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机械加工实训基础

机械加工实训基础

作者:贾洪声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6.8(7.5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机械加工实训基础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18624
  • 条形码:9787030718624 ; 978-7-03-07186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机械加工实训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为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配套教材,对当今优选机械加工设备的结构、原理、基本操作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等进行讲解,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练,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技术测量及常用器具、卧轴矩台手摇平面磨床、专用工具磨床、数控车床、数控加工中心、精雕机、电火花线切割机、激光切割机。 本书可作为高校理科师范专业学生开展实验实训的教材或参考书。

机械加工实训基础 目录

目录
第1章 技术测量及常用器具 1
1.1 技术测量 1
1.2 常用计量器具 1
1.2.1 钢直尺 1
1.2.2 卡钳 3
1.2.3 游标卡尺 6
1.2.4 螺旋测微器 8
第2章 卧轴矩台手摇平面磨床 10
2.1 概述 10
2.2 实训目标 10
2.3 平面磨床结构 10
2.4 平面磨床原理 11
2.5 设备参数 11
2.6 实训内容 12
2.6.1 砂轮基础知识 12
2.6.2 平面磨床控制面板 15
2.6.3 平面磨床电动装置 15
2.6.4 平面磨床加工实例 17
2.6.5 实训任务 18
2.7 注意事项 18
2.8 思考题 18
第3章 专用工具磨床 19
3.1 概述 19
3.2 实训目标 20
3.3 专用工具磨床结构 20
3.4 专用工具磨床原理 22
3.5 设备参数 22
3.5.1 机床主要参数 22
3.5.2 刀具半径在线测量装置
主要参数 23
3.6 实训内容 23
3.6.1 专用工具磨床操作面板 23
3.6.2 专用工具磨床对刀 24
3.6.3 专用工具磨床加工实例 26
3.6.4 实训任务 28
3.7 注意事项 28
3.8 思考题 28
第4章 数控车床 29
4.1 概述 29
4.2 实训目标 29
4.3 数控车床结构 30
4.4 数控车床原理 30
4.5 设备参数 31
4.6 实训内容 31
4.6.1 车刀基础知识 31
4.6.2 数控车床坐标系 34
4.6.3 数控车床操作 35
4.6.4 数控车床编程 42
4.6.5 数控车床程序录入 57
4.6.6 数控车床对刀 58
4.6.7 数控车床加工实例 59
4.6.8 实训任务 60
4.7 注意事项 60
4.8 思考题 60
第5章 数控加工中心 61
5.1 概述 61
5.2 实训目标 62
5.3 数控加工中心结构 62
5.4 数控加工中心原理 63
5.5 设备参数 63
5.6 实训内容 64
5.6.1 铣刀基础知识 64
5.6.2 数控加工中心坐标系 69
5.6.3 数控加工中心操作 70
5.6.4 数控加工中心编程 80
5.6.5 数控加工中心程序录入 96
5.6.6 数控加工中心对刀 98
5.6.7 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实例 99
5.6.8 实训任务 99
5.7 注意事项 100
5.8 思考题 100
第6章 精雕机 101
6.1 概述 101
6.2 实训目标 102
6.3 精雕机结构 102
6.4 精雕机原理 103
6.5 设备参数 104
6.6 实训内容 104
6.6.1 精雕机坐标系 104
6.6.2 精雕机加工实例 105
6.6.3 实训任务 111
6.7 注意事项 112
6.8 思考题 112
第7章 电火花线切割机 113
7.1 概述 113
7.2 实训目标 114
7.3 电火花线切割机结构 114
7.4 电火花线切割机原理 115
7.5 设备参数 115
7.5.1 基本参数 115
7.5.2 使用环境 116
7.6 实训内容 116
7.6.1 3B 程序代码编程 116
7.6.2 3B 程序代码编程实例 118
7.6.3 电火花线切割机操作系统 119
7.6.4 电火花线切割机控制台 121
7.6.5 电火花线切割机加工实例 125
7.6.6 实训任务 126
7.7 注意事项 126
7.8 思考题 127
第8章 激光切割机 128
8.1 概述 128
8.2 实训目标 129
8.3 激光切割机结构 129
8.4 激光切割机原理 130
8.5 设备参数 131
8.5.1 基本参数 131
8.5.2 使用环境 131
8.6 实训内容 131
8.6.1 激光切割机控制面板 131
8.6.2 软件主要操作功能区 133
8.6.3 激光切割机加工实例 146
8.6.4 实训任务 150
8.7 注意事项 150
8.8 思考题 150
参考文献 151
附录 152
展开全部

