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互惠与增能--医务社会工作小组案例评析

互惠与增能--医务社会工作小组案例评析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24cm 页数: 296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0.1(5.9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互惠与增能--医务社会工作小组案例评析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636860
  • 条形码:9787549636860 ; 978-7-5496-368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互惠与增能--医务社会工作小组案例评析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医务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经典小组案例,从专业服务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案例选编,以案例背景、理论基础、案例点评为基本框架,为阅读者提供可复制的临床实务经验;同时,从实务角度出发,构建本土医务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小组工作方法实践新途径,对于推动和拓展本土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互惠与增能--医务社会工作小组案例评析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临床医务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经典小组案例, 从临床专业服务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案例选编, 从学术角度进行案例剖析和解读, 内容包括: “春风十里, 你我同行”康复科患者教育小组 ; “以糖会友”: 糖尿病患者教育小组等。

互惠与增能--医务社会工作小组案例评析 目录

序一/朱莺

序二/胡尧

序三/顾东辉

**篇 学习型小组

一、“春风十里,你我同行”康复科患者教育小组

二、“以糖会友”:糖尿病患者教育小组

三、“以糖会友”:糖尿病患者教育小组

第二篇 成长型小组

一、“以糖会友”:糖尿病患者教育小组

二、“提升与蜕变”肿瘤科患者成长小组

三、“‘新新’相印”志愿者成长小组

第三篇 支持性小组

一、“携手共进”肿瘤科患者及家属支持小组

二、“医家益”康复科脑卒中患者照护者支持小组

三、“别样年华,情驻夕阳”长者支持小组

四、“‘肺’常好”呼吸科肺癌患者支持小组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小组活动满意度问卷

