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岸线功能格局演变与调控

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岸线功能格局演变与调控

作者:王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123.5(6.6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137.2(7.3折)定价  ¥1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岸线功能格局演变与调控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09530
  • 条形码:9787030709530 ; 978-7-03-07095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岸线功能格局演变与调控 内容简介

岸线功能格局是指岸线资源开发与保护方式在时空尺度上组合特征的地学表达,是地理学对岸线资源空间分布秩序的本质认知。伴随优选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日趋旺盛,以及受"未来地球-海岸研究计划"理念的影响和靠前前沿的牵引,海岸线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开发的战略格局构建研究就日显重要和迫切。现有研究较多地对岸线时空演变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而科学性判断海岸线功能格局优劣及前瞻性优化构建的研究较少。为此,本书面向我国构建"自然岸线格局"战略需求,紧扣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靠前前沿,开展岸线功能格局演变过程、机理和调控机制研究:动态分析我国海岸线功能格局时空变化轨迹,监测预警典型海岸带地区海-陆复合系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海岸带地区岸线功能格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协调状态,建立实施面向海-陆复合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岸线功能格局调控机制,为推动我国海岸带地区海-陆资源-环境-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提供地学见解和技术参考。

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岸线功能格局演变与调控 目录

目录
前言
上篇:区域人口经济向海集聚趋势认知
**章研究背景与意义3
**节主要发达国家人口经济向海集聚趋势3
第二节中国人口经济向海集聚趋势6
第三节经济向海集聚对岸线资源的影响39
第二章区域经济向海集聚机制分析42
**节海岸带经济集聚的基本要素及经济地理模型42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对经济集聚的影响46
第三节海洋运输对经济集聚的影响51
第四节海岸带港-城组合优势对经济集聚的影响62
第三章海岸带开发对陆域生态系统的影响68
**节海岸带地区景观格局总体变化特征68
第二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75
第三节各行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82
中篇: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第四章基本概念与评价框架87
**节基础概念界定87
第二节评价框架构建96
第三节海岸线识别研究与实践进展119
第五章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125
**节陆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125
第二节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140
第三节海陆资源环境承载力集成评价152
下篇:岸线变迁与功能优化
第六章技术路线与数据处理157
**节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157
第二节数据源及数据处理162
第七章厦漳泉地区海岸线时空演变与优化170
**节海岸线形态变迁170
第二节海岸线功能格局演变分析178
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海岸线功能格局评价200
第四节海岸线功能格局优化218
参考文献221
展开全部

