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环境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作者:王菊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52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环境经济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16323
  • 条形码:9787030716323 ; 978-7-03-07163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环境经济学 内容简介

环境经济学作为环境科学与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以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合理利用领域的问题从经济学视角进行相关讨论,包括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和环境经济政策的原理、类型及实际应用等。

环境经济学 目录

目录
前言
**部分 导论
**章 绪论 3
思考题 9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基础 10
**节 市场机制 10
第二节 消费 13
第三节 生产 14
第四节 效率和竞争 15
第五节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17
思考题 19
参考文献 20
第二部分 市场机制与环境问题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23
**节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23
第二节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29
思考题 32
第四章 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 33
**节 公共物品和环境物品的市场缺位 33
第二节 产权制度下的交易困难 36
第三节 市场机制的外部性 38
第四节 行动方案选择中对长期环境影响的忽视 44
思考题 48
参考文献 49
第三部分 环境管理中的经济学
第五章 衡量环境物品的需求:价值评估 53
**节 环境物品的需求 53
第二节 显示性偏好的非市场估值方法 58
第三节 陈述性偏好的条件价值评价法 67
第四节 价值评估技术的评价与应用 73
思考题 75
第六章 环境经济评价 76
**节 环境经济评价概述 76
第二节 环境经济评价方法 78
思考题 82
第七章 环境污染管制 83
**节 环境污染的政府干预 83
第二节 环境经济政策 86
第三节 调节市场型经济手段 92
第四节 建立市场型经济手段 97
第五节 不完全信息下的环境污染管制 101
思考题 105
第八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06
**节 可耗竭资源的跨期利用与管理 106
第二节 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12
第三节 舒适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19
思考题 121
参考文献 122
第四部分 风险、不确定性与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环境经济决策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125
**节 环境风险与不确定性 125
第二节 责任管制 128
第三节 环境保险 132
思考题 134
第十章 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135
**节 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 135
第二节 环境经济学中的可持续性 138
思考题 142
参考文献 143
展开全部