机械加工实训基础 节选

第1章 技术测量及常用器具 1.1 技术测量 技术测量是以确定被测量物的几何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含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要素。 1.被测对象 被测对象主要指所测量的几何量,包括长度、形状、角度、面积、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误差等。 2.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是用以度量同类值的标准量。1984 年,我国正式公布法定计量单位,确定以米(m)作为长度单位的基本计量单位。在机械制造与加工领域中常采用的长度计量单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在超精密测量中,也会采用纳米(nm)作为长度计量单位。其换算关系为 角度单位通常采用弧度(rad)和度(°),其换算关系为 3.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测量原理进行的实际操作,广义上指测量所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条件和计量器具的总和。 4.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和真值的一致程度。任何测量过程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大,则测量精度低,反之则测量精度高。二者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任何测量结果都仅是一个近似值。 技术测量是机械设计和加工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和质量要求,拟定测量方法,选取合适的计量器具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试,并分析测量误差,*终得到具有一定测量精度的测量结果。同时,在整个设计与测量过程中,也要考虑如何提高测量效率,降低测量成本,减小工件报废率。 1.2 常用计量器具 1.2.1 钢直尺 钢直尺是一种不可卷曲的钢质长板状量尺,是*简单的长度计量器具,其常见规格有150mm、200mm、300mm、400mm、500mm 和1000mm 等,图1-1 是常用的量程为150mm的钢直尺。 图1-1 钢直尺 通常,钢直尺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分度值)为1mm,由于刻度线本身具有一定宽度(0.1~0.2mm),因此若使用钢直尺测量工件长度,读数时误差较大,其*小读数值为1mm,比1mm小的数值只能进行估测。其使用方法如下。 (1)使用钢直尺时,通常以*左端的零刻度线为测量基准,测量时要求将尺放正,不得前后或左右歪斜,否则,所示数值比工件实际尺寸值大。如果不以左端零刻度线为测量基准,则测量后需用测量值减去测量基准值,即可得到工件实际尺寸值。 (2)使用钢直尺测量工件圆截面直径时,被测面应平整,使尺的左端零刻度线与被测面的边缘相切,以切点为中心,摆动尺子,所测出的*大尺寸值即为工件直径值。 (3)钢直尺的其他几种使用方法如图1-2 所示。 图1-2 钢直尺的使用方法 钢直尺作为长度计量器具在机械设计和加工领域的粗略测算中被广泛使用,图1-3 为技术人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工件宽度进行测量。 图1-3 技术人员在对工件宽度进行测量 1.2.2 卡钳 卡钳是一种简单的长度测量工具。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精度要求较低的工件尺寸测量和检验中,尤其是对锻铸件毛坯尺寸的测量和检验,卡钳是*合适的测量工具之一。按用途不同,卡钳可分为内卡钳和外卡钳两种,内卡钳用于测量圆柱孔的内径或凹槽等,外卡钳则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或圆柱体的外径。其规格较多,常见的有150mm、200mm、300mm、500mm、1000mm 和2000mm 等。图1-4 为测量常用的内卡钳和外卡钳。 1.卡钳开度调节 由于钳口形状对测量精度影响很大,因此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钳口形状是否完好,对于钳口形状不好的卡钳,可对其钳口进行修整。图1-5 为卡钳钳口形状好坏对比图。调节卡钳的开度时,应轻轻敲击卡钳脚的两侧面,先用两手把卡钳调整到和工件尺寸相近的开口,然后轻敲卡钳的外侧来减小卡钳开口,敲击卡钳内侧来增大卡钳开口。需要注意,不能直接敲击钳口,以免造成钳口测量面损伤而引起测量误差,更不能在机床导轨等处敲击卡钳而直接造成卡钳损伤,如图1-6 所示。 图1-4 内卡钳和外卡钳 图1-5 钳口形状好坏对比图 2.