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

作者:曹漪那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0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71.4(7.2折) 定价  ¥2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 版权信息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将传播学研究范式与海外中国学的问题关切相融汇,通过对英美学界社交媒体研究学术前沿的重点呈现,聚焦其2007年至2018年公开发表的中国社交媒体研究文本,探究其研究脉络、基本观点及与国内相关研究的异与同,对其有价值的客观阐释,对误读或歪曲的剖析批判。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 目录

绪论
**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关键概念与知识属性辨析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章 英美学界社交媒体研究的基本概况
**节 英美学界社交媒体研究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英美学界社交媒体研究的主要方向
第三节 英美学界社交媒体研究发展趋向

第二章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的现实性、螺旋型发展历程
**节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的滥觞
第二节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的涉入期(2007-2012)
第三节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的拓展期(2013-2016)
第四节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的深化期(2017-2018.7)

第三章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传播系统特征研究
**节 用户构成的分类关注
第二节 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制约的传播行为
第三节 事件性、娱乐性与监督性为主的传播内容
第四节 历时性演变与共时性存在的渠道类型
第五节 不同意图主导下的矛盾与错位

第四章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功能作用研究
**节 政治传播功能:“泛政治”图景的多维度讨论
第二节 经济发展功能:商业利益驱使下的功利性探索
第三节 社会文化服务功能:公共应用的多面向研究
第四节 情感互动功能:建立情感分析系统
第五节 选择偏向与解读霸凌

第五章 英美学界对中美社交媒体的对比研究
**节 英美学界对中美社交媒体传播特征对比研究
第二节 英美学界对中美社交媒体传播功能的对比研究
第三节 英美学界中美社交媒体对比研究的反思

第六章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的方法与范式
**节 研究方法的多元与演化
第二节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范式的共在与迭进
第三节 英美学界对中国社交媒体研究的方法及范式局限

第七章 中国社交媒体研究的中西比较及他者视角的本土启示
**节 中国社交媒体研究的中西平行比较
第二节 西方中国学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研究反思
第三节 他者视角对本土研究的启示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美学界一般社交媒体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2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3 中国学界一般社交媒体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4 中国学界国外社交媒体研究文献梳理
索引
致谢
展开全部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 节选

  通过本书**章的论述可知,自社交媒体研究在英美学界发轫以来,已经历了十年的历程。在此过程中,英美学界一直紧密追踪和贴近技术发展的实践、社交媒体形态的演变和它的影响力的扩张,不断调整和更新其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随着中国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英美学界对中国社交媒体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的学术热点,本章的基本宗旨即是在上一章宏观把握英美学界社交媒体研究总体概貌的前提下,聚焦于英美学界对中国社交媒体研究,试图以历时性纵向考察为逻辑起点,对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从始至今(2007年1月至2018年7月)的发展轨迹做一个较为详细地梳理。  **节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的滥觞  相较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较早的欧美国家,社交媒体在中国大陆的诞生稍晚。2005年人人网成立或可视为中国社交媒体正式进入中国网民生活的起点。2007年,人人网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走红,成为当时*为知名的中国社交媒体平台;2008年,开心网成立,它主要面向的受众则是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白领阶层;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问世,并在短期内借助一系列宣传活动迅速成为中国网络热点;而与之相对的是,进入2010年以来,*能体现中国Web1.O时代特色的天涯社区走向衰落,由此,中国的Web2.0时代正式拉开序幕。而中国社交媒体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现象进入英美学界的研究视线应该是在2011年,当年人人网在美国成功上市,成为当时中国市值第三的互联网公司。同一年,由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正式发布,短短一年后,微信的用户数量便突破两亿大关,微博则同样保持火热的发展势头,用户数在2012年达到了2.5亿,这宣告着微信和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网民进行网络社交活动的重要媒介。微博、微信的相继兴起将中国社交媒体的发展态势推向高潮,这两款社交媒体应用亦成为国内外中国社交媒体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英美学界的关注,至此,英美学界对中国社交媒体的研究正式拉开了帷幕。  一 研究中国社交媒体的缘由  在当代中国社会,社交媒体平台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社交媒体不仅是互联网业界开展商业实践的工具,也是当代中国民众交往互动的重要渠道,是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的表征空间。因此要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总体特征,把握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完整图景就必须对中国社交媒体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网络人口已在2008年超越美国,而亚洲网络人口已占据全世界网民总数的将近一半”①,中国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相伴而生。在面临这些既是中国社交媒体带来的特殊性问题又是社交媒体给全人类带来的共同性问题时,中国的案例为世界贡献了宝贵经验和难得教训。因此,对中国社交媒体的研究有助于把握当代全球网络文化的发展动向,有助于思考未来人类在媒介化生存挑战下路在何方的共同命运问题。  与此同时,英美学界社交媒体研究的自身发展也要求其将目光投向英美国家之外。自2007年起,英美学界社交媒体研究主要是围绕英美国家的社交媒体平台展开,虽然在研究主题上不断取得突破,但在研究视野上却有一定局限性。为了适应全球化学术研究生态的变化,英美学界逐渐自觉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域外。而中国作为近些年来发展速度*快的经济体,在这短短的10年左右的时间里,社交媒体的用户人数呈爆炸性增长,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影响日益深入,已然成为管窥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受到国际学界的关注与重视,自然也成为英美学界需要关注的研究对象,甚至成为吸引它们兴趣的热门研究议题之一。

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 作者简介

  曹漪那,文学博士,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等。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后期资助出版项目、四川省社科规划年度项目等6项,在A&HCI、CSSCI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