环境经济学 节选

**部分 导论 环境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由环境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交叉科学,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探讨环境问题的成因、性质特点及其在经济领域中的解决方法,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专门经济科学。为此,学生在进行本课程学习之前,需要了解该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有效的学习方法及本课程涉及的部分基础微观经济学理论。 **章 绪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机制的发展,人类获得了巨大的舒适度和福利,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开始反噬人类自身,因此人们不得不开始认真对待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当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式、市场机制的自主运行方式等都受到了挑战,环境经济学这一学科便应运而生。 一、环境问题 显然,环境问题是一个现代问题。在**次工业革命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人类只是小范围局部性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一旦改变自身的活动方式,这种影响就完全或部分地被消除。例如,古代牧民采取的游牧生活方式就是对草场的可持续利用。定居式的农耕文明虽然对环境影响较大,但基本仍在可恢复范围内。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自然界就可以消解当时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恢复资源本来的状态。当然,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类似复活节岛的个案,即资源在封闭范围内被落后的生产力消耗殆尽而导致无法延续和发展人类文明。 经过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均得到快速发展。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快速增长的人口数量、高密度的生活方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运行体系被认为是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根源。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为人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物质条件,在这些物质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一些对环境无用甚至有害的物质作为副产品被同时生产出来,它们可能是人工合成的,如塑料、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对此的消解能力无法与人为的巨大产出量相匹配。当然,自然界*终可以通过物质、能量的循环流动,甚至是生物物种的变异和进化来适应变化,但人类不得不关心环境问题,这是因为人类并不希望自己是变异和进化过程中被灭绝的物种。 现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通常可分为五大类,即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这些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其中影响*大的是污染问题。大气、水、土壤、噪声和辐射污染都会给个体带来直接的不适感和健康威胁。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7年城市(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率为70.7%,地表水(全国1940个水质断面)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占比32.1%,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高等植物占评估物种总数的29.3%,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脊椎动物占评估物种总数的56.7%。 二、环境问题与经济活动 今天人们的生活大多高度依赖发达的市场经济,人们从市场中获取商品和服务,同时作为市场中的一员通过进行生产或其他活动来获取收益。为提高生产和消费效率,市场形成了精细的社会分工,大多数人从事的都不是与个体生存直接相关的活动,即使与之有关,也可能只是相关产业链上的一环。例如,当人们从一个路边小摊的摊主手中购买土豆丝卷饼时,他制作食物所需的食材、锅灶、煤气或电等用品和能源都由市场相关产业中的其他人提供。 一方面人们不想放弃甚至追求更好的商品和更舒适的服务;另一方面则由于环境问题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持续扩大,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甚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受到威胁。为此,人类不得不达成共识,约束、改变行为方式和活动水平,其中关联*紧密的无疑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经济活动。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都被视为生活质量和公共政策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影响已深入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的运营者和管理者会受到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机制的限制与管理,一旦违反或引发不良后果,会面临批评、罚款、停业等处罚,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其相关人员可能还会受到刑事处罚。对于普通民众,除感受到直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产生的健康、景观、生活舒适度等方面的不适外,自来水费由于加入了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而有所上涨、在重污染天气时被限制个人交通工具的使用、丢弃的生活垃圾必须经过分类后定时定点地投入对应的垃圾箱等也直接增加了生活成本,被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或是占用了更多的休闲时间 总之,无论是能源或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还是出行的交通工具、游玩的对象和方式等,都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行动中进行着相应的调整。 这经常引发广泛的讨论和质疑:社会在什么污染或环境质量水平上能达成共识?今天我们为环境保护付出的经济成本或代价水平合理吗?有没有过高或过低?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是否有效?企业、个人等在排污或消费时是否有更低的成本方式? 当这些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即影响范围相对较大时,个体排污者和消费者往往无法独立承担经济压力,而社会管理者此时更紧迫的财政困境则是治理污染的资金从哪里来,如何决策可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有效率的对策 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收入较高的人群消费更多的物质和能量时,就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造成更多的污染,同时他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忙碌奔波的人眼里,优良的环境质量可能还是在取得温饱生活之外的相对遥远的目标。与其他经济政策类似,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在执行中对收入水平不同的人群通常也有区分,在发展中国家,很多环境政策对待贫困家庭也是有所区别,如在我国各地普遍实施的居民用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收费(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已占到总水价的10%~30%)方式中,均对贫困家庭采取了优惠、补贴或先交费后退补的政策,有些地区对贫困家庭收取的水费价格甚至低于**级阶梯价格水平。 无疑,环境保护问题不只是单纯的科学技术问题,还是很重要的经济议题。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经济活动的重要性,管制经济活动中有关环境影响的正确途径,协调环境、经济以及其他社会目标之间的平衡都需要经济学,于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时所采用的经济类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就成为环境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三、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的产生和发展可以总结为3个阶段。 *早的奠基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1952年成立的“未来资源研究所”贡献良多,该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克鲁蒂拉、克尼斯教授在自然资源经济学、水污染经济学领域的工作被认为是本学科的开拓性奠基工作。 随后环境经济学兴起并繁荣发展,经济理论和模型在这一时期被更广泛和深入地用于对环境与资源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被应用于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的探讨,太空船地球模型、物质均衡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等被用于相关环境资源问题的分析。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达成共识的标志,在此会议后,联合国成立了环境规划署,各国也纷纷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和机构管理环境问题,环境经济学进入了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在公共环境管理政策中的应用已被广泛接受并成为常态,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尤其重大。目前,环境和生态影响评价在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公共项目或私人项目的决策中影响力越来越大、排污收税(费)和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已成为解决污染问题的*主要的经济措施。在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以及国家之间强制约束力缺乏的大前景下,有利于降低污染物减排成本的市场化经济管控方式已成为国际协议的有力补充。我国*早的环境管理机构为1974年成立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环境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机构的主要职能之一,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作为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产生和发展一直与这两个学科紧密相关,但与经济学的联系更为紧密。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更久,发展更充分,其基础理论体系庞大,与很多其他学科和部门结合又形成了复杂的学科分支和研究领域,环境经济学也是其中的分支学科之一。在经济学科中,环境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领域,它涉及大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其他经济学分支中已经发展起来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对策体系,但基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本学科也产生了诸如环境经济价值评估体系等特有的理论和方法。反过来,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其他分支学科的潜在用途也正逐步被发掘。 生态经济学发源于系统生态学,是生态学家将其研究领域拓展到社会和经济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理论研究重点是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对自然、公正和时间的关注构成了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典型特征。虽然近年来两个学科之间对具体的环境问题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多,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但在面对长期性的环境问题时,基本差别还是很显著的。生态经济学家认为产生长期环境危害问题的行动是不可取的,如核废料储存潜在危害可能超过上万年,那么现在的消费者获取核能的行为就是不可取的,进而有些生态经济学家认为推广到一般情况,经济增长是不可取的。显然,经济学的大部分理论方法和对策手段都是为促进经济增长而努力,由此为内核发展而来的环境经济学必然也是在预期经济增长的出发点上进行研究和讨论,这是这两个学科的根本分歧所在。 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相当明确,它重点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关注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加工和使用,如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和自然风景类的舒适性资源等。资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联系*为紧密,很多高等教育中的教学工作都把这两个学科融合在一起。但环境经济学关注的范围和领域更广泛:环境经济学首先关注的是普遍的市场失灵问题,研究重点是市场机制无法自发解决的情况下会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污染物的过量产生、自然资源的不充分保护或滥用等,当然也包括环境资源的相关问题。 如果环境或资源的不充分保护和滥用已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人类经济活动对其的生产和使用,那么这三个学科的研究内容是重叠和交叉的,如渔业资源管理中的过度捕捞和水环境污染问题,这是典型的市场失灵问题,同时也涉及海洋、河流或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存续、渔业资源的生产和使用,这也是生态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无论这三个学科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的差异如何明确,*终落实到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时,其目标都是一致的,即解决环境问题、更好地实现社会发展和进步。 五、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环境经济学是通过研究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环境-经济复合系统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图1-1为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图,其中经济系统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其社会再生产过程可以简化为以人为核心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大环节。在人类的经济系统中,生产环节需要从自然系统获取基础的物质和能量作为生产原料,而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质和能量并排放到环境系统中。即环境系统作为自然系统,为人类经济系统提供支持和消纳污染物的基本功能。 图1-1 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图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