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农民权益的法治保障研究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农民权益的法治保障研究

作者:陈丹
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63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农民权益的法治保障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711097
  • 条形码:9787569711097 ; 978-7-5697-110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农民权益的法治保障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遵循“理论阐释—实证分析—体系建构”的基本研究思路。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导引下,阐释宅基地“三权”的法治内涵、权能内容、类型界限、价值功能等基本范畴。运用基础理论工具观照当前的改革试点模式,穿透“三权分置”的历史与现实需要,总结既有试点改革的模式和经验的同时,洞悉改革发展与农民权益保障和实现机制的关联影响,厘清农民权益法治保障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和价值逻辑。以农民权利体系建构为主线,围绕农民权益保障实现和财产性收入增长为目的,从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保障和实现的法治化探索入手,兼及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权益保障问题的剖析,系统设计“三权分置”的权利运行和保障机制,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法治化和体系化建设。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农民权益的法治保障研究 目录

**章 “三权分置”改革前宅基地制度变迁与发展基础 **节 宅基地制度的历史传承与现实发展 一、“宅基地”概念的历史源流考察 二、宅基地制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 三、宅基地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 第二节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基础 一、我国现行宅基地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对我国现行宅基地制度的总体评价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三权分置”改革方向 一、宅基地制度改革总体方向的优先性 二、宅基地“三权分置”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法治内涵与制度刨新 **节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现实背景 一、“三权分置”改革措施提出的现实背景 二、宅基地制度改革路径之争的不同观点 第二节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意蕴解读 一、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文本的阐释 二、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渊源 第三节 宅基地“三权分置”中“三权”的法治内涵 一、宅基地所有权的基础地位 二、宅基地资格权的法理构造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价值平衡 第四节 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制度创新及其入法路径 一、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制度创新要点 二、宅基地“三权分置”应予坚持的法律原则 三、宅基地“三权分置”法治化的路径规划 …… 第三章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农民权利体系与理论证成 第四章 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改革的模式与经验分析 第五章 宅基地“三权分置”中农民权益实现的法律难题 第六章 宅基地“三权分置”与保障农民权益的法治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农民权益的法治保障研究 节选

  (一)宅基地所有权的宪法意义财产所有权体现的是财产的归属关系,放置在基本经济制度领域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按照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意指包括宅基地在内的所有农村土地除法律另有规定之外,其所有权均由农民集体享有。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政策的出台正是体现了时代发展需要和现代政治经济体制对宪法秩序的制度贯彻要求,“三权分置”下的宅基地所有权表达的仍然是宪法意义上的所有制内涵。结合前面讨论的宅基地制度历史发展来看,从“两权分离”到如今的“三权分置”均未改变集体土地所有的性质。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质就是宅基地使用权的二次分离,这与农用地“三权分置”的改革理论相似,是农民集体从土地所有权之中分离出作为用益物权的宅基地使用权,再将其让渡给农民,农民作为用益物权的权利主体,再次从宅基地使用权中分离出“子权利”,并将其让渡给其他社会主体,其他社会主体取得宅基地使用权。①主要的分歧在于这些“子权利”的性质和内容的法治化确认路径如何设计以及权利边界如何划定,特别是具有创新性的资格权属性和内容如何在现行立法制度中加以厘清,这些均需要充分的理论讨论和实践推行来加以验证。(二)宅基地所有权的解释路径在我国长期的宅基地制度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拥有成员资格以及长期居住的需求,需要赋予其一种长期的使用权。有学者认为这种使用权的属性不能用用益物权来解释,因为在大陆法系中,用益物权制度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权利人的成员资格属性以及权利社会保障功能,而应用“总有”理论阐释宅基地所有权。②而总有理论对宅基地所有权的阐释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高度相似说。该说认为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与总有性质的所有权的内容具有高度相似性,所有权之间会因为生活条件产生相同或相似的作用。二是形式上总有说。该说认为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在法律上是归于农民集体所有,但其土地处分权、定价权归政府所有,政府还可依据法律规定征收农村宅基地,农民集体也不能将宅基地随意处置。换句话说,农村宅基地的“总有”关系只存在于法律形式上,其并非完全自由的所有权。三是持份权总有说。该说是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宅基地所有权制度为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集体所有权与使用权基于契约化制度事实的规制,持份权总有的特点越发突出。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高度相似说只注意到了我国集体土地制度与总有理论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我国集体土地制度在总有理论上的特殊性。形式上总有说虽然注意到了这些内容,却没有对我国集体土地总有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持份权总有说关注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土地呈现出个体农户使用和利用土地的发展趋势,但并未回答持份权总有是总有的一种形式还是对总有的背离。结合我国宅基地制度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和制度环境,可以发现宅基地私有权的总有关系有其独特的复杂性。这是因为,我国宅基地所有权制度受到政府制约,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对宅基地自由的处分权利,而总有关系下农村集体组织成员与集体之间的伙伴关系并未得到确立,导致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与成员权并不能完全有效行使。二、宅基地资格权的法理构造宅基地资格权的首次出现是在浙江省义乌市的地方性改革文件中。2015年4月浙江省义乌市发布的《关于推进宅基地试点改革工作中的意见》中提出:在落实宅基地所有权和保障集体经济成员资格权的前提下,允许宅基地使用权通过合法方式有条件转让。经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确认,将其上升为全国性政策改革,并明确提出了“资格权”概念以及“三权分置”的改革要求。对于“资格权”本身,现行立法中也不存在现成的概念表达。按照法学一般原理,资格通常是指取得特定权利的前提条件,并无将“资格”本身设定为权利类型的立法先例。从词源意义来考察,“资格”的意思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①或者是为某一权利而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农民权益的法治保障研究 作者简介

  陈丹,男,湖南常德人,法学博士。现为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湘潭大学公益诉讼检察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湖南省法学会工程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南醒龙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曾先后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担任法官。其间在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和西南政法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民法、经济法以及诉讼与司法制度改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参研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农村经济》《法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3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和参编著作、教材7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