和形象的记事方式,来传递文化,这就是结绳、契刻和图画。  所谓“结绳”,就是把绳子打成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结子,人们看到结子的大小、多少和位置,就可以想起每个结所代表的事情。用它传递信息,其他部落的人也能明白打结人的意思。我国远古时代的确流行过这种方法,如汉朝学者郑玄曾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这种记事方法在我国历史上早已不使用,所以很难知道当时怎样结法,也不知道它们都代表什么意义。可是,在我国一些兄弟民族中,也都有过结绳或类似结绳的风俗,例如台湾的高山族,曾结草为约;云南的哈尼族,曾结绳进行贸易。在外国,如波斯人、秘鲁人,也都使用过结绳记事。  结绳的作用,在于它和人们的思想联系起来了。它既可以保存,又可以传递,所以,结绳能够成为交流思想的工具。  除了结绳,我国古代还采用过“契刻”的方式来传递文化。“刻”是雕刻,“契”是什么?有人说是木版,有人说是骨版。无论木版或骨版,大概是一种能够在上面刻画符号、帮助记忆的材料。这种记事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也早已不使用了,自然,我们不知道在那上面刻画了些什么和怎样刻画。我国云南省佤族人曾采用过这种记事方法。云南省博物馆曾收集到佤族的一根传代木刻,木刻两侧刻着许多刻口,每一刻口代表着一桩事情。据介绍,他们每年在**次吃新米的时候,把全村人召集在一起,然后拿出这根木刻,由一位年老的人讲述每一刻口所代表的事件,从而,本村的历史就这样传递下去,这是古代传播知识的一个典型方式的遗留。

悦读历史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 · 薪传篇 作者简介

  来新夏(1923-2014年),浙江萧山人,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学、目录学、方志学等研究。1946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历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图书馆学情报学系主任,《博览群书》《社会科学论坛》及《寻根》杂志编委,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名誉会长等职。著作有《北洋军阀史》《古典目录学》《方志学概论》《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和《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