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妇产科学见习指导(第二版)

妇产科学见习指导(第二版)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84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5.7(8.3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妇产科学见习指导(第二版) 版权信息

妇产科学见习指导(第二版) 内容简介

全书涵盖了基础知识、生理产科、病理产科、妇科、基本临床技能等五个篇章19个单元(76学时)见习指导及知识精要,还提供了复习思考题。本书提供了临床见习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对规范临床见习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妇产科学见习指导(第二版) 目录

目录
第2版 前言
第1版 前言
**章 基础 1
见习一(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
见习一(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6
第二章 生理产科 14
见习二(1)妊娠生理 14
见习二(2)妊娠诊断 24
见习二(3)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29
见习三(1)正常分娩 40
见习三(2)正常产褥 54
第三章 病理产科 61
见习四(1)自然流产 61
见习四(2)异位妊娠 66
见习四(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74
见习五(1)妊娠期糖尿病 84
见习五(2)妊娠合并心脏病 94
见习六(1)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105
见习六(2)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 114
见习六(3)前置胎盘 128
见习六(4)胎盘早剥 135
见习七(1)异常分娩——产力异常 143
见习七(2)异常分娩——产道异常 151
见习七(3)异常分娩——胎位异常 159
见习八(1)产后出血 169
见习八(2)羊水栓塞 177
见习八(3)子宫破裂 184
见习八(4)晚期产后出血 190
见习八(5)产褥感染 194
见习九 产科典型病例分析 200
第四章 妇科 209
见习十(1)妇科病史及检查 209
见习十(2)外阴阴道炎 214
见习十(3)宫颈炎 224
见习十一(1)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 230
见习十一(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 244
见习十二(1)宫颈上皮内瘤变 255
见习十二(2)宫颈癌 260
见习十三(1)子宫肌瘤 269
见习十三(2)子宫内膜癌 275
见习十四(1)卵巢肿瘤 283
见习十四(2)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299
见习十五(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09
见习十五(2)闭经 318
见习十五(3)多囊卵巢综合征 327
见习十六(1)不孕症 333
见习十六(2)避孕方法及人工终止妊娠技术 340
见习十七 妇科典型病例分析 346
第五章 临床技能 353
见习十八(1)妇科常用特殊检查 353
见习十八(2)后穹隆穿刺术 358
见习十九(1)分段诊刮术 362
见习十九(2)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术与取出术 365
展开全部

