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

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

作者:胡恒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4-01
开本: 32开 页数: 432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55.2(6.2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97809
  • 条形码:9787520197809 ; 978-7-5201-9780-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清代“厅制”问题的再研究。厅制是清代所专享的一种行政区划形式,它的设立体现着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转型。本书有两个侧重:一是对清代厅制的起源与演变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制度史研究,特别是对于学界研究比较薄弱的明清之际厅的起源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着重加强对海峡两岸一手档案的发掘和利用;二是结合区域社会史、法律史的研究手段,将厅的地方表现形态,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细致分析,力争将制度演进全貌与区域社会个案有机结合,展现厅制如何与清代地域社会历史进程相协调,并进而体现清代地方治理“因俗而治”的特色的。

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 目录

导论

一清代政区地理研究的推陈出新

二从“府州县”到“府厅州县”:清代厅制研究意义及现状

三本书章节安排与思路

**章清代厅制起源、形成与演变

一由同知、通判分防而有厅之雏形

二由同知、通判领有专管之地而具厅之实

三由援例添设而厅制形成

四嘉庆《大清会典》与厅的判别标准

五清末边疆政区变革与厅制应用及其终结

第二章清代厅制的因地制宜及其多样化

一厅与旗民分治

二厅与少数族群治理

三厅与内地边缘地带的控制

四府州县逆向改厅

五京畿四路厅

六钱粮、词讼分离之古丈坪、厦门模式

七厅与政治上的权宜之策

八非政区厅性质的同知和通判

第三章清代厅的政区分等

一清代厅的缺分等第数据的来源与制度分析

二由“冲繁疲难”看清代厅的地理空间等级

第四章蒙汉杂处地带的治理:归绥地区厅制变迁

一理事:归化城同知溯源

二分辖:归绥诸协理通判的设置

三统合:归绥道与归绥诸厅体制的确立

四兼辖:归绥三厅与准噶尔草地的“辖而不管”

五抚民:光绪十年归绥诸厅改制后的性质

六建省:蒙汉合治的新尝试

第五章内地的边缘:太湖厅建置沿革及其行政职能变迁

一雍正八年、乾隆元年太湖同知的性质

二钱粮与命盗权责的分合——乾隆三十二年太湖厅形成说

三光绪末年靖湖厅之设及其与太湖厅、吴县两属管理体制之关系

第六章厅作为政治权宜之策:湘黔省界争端与晃州厅的设置

一插花:明代平溪卫的设置与湘黔边界

二划界:雍正年间的边界调整及其遗留问题

三设厅:嘉庆年间争议再起与晃州厅的设置

四冒籍:“犬牙相入”的地方性实践

五政区划界中“犬牙相入”原则的再思考

第七章改土归流与厅的设置——以广西为中心

一清代广西厅的设置

二土司与厅的关系

第八章土客之争与赤溪厅的设置

一清初迁界令、客民移居与土客矛盾

二“以产换产”:清廷应对及善后举措

三赤溪厅的命运

结语边缘地带的治理与清代地方行政体系的弹性空间

一定额观念、分辖趋势与厅制发展

二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与渐进式郡县化

三厅制的不完全性与“一统体制”“有效治理”关系再认识

附录清代厅的设置及其沿革考正校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 作者简介

胡恒,男,1984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理学方向博士。2011年8月任教至今。主要研究兴趣在中国历史地理学、清史、数字人文等相关领域。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清史研究》副主编及编委、《新史学》集刊学术秘书,主持“数字清史实验室”及“清史数据共享平台”建设。著有《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百年清史研究史·历史地理卷》(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等,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