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遗忘与记忆:多国视野下的历史反思与德国记忆文化建构

遗忘与记忆:多国视野下的历史反思与德国记忆文化建构

作者:孟虹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00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54.6(7.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遗忘与记忆:多国视野下的历史反思与德国记忆文化建构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0303550
  • 条形码:9787300303550 ; 978-7-300-3035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遗忘与记忆:多国视野下的历史反思与德国记忆文化建构 本书特色

记忆文化建构研究,不仅是一项与政治前沿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发展的课题,同时也属于根植于历史文化学与建构主义的新兴学科。本论文集从文化的多元化角度入手,研究德国在战后独特的文化民族和文化国家建设与记忆文化建构的政策、经验、机制。它对于我们了解德国、反思纳粹历史、防范纳粹思想复燃、保障政治和社会稳定,对于教育群众、改善德国形象、推动睦邻友好关系,对于当今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发展与区域和平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遗忘与记忆:多国视野下的历史反思与德国记忆文化建构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德国联邦议会与‘记忆文化’建构研究(1900-2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收录了2019年11月针对二战结束即将迎来75周年而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战后德国记忆文化建构发展”靠前专家论坛等课题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的论文。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的靠前关系、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遗忘与记忆”“战争与和平”“反思与展望”等主题,结合历史与现实、内政与外交、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国别区域视角与优选视角,深入探讨了战后德国历史反思路径及其对相关国家与德国关系发展和优选格局建构的影响,分析了德国以史为鉴,为防范重蹈历史覆辙而建构的多元化记忆文化的特点与成效,剖析了德国对于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与强制劳工等赔偿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及德国历史反思模式对于欧洲乃至中国和优选记忆文化建构的影响。

遗忘与记忆:多国视野下的历史反思与德国记忆文化建构 目录

目录
上篇战争与和平-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
认知与战后和解之路
1.历史记忆中的中德关系变迁
2.德国和法国:两种不同又互相依存交融的欧洲和全球记忆文化
3.当代德国的认同话语和记忆文化:以历史的延续性和断裂为中心
4.记忆文化在变迁:1945年以来德国人与东部灭绝战遗产
5.从“德意志特殊道路”到“欧洲内战”:联邦德国纳粹史研究范式解析
6.徘徊于官方自我批评与私人道歉之间:美国对于德国历史反思的推动作用
7.1970-1980 年代联邦德国纳粹历史政策的策略与困境
8.俄罗斯视野下的德国记忆文化
9.正视历史的痛点:普京时代二战文化记忆建构
10.德波合作基金会的职能和作用
11.对于德国人在其他国家犯下的不公正行径的反思与补偿
12.德国记忆文化视角下的二战强制劳工及其赔偿问题
下篇记忆与反思--集体认同的重塑及其对于德国内外政策的影响
13.民主是建设者:联邦德国议会大厦、政府建筑与记忆文化
14.记忆文化与外交政策;德国历史是如何影响国际政治的
15.从国债的历史看欧洲的未来
16.德国东部联邦州选举与右翼民粹主义势力在德国的强势抬头
17.难民问题在德国:历史记忆与展望
18.德国记忆文化引发匈牙利冲突文化:难民危机与德国形象在匈牙利的变迁
19.关于柏林城市宫重建的辩论(1993--2002)
20.德国联邦议院对于历史记忆和政治教育的影响
21.从“再教育”到“奥斯威辛之后的教育”:战后德国纳粹历史教育的失范与重构
22.民间外交中的中德文化交流
23.记忆文化对于中国对国际环境的认知及中德关系的影响
24.“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德人文交流现状、挑战及展望
25.中国抗战类博物馆与反战记忆文化的建构
展开全部

遗忘与记忆:多国视野下的历史反思与德国记忆文化建构 节选

战后德国历史反思,既有自外向内的“纽伦堡审判”和“再教育”运动,也有自下而上的1968年“学生运动”对于父辈在二战时期作为的责问。1970年代初勃兰特的“华沙一跪”,书写了由西向东和解的新篇章。198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将二战德国“败北之日”宣告为德国人民摆脱纳粹统治的“解放之日”,更是掀开了德国历史反思的崭新一页。1990年两德和平统一后随着历史见证者的逐渐离去,“文化记忆”理论的提出,原有“克服过去”和“清算过去”开始被旨在以史为鉴、面向和平未来的“记忆文化”取代,且视角与内涵不断拓展和深化,由此也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的“记忆热”。然而,不同国家在二战期间的作用和境况的不同,认知与反思视角也会有差异,由此引发新的冲突和争议。此种情形下,记忆文化已被公认为是影响欧洲与全球未来可持续性和平发展的四大重要因素之一。本论文集收录了来自中国和德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的国际关系、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论文,重点围绕“遗忘与记忆”“战争与和平”“反思与展望”等主题,结合历史与现实、内政与外交、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国别区域视角与全球视角,分析探讨战后德国历史反思路径和多元化记忆文化建构的特点与成效,以及德国历史反思模式对于欧洲乃至中国记忆文化建构的影响。目前,国内结合德国和国际*新发展,多视角地阐述德国历史反思对于其国内外政策影响的论著尚为缺乏。本论文集通过展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新研究成果,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战后德国发展及影响其外交关系的历史因素,为中德跨文化理解与合作进一步夯实智识基础并拓展新的思路。本论文集可供国内研究世界史、欧洲史、德国史、国际关系和德国问题的专家学者与工作在**线的外交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的莘莘学子研究和学习参考使用。在实施联邦制和议会民主制的德国,联邦议会主要以联邦议院为代表,联邦参议院仅为在联邦层面代表各州利益的机构。因此,在本论文集中,通常使用“联邦议院”来代表“联邦议会”,特此说明。本论文集是多位中外学者共同合作的产物,涉及内容丰富,人名、地名众多,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很大努力,但因水平有限,包括文稿翻译中必定存在不妥之处,在此敬请诸位读者批判指正。

遗忘与记忆:多国视野下的历史反思与德国记忆文化建构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孟虹,曾在浙江大学、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任教,并曾在德国联邦议院担任科学研究员。获上海同济大学日耳曼文学学士学位、歌德学院大语言学士学位,柏林工业大学教育学和柏林自由大学汉学硕士学位,柏林工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目前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和德国研究中心,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中欧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理事、中德友好协会理事等职。研究重点包括中德关系、德国社会与文化发展及欧洲一体化。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德国联邦议会与记忆文化’建构研究(1990-2015)”。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