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批判的政治学思考

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批判的政治学思考

作者:孙夺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104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1.2(5.6折) 定价  ¥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批判的政治学思考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5411354
  • 条形码:9787515411354 ; 978-7-5154-113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批判的政治学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概括介绍了伯恩施坦主义的理论根基、思想脉络以及后世诸多资产阶级学者在其影响下出现的各种“变种”,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其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有助于破除“中国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等错误观念,抵制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等错误政治理论观念与社会思潮,对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批判的政治学思考 目录

1????一、列宁主义与伯恩施坦主义在哲学方法上的对立

??1 (一)伯恩施坦主义的产生及其影响

??5 (二)伯恩施坦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庸俗生产

???? 力论和唯心主义的混合体


15????二、“去列宁化”“去政治化”与共产主义运动的

意识形态危机

15 (一)“经济主义”和伯恩施坦主义的再度流行

18 (二)共产党员并非共产党人—“去列宁化”

???? “去政治化”的恶果


25????三、阶级政治与去阶级的虚假政治—伯恩施坦

主义与现代西方政治学对“程序民主”的迷信

26 (一)伯恩施坦主义是“程序民主”理论的源头

32 (二)列宁主义对“程序民主”的釜底抽薪


42 四、列宁主义比现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学拥有

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42 (一)现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学“消极自由”的本质

48 (二)西方主流政治学在阶级问题上师承伯恩施坦


67 五、从自发性的“自在阶级”到自觉性的“自为阶级”

71 (一)列宁主义视域中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问题

78 (二)“职业革命家组织”——无产阶级翻转世界的支点

82 (三)使无产阶级从自发走向自觉—列宁主义党建理论与

资产阶级保守主义、威权主义的根本区别


展开全部

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批判的政治学思考 节选

一、列宁主义与伯恩施坦主义在哲学方法上的对立 (一)伯恩施坦主义的产生及其影响 20世纪开启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现代无产阶级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以全面的政治化和组织化方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资本主义大萧条、大危机背景下,社会主义革命**次开始变得似乎触手可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包括俄国在内的全世界迅猛发展,使无产阶级的力量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全世界各个地区也与日俱增。英国的资本主义工业霸主地位面临着被美国和德国赶超和取代的局面,为了争夺殖民地及附属国,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1871年巴黎公社以来,资本主义和平发展的时代被终结,世界历史进入一个以战争与革命为特征的新的转折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成为非常现实和迫切的实践问题。俄国当时作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成为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一切矛盾的集合点,俄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也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关键环节。然而,自1895年恩格斯去世后,伯恩施坦主义的影响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日益泛滥。 在摆脱了民粹主义的不良影响后,伯恩施坦主义影响下的以“去政治化”为鲜明特征的俄国“经济主义”,成为当时俄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主要思想障碍。为了建立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为了将俄国无产阶级的自发性浪潮转变成自觉的革命运动,自1899年8月开始,列宁先后发表了《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从何着手》等文章批判“经济主义”。1901年秋至1902年2月,列宁又创作了《怎么办?》这一名著,系统地彻底地批判了伯恩施坦主义及其俄国的变种—“经济主义”,从根本上粉碎了“经济主义”思潮的影响。列宁的《怎么办?》正是针对当时俄国革命同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党的建设领域的关键问题而写的。在这本著作中,列宁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计划,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原则、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问题,对当时俄国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暴露出来的以伯恩施坦主义为主的调和主义和妥协主义思潮进行了深入批判,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此后的短短十几年内,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列宁《怎么办?》等建党著作的批判对象,是当时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非常有影响的“经济派”。这是一个受伯恩施坦主义影响的机会主义派别,奉行“经济主义”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波·克里切夫斯基、亚·马尔丁诺夫、阿基莫夫等人,他们以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联合会的机关刊物《工人事业》杂志以及当时俄国工人运动的主要刊物《工人思想报》为主阵地,广泛传播“经济主义”思想,后来波·克里切夫斯基成为工团主义者,而亚·马尔丁诺夫、阿基莫夫等人则成为孟什维克的著名代表人物。正因如此,列宁后来指出:“(1903—1908年)的‘孟什维主义’,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组织上是‘经济主义’的直接继承者。”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列宁通过《怎么办?》等理论著作粉碎了“经济派”的理论基础的话,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不可能通过列宁主导的《火星报》在俄国扎根的,俄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很可能会被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长期主导并误入歧途。可以说,列宁主义的出现,改变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 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伯恩施坦提出了一大套颇为严整的“新”论据和“新”理由,要求“社会民主党应当从主张社会革命的政党,变成主张社会改良的民主政党”,其中包括“否认有可能科学地论证社会主义和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证明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绝对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否认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原则上的对立”,“否认阶级斗争理论,认为这个理论好像不适用于按照多数人意志进行管理的严格意义上的民主的社会”,等等。 伯恩施坦是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鼻祖,他表面上也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但其基本特点是教条化地将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去政治化”的庸俗“经济主义”、庸俗生产力论、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则和公式,间或夹杂着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无论在分析方法上还是价值诉求上,都和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政治学、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有内在的关联。

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批判的政治学思考 作者简介

孙夺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近年发表的主要文章有:《从〈共产党宣言〉探析生产方式与阶级斗争的辩证关系——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坚定共产党人世界观、历史观》《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及当代启示》《从列宁党建理论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典的现代价值》等。 此外,以笔名在《红旗文稿》《探索》《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一等奖和二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