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增订本)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增订本)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7-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0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79.4(8.1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增订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29459
  • 条形码:9787100129459 ; 978-7-100-12945-9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增订本) 本书特色

海外汉学探究中国农民革命的开拓之作 此书出版后,孔飞力教授曾指出:该书不失为一部杰出的社会史著作。该书也成为裴宜理教授的成名作。本书对于中国革命相关问题的探究,对海外汉学界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开拓性意义。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增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系有名汉学家裴宜理教授在密歇根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1980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着眼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淮北地区的农民反抗运动,以这一地区既孤立又有联系的三大事件——捻军、红枪会和共产主义革命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分七章,作者运用环境学、生态学等方法,阐释淮北的地理环境;从社会结构、社会心态及人类学等视角入手,对淮北农民的生存策略展开分析;并对捻党、红枪会进行了细致探讨。作者试图理解农民革命,即农民为什么造反与如何造反这个问题。作者创见性地揭示了地方环境在引发和形成农村动乱的重要性,并进而得出结论,中国农村叛乱的历史事实极大地鼓舞了共产主义革命者发动农民的决心。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地主与农民、革命与叛乱等关系提供了具有开创新意义的视角。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增订本) 目录

前言

**章 导论

第二章 反抗序幕:淮北的环境
地理
人口密度
种植模式
农业产量
土地占有情况
商业
政府与税收
生活标准
淮北农民的心态

第三章 淮北农民的生存策略
通常的治家策略
侵略性生存策略
掠夺性策略
防卫性策略
结论

第四章 从掠夺者到叛乱者:关于捻党的个案研究
捻党的起源
早期捻党的宗旨与活动
捻党与政府的关系
走向叛乱
捻党叛乱的组织
为生存而发起的叛乱
掠夺性叛乱的局限性
结论

第五章 从防卫者到叛乱者:关于红枪会的个案研究
红枪会的起源
早期红枪会的活动
走向叛乱
红枪会与政府的关系
信仰和仪式
组织
结论

第六章 叛乱者遭遇革命者:淮北的共产主义运动
淮北地区共产党活动概况
双方都要打击!
共产党发动群众的方式
结论

第七章 结语
附录一张乐行供词
附录二红枪会会规
附录三红枪会时期华北其他的防卫性团体
附录四黄崖之谜:晚清时期一场有争议的“叛乱”
参考书目
索引
展开全部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增订本) 作者简介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女,1948年出生于上海。现任哈佛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1969年获威廉·史密斯学院政治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78年获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72年起,先后执教于密歇根大学、阿里佐那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1997年起,任教于哈佛大学政治系,并先后出任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及亚洲研究学会主席。现任哈佛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农民问题、中国工人运动、中国社会和政治、美国的中国问题等研究。主要著作有《华北的暴动与革命,1845—1945》(1980)、《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1993)、《安源:中国革命的发祥地》(2012),其中《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一书曾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