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岸线功能格局演变与调控 节选

上篇:区域人口经济向海集聚趋势认知 **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经济空间结构显著影响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和国家安全,并成为经济地理和区域发展研究的重要科学命题。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入,原(材)料、技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定向流动速度愈加快速、规模不断增大,经济活动向少数地区集聚的趋势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Cainelli and Iacobucci,2012)。原因在于,这一空间结构演变能满足社会不同经济主体对经济利益*大化的追求,并且其禀赋优势在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循环累积、逐步强化。在要素集聚过程中,经济空间分异特征日益显现:集聚优势明显的地区通过大量劳动力、原材料的汇集,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化,加快了本地经济的发展;而落后地区由于缺乏资本、技术等关键要素投入,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力长期落后,致使与经济集聚地区的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金煜等,2006;Chapman and Meliciani,2012)。由此可见,区域作为承载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实体,其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对经济要素聚散、产业分布乃至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海岸带地区作为海洋系统与陆地系统相连接、复合与交叉的地理单元,既是地球表面*为活跃的自然区域,也是承载人类活动*为集中的复合地带。为此,自20世纪末,国内外学者就对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构演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人口经济向海集聚已成为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Small et al.,2000;Deichmann et al.,2001;Small and Nicholls,2003;Goudarzi,2006)。 **节 主要发达国家人口经济向海集聚趋势 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和完善,沿海地区各城市由*初的独立发展形态逐渐发展为联系紧密的城市群或城市连绵带,从而成为引领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前沿和主流地带,人口、经济高度集聚在这一地区。据统计,全球距海岸线100km的海岸带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人口密度的2倍,共承载着全球约40%的人口总量(1990年为36.35%,2000年为40%,2010年为44%),世界33个超大型城市中,21个位于沿海地区(Klein et al.,2003),人口向海集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此外,从全球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来看,全球人口和人口密度的高值区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呈现出显著的“轴-带”集聚态势。其中,就发达国家而言,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开发通常表现为人口、产业向大江、大河、沿海等特定自然区域集聚,由此形成了经济带和城市群,这种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进而成为推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美国人口经济向海集聚趋势 2010年,美国沿海县域土地面积不到全国土地面积的1/4,却承载了全国52%的人口。从2000~2010年人口增长速度来看,美国南部地区(14.3%)、西部地区(13.8%)远高于中部地区(3.9%)与东北地区(3.2%)。其中,南部地区人口总量增长了14 300万人,达到114 600万人;西部地区人口总量则增长了8700万人,达到71 900万人;中部地区人口总量增长了2500万人,达到66 900万人;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增长了1700万人,达到55 300万人。总之,2000~2010年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口总量之和占全国的比例已达84.4%,高出1990~2000年7个百分点。 从人口密度空间分异特征来看,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逐渐成为人口密集区,这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县域集中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海湾地区,基本形成从新罕布什尔州到弗吉尼亚州北部的300人/mile21mile2=2.589 988km2。的人口集聚区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2010 Census Briefs: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Change:2000 to 2010.1-12.https://www.census.gov/prod/cen2010/briefs/c2010br-01.pdf[2014-1-23].。另外,沿海地区企业数量比例、从业人数比例、工资收入比例与GDP比例均高于40%(图1-1),且这一集聚态势日益明显。 二、英国人口经济向海集聚趋势 英国海岸线总长19 488km(表1-1),截至2004年,共有1690万人居住在距离海岸线10km的带状区域,大约占全英国人口总量的1/3。这一地区集聚了英国大量的社会财富,其中伦敦、爱丁堡、加的夫、贝尔法斯特等经济中心都坐落在这一近海地区,仅伦敦一个地区就占据了全国20%的财富ATKINS.ICZM in the UK:a stocktake.2004.http://sciencesearch.defra.gov.uk/Document.aspx?Document= ME1404_1999_FRP.pdf[2014-1-23].。 图1-1 1997~2011年美国县域尺度下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占全国比例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U.S.Census Bureau,1997 ~2011 Census 表1-1 英国海岸线分布结构(2004年)(单位:km) 三、日本人口经济向海集聚趋势 日本土地总面积约378 000km2,其中,低于海平面20m的地区总面积约为31 000km2,占国土总面积的8.2%左右。日本海岸线总长度约35 000km,每平方千米土地就有92.6m长的海岸线,若将小岛屿国家排除在外,从单位国土面积海岸线长度来看,日本在全球位列第二(丹麦每平方千米土地拥有150m海岸线),由此可见沿海地区对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日本海岸带已被开发利用于各类活动,机场、港口物流区、石油勘探区、燃料储存和发电区、工商业用地区、垃圾堆放场和游憩区都在此布局,沿海地区建设面积占日本全国总建设面积的比例不到32%,却承载了全国45%的人口、47%的工业产值和77%的商业产值。可见,海岸带对日本经济活动的重要性。此外,通过1998年日本东京湾和美国旧金山湾地区自然经济要素的对比(表1-2)可以看出,东京湾流域盆地人口密度是旧金山湾的63.48倍,凸显出日本海岸带对其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表1-2东京湾和旧金山湾地区对比(1998年)自然经济要素东京湾旧金山湾水域面积/km21 3801 240流域面积/km27 549153 000平均水深/m456水流量/(m3/s)300500流域盆地人口/万人2 492800流域盆地人口密度/(人/ km2)3 30152 第二节 中国人口经济向海集聚趋势 中国是世界海洋大国,拥有约18 000km的大陆海岸线和约14 000km的岛屿岸线,沿海地区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3个经济圈和城市群,是我国人口密度*高、经济*为发达的地区(高健等,2012)。根据胡序威等(1995)和Liu等(2009)的研究成果,将我国沿海地区范围界定为: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本书沿海地区范围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图1-2),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7%。截至2019年,沿海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5.3%,沿海地区GDP占全国的56.2%(图1-3)。尤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沿海地区在加速现代化进程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集聚区,现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快和*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胡序威等,1995)。 图1-2 中国海岸带地区位置示意图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