卡钳的使用方法 在测量工件直径尺寸时,除钢直尺自身测量误差较大外,由于其无法准确对工件直径进行定位,因此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常常以内外卡钳和钢直尺配合的方式对工件直径进行测量。卡钳本身不能直接用来测量长度结果,而是把测量所得的长度尺寸在钢尺上进行读数,或在钢尺上先获取所需尺寸,再去检验工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图1-6 卡钳开度的调节 1)外卡钳的使用 如图1-7(a)所示,外卡钳在钢直尺上取下尺寸时,一个钳脚的测量面靠在钢直尺的端面上(零刻度线处),另一个钳脚的测量面对准所取尺寸值刻度线,且两测量面的连线与钢直尺平行,人的视野要垂直于钢直尺。 用已取好尺寸值的外卡钳测量工件外径时,要使两个测量面的连线垂直于零件的轴线;靠外卡钳的自重划过零件外圆时,测量者的手感是外卡钳与工件外圆正好是点接触,此时外卡钳两个测量面之间的距离即为被测工件的外径。换言之,用外卡钳测量工件外径,就是比较卡钳钳口与工件外圆接触的松紧程度,应以卡钳的自重能刚好滑下为合适,如图1-7(b)所示。当卡钳滑过外圆时,测量者手中没有接触感觉,说明钳口开度比工件外径尺寸大,如果靠外卡钳的自重不能滑过工件外圆,则说明钳口开度比工件外径尺寸小。使用卡钳时,不可将其歪斜卡在工件上进行测量,以免造成误差,如图1-7(c)左图所示;更不可依靠卡钳自身弹性,将其压过工件外圆,也不可把卡钳横着卡上去,如图1-7(c)右图所示。 2)内卡钳的使用 用内卡钳测量工件内径时,应使两个钳脚的测量面的连线正好垂直相交于内孔的轴线,即钳脚的两个测量面正好在内孔直径的两端点处。测量时应将下面钳脚的测量面停在孔壁上作为支点,如图1-8(a)所示。上面的钳脚由孔口略往里面逐渐向外试探,并沿孔壁圆周方向摆动,当沿孔壁圆周方向能摆动的距离*小时,表示内卡钳脚的两个测量面已处于内孔直径的两端点处。再将卡钳由外至内慢慢移动,可检查孔的圆度公差,如图1-8(b)所示。 图1-7 外卡钳取尺寸值和测量方法 图1-8 内卡钳取尺寸值和测量方法 用已在钢直尺上取好尺寸值的内卡钳测量工件内径,如图 1-8(c)所示,就是比较内卡钳在工件孔内的松紧程度。若内卡钳在孔内有较大的自由摆动,则说明钳口开度比孔径小,若内卡钳放不进孔内,或放进孔内后紧得不能自由摆动,则说明钳口开度比孔径大,若内卡钳放入孔内,可以有1~2mm 的自由摆动距离,卡钳钳口开度即为内孔直径。测量时不要用手抓住卡钳,如图1-8(d)所示,否则难以通过手感比较内卡钳在工件孔内的松紧程度,并容易因卡钳形变而造成测量误差。 1.2.3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是一种可以直接测量工件长度、外径、内径和深度等的高精度测量工具,由主尺和游标尺两部分构成,主尺以毫米为计量单位,读取数值的方式与钢直尺相同,而游标尺则有10 个、20 个和50 个分格,根据分格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和五十分度游标卡尺。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尺之间装有弹簧片,利用弹簧片的弹力使游标尺与主尺靠紧。游标尺通过尺框可在主尺尺身上滑动,其上部有一个紧固螺钉,可将游标尺固定在主尺尺身的任意位置,以免因游标尺活动而造成测量误差。主尺和游标尺上均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测量爪和外测量爪,通常,使用内测量爪测量工件内径,用外测量爪测量工件长度和外径。深度尺与游标尺相连,可以用来测量工件内孔深度。图1-9 为游标卡尺结构图。 常用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有0.02mm、0.05mm 和0.1mm 三种。测量范围为0~125mm、0~200mm 和0~500mm 等。 图1-9 游标卡尺结构图 1.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 游标卡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均标有读数刻线,其测量数值是依据主尺上刻线分度值与游标尺上刻线分度值之间的差值来进行换算的。 以五十分度游标卡尺为例,其主尺的*小分度值为1mm,游标尺上有50 个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mm,即主尺上49 格刻线的宽度与游标尺上50 格刻线的宽度相等,则游标尺的*小分度值为0.98mm,主尺和游标尺的*小分度值之差为0.02mm,这个差值就是游标卡尺的读数值。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如图1-10 所示。 图1-10 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图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