妇产科学见习指导(第二版) 节选

**章基础 见习一(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见习要求】 1.熟悉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其与邻近器官关系。 2.熟悉女性骨盆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3.了解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见习时数】2学时。 【见习准备】骨盆模型、内外生殖器模型、盆底模型1个/组。 【见习过程】 1.教师结合模型讲授内外生殖器官的解剖及邻近器官的关系;骨盆的组成、各平面及其径线;骨盆底的解剖。 2.学生对照模型学习上述内容以加深印象。 3.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小结,进行重点归纳。 【知识精要】 1.外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阴道前庭区域内有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 2.女性内生殖器官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 (1)阴道为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 1)位置和形态: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上端包围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阴道穹隆。按其位置分为前、后、左、右4部分,其中后穹隆*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为盆腔*低部位,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2)组织结构:阴道壁有很多横行皱襞,故有较大伸展性。阴道黏膜无腺体,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幼女及绝经后妇女的阴道黏膜上皮甚薄,容易创伤而感染。阴道壁富有静脉丛,局部受损伤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2)子宫系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 1)形态:为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50~7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宫腔容量5ml。分为子宫体、子宫底、子宫角及子宫颈四部分。子宫体与子宫颈间*狭窄处为峡部,在非孕期长1cm,其上端解剖上较狭窄,叫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在此处子宫内膜转为子宫颈黏膜,故称为组织学内口。子宫峡部于妊娠末期形成子宫下段长约7~10cm。 2)组织结构: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由内向外可分为子宫内膜层、肌层、浆膜层。子宫内膜从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影响,其表面2/3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功能层;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无周期性变化称基底层。在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宫颈黏膜分泌碱性黏液,黏液栓成分及性状受性激素影响也有周期性变化。 3)位置:位于盆腔中央,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 4)子宫韧带:共有四对:①圆韧带有维持前倾位置的作用;②覆盖在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达到骨盆壁,形成的双层腹膜皱襞称阔韧带。在宫体两侧的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称宫旁组织。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③主韧带起固定宫颈位置的作用,保持子宫不致向下脱垂;④宫骶韧带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若上述韧带、骨盆底肌肉和筋膜薄弱或受损伤,可导致子宫位置异常,形成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 (3)输卵管为卵子与精子结合场所及运送受精卵的通道。全长约8~14cm。由内向外可分为4部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 (4)卵巢 1)功能:为一对性腺,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产生和排出卵子,以及分泌甾体激素。 2)形态:扁椭圆形,成年妇女的卵巢约4cm×3cm×1cm,重5~6g,呈灰白色;绝经后卵巢萎缩变小变硬。 3)组织结构: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称生发上皮;其内有一层纤维组织称卵巢白膜。再往内为卵巢实质,分皮质与髓质。皮质在外层,其中有大小不等的各级发育卵泡、黄体和它们退化形成的残余结构及间质组织组成;髓质在中心,无卵泡,含疏松结缔组织及丰富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少量平滑肌纤维。 3.血管、淋巴及神经 (1)血管: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除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外,其余均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盆腔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并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且互相吻合,故盆腔静脉感染容易蔓延。 (2)淋巴:女性生殖器官和盆腔具有丰富的淋巴系统,淋巴结一般沿相应的血管排列,其数目和位置均不恒定,主要分为外生殖器淋巴与盆腔淋巴两组。外生殖器淋巴分为腹股沟深和腹股沟浅两部分。盆腔淋巴分为3组: 1)髂淋巴组由闭孔、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结组成。 2)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 3)腰淋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 (3)神经:外生殖器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内生殖器主要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所支配。 4.骨盆为生殖器官的所在地,也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其大小、形状与分娩密切相关。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即髂耻线)为界,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两部分。假骨盆又称大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上,与产道无直接关系。真骨盆又称小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下,又称骨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为便于了解分娩时胎先露部通过骨产道的过程,将骨盆腔分为3个平面: (1)骨盆入口平面:指真假骨盆的交界面,呈横椭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前缘。入口平面有4条径线。 1)入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cm。 2)入口横径:左右髂耻缘间的*大距离,平均值约为13cm。 3)入口斜径:左右各一。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平均值约为12.75cm。 (2)中骨盆平面:为骨盆*小平面,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此平面具有产科临床重要性。中骨盆平面有两条径线。 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5cm。 2)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坐骨棘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3)骨盆出口平面: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所组成。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有4条径线。 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5cm。 2)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cm,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3)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4)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8.5cm。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两径之和>15cm时,正常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5.骨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所组成,封闭骨盆出口,使盆腔脏器赖以承载并保持正常位置。骨盆底的前方为耻骨联合和耻骨弓,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两侧坐骨结节前缘的连线将骨盆底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尿生殖三角,又称尿生殖区,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后部为肛门三角,又称肛区,有肛管通过。骨盆底有3层组织:外层由会阴浅筋膜,3对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及一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组成;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筋膜及一对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组成;内层即盆膈,由肛提肌及其内、外面各覆一层筋膜所组成。 6.内外生殖器官的邻近器官有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复习思考题】 1.请说出骨盆三个平面的形态、主要径线及其产科意义。 2.女性内生殖器官包括哪些? 3.子宫内膜分几层?能发生周期性变化、产生月经的是哪一层? 4.请说出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四组韧带。 5.请说出卵巢的大体形态及功能。 6.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来自哪些血管?它们又是哪些血管的分支? 7.女性内生殖器官的邻近器官有哪些? (周建斌) 见习一(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见习要求】 1.掌握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官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