二、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


展开全部

互惠与增能--医务社会工作小组案例评析 节选

一、“春风十里,你我同行”康复科患者教育小组 一、小组名称(Group Name) “春风十里,你我同行”康复科患者教育小组 二、小组背景(Background) 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医院康复科患者大多数为脑损伤后遗症患者,一般带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认知或语言功能障碍,且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预后较差,一般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并且需要长期进行康复训练。然而,受制于医疗政策的相关规定,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仅在两周左右,因此,患者需要反复入院或者在不同医院之间轮转。因为流程繁琐,很多患者对来院康复产生了抵触情绪。还有一些患者无法在一家医院进行长时间的康复治疗,而在家等待入院时又因为没有专业的仪器设备和相关专业知识而无法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导致严重影响康复治疗效果。 同时,康复科患者由于常伴有后遗症,肢体活动会存在一定障碍,他们的居家生活和来院就诊都十分不便。调查显示,70%的康复科患者对于医保报销政策、长护险办理流程、远程就医、评残流程等政策有希望了解的需求但缺乏信息渠道,导致患者生活存在极大的不便,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三、小组目的(Group Purpose) 帮助患者实现居家康复、全程康复,提升康复效果。 四、小组对象(Target Members) 1.选择标准(Selection Criteria) (1)在医院康复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患者; (2)年龄在35-70岁之间; (3)知情同意参加小组。 2.招募流程(Recruiting Process) 小组开始前两周,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康复科门诊及病房放置小组宣传牌,开通电话报名;同时,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日常查房中与病房中有需要的患者沟通,宣传并鼓励他们参与小组;此外,医务社会工作者会与已经出院并曾经接受过评估与服务的患者联系,告知小组的开设,鼓励患者参与小组。 3.小组人数(The Number of Group) 组员10人,医务社会工作者两人。 五、具体目标(Specific Objectives) (1)解答组员在康复过程中的困惑与担忧; (2)帮助组员掌握基础康复技能和居家康复知识; (3)帮助组员了解相关政策、资源信息。 六、理论框架(Theoretical Framework)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Theories of Learning)。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继承并发展了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观察和模仿是学习的重要过程。观察学习就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学习。观察学习的显著特点在于学习者不是通过直接的刺激-反应模式来学习,学习者可不直接介入行动过程本身,不亲自接受强化,不直接做出反应,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即可学习和获得这个新的行为和反应方式。关于环境的重要性,班杜拉认为人不是环境被动的产物,人是积极的、能动的,对环境中的刺激可以进行有选择地反应并且把所选择的刺激进行组织并转化。关于认知的重要性,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不是机械、被动的过程,学习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挥。 1.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的行为模式加以修正。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而习得的,例如婴儿通过观察父母的动作而习得的动作等。 2.替代强化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进行学习,或者养成学习的习惯,是因为在学习后有一种奖励或者惩罚机制对人的行为进行强化或削弱,当强化达到一定程度,与该强化相对应的行为便会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人在学习某种行为后给予奖赏即喜欢的刺激,便是正强化;人在学习某种行为后取消原有的惩罚,以引发所希望的行为,就是负强化。相应地,其过程是正强化过程与负强化过程。正强化和负强化可以塑造人不同的行为,在使用时也应当注意甄别。 3.理论运用 康复医学科作为帮助患者在肢体、语言、认知等方面进行创伤后康复的医学学科,其患者大多存在肢体、语言等方面的障碍,治疗周期长,且预后情况不容乐观,许多患者在出院后仍需进行康复训练或定期复诊。调查显示,康复科患者对于医保报销政策、长护险办理流程、远程就医、评残流程等政策存在显著需求却缺乏了解渠道,本次小组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依托,以互动学习、示范学习、交流学习为主要方法,给组员提供充分的观察学习的机会,并以互动、游戏、语言等对组员习得的行为进行正强化,从而帮助组员掌握康复有关的知识,促进患者实现居家康复、全程康复。 七、活动设计(Strategy & Methodology) 1.预估方式(Assessment Methods) (1)面试(interview) (2)电访(by telephone) 2.活动安排(Group Arrangements) 节 次 Section 时 间 Date 主 题 Topic 内 容 Content 地 点Place **节 Section 1 X年X月X日 很高兴认识你 1.介绍小组及带领者 2.破冰活动 3.答疑解惑 4.分享总结 XX医院社工部 第二节 Section 2 X年X月X日 康复小讲堂(一) 1.介绍流程及带领者 2.康复训练讲座 3.你我同行 4.评估总结 XX医院社工部 第三节Section 3 X年X月X日 康复小讲堂(二) 1.介绍流程及带领者 2.知识回顾 3.康复生活讲座 4.榜样力量 5.评估总结 XX医院社工部 第四节 Section 4 X年X月X日 未来可期 1.介绍流程及带领者 2.政策资源讲座 3.回顾总结 4.结束仪式 XX医院社工部 八、资源与分工(Resources & Work Division) 1.资源方面(Resources) (1)会议室(Meeting Room) (2)临床科室同工(Colleagues of Clinic Departments) (3)医技科室同工(Colleagues of Medical Technology Departments) (4)行政部门同工(Colleagues of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5)文具纸张(Stationeries) (5)音像资料(Video & Audio Data) 7.其他(Others):笔、白板、A4纸、瓶装水、投影仪 2.分工方面(Work Division) (1)小组策划(Group Design):医务社会工作者A (2)组员联系(Member Contact):医务社会工作者A (3)资源协调(Resource Corresponding):医务社会工作者A 九、活动预算(Budget) 项目 数量 单价(元) 总价(元) 水 40 1 40 笔记本 10 5 50 笔 10 1 10 合计 100 十、活动评价(Evaluation Plan) 1.评估工具(Evaluation Instruments) (1)量表(Tables) (2)问卷(Questionnaires):自制问卷 十一、小组过程(Group Process) **节 很高兴认识你 (一)活动时间(Date):X年X月X日 (二)活动地点(Place):XX医院社工部 (三)活动成员(Group Members):陈XX、王XX、宫XX、李XX、宁XX、关XX、许XX、李XX、刘XX、余XX (四)工作人员(Social Workers):医务社会工作者A (五)活动督导(Supervisor):督导A (六)活动主题(Topic):“很高兴认识你”(七)活动目的(Purpose):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组员的需求;解答个体性问题。 (八)活动安排(Arrangement) 部 分 Part 时 间 Time 主 题 Topic 内 容 Content 地 点Place **部分 Part 1 10min 介绍小组及带领者 1.医务社会工作者欢迎组员的到来,并对小组进行整体介绍; 2.医务社会工作者对本节小组的内容、目的、任务进行介绍。 XX医院社工部 第二部分 Part 2 15min 破冰活动 1.医务社会工作者将写好的卡片分发给组员; 2.小组成员记下自己的编号; 3.医务社会工作者收回卡片,随机抽取卡片,抽到的组员进行自我介绍; 4.之后由被抽到卡片的组员抽取剩余的卡片,以此类推,直到抽完。 XX医院社工部 第三部分 Part 3 20min 答疑解惑 1.医务社会工作者给小组成员分发A4纸,每个小组成员写下两个个性化的问题,由康复科医生进行回答; 2.本环节只回答组员个性化、特殊性的问题,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将会在之后的小组回答。 XX医院社工部 第四部分 Part 4 15min 分享总结 1.医务社会工作者带领组员进行“我希望了解XX知识”的讨论分享; 2.医务社会工作者回顾、总结本次小组; 3.医务社会工作者告知下节小组的时间、主题,与小组成员做出约定。 XX医院社工部 (九)准备工作(Preparative Jobs) (1)举行组前非正式聚会,明确小组规则,签订小组契约; (2)与康复科医生协调时间; (3)相关物资的准备。 (十)活动效果(Effect) 1.任务完成 (1)介绍小组与带领者 医务社会工作者播放轻松的音乐的同时做简单的自我介绍,随后对小组进行了整体介绍,并对本节小组的目的、任务等进行了介绍。 (2)破冰活动 医务社会工作者带领小组成员进行破冰活动,小组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小组成员表现比较积极,没有出现冷场等情况。 (3)答疑解惑 医务社会工作者引导小组成员将自己想了解的个性化问题写在纸上,共收集到16个个性化问题,由医生现场回答,余下4个普遍化问题留至后面3节做回应。 (4)分享总结 医务社会工作者引导小组成员提出自己对后续小组的期待,了解组员需求,同时做总结、预告,结束本节小组。小组成员提出了很多切实存在的需求,并表示将会参与下节小组。医务社会工作者将根据组员的反馈情况调整后续小组的安排。 2.目标达成 本节小组的目标主要有三个: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小组成员的需求;解答个体性问题。 在建立小组成员关系上,由于小组内有3组成员曾经有一起住院的经历,小组成员在破冰环节表现比较积极,进行了相互介绍之后小组气氛良好。在了解小组成员需求方面,医务社会工作者核定了小组成员的需求和对后续小组的期待,并将据此对后续小组规划进行修改。在解答个体性问题上,本节小组收集到16个个性化问题,由康复科医生进行了回应。普遍性问题将在后续小组做出回应。 3.关键事件分析及存在的不足 (1)次团体的出现 在本节小组过程中,出现了三个次团体,分别是王XX、李XX和宁XX;关XX和许XX;吴XX和刘XX。这三个次团体出现的原因是曾经有住在同一个病房的经历,所以在小组开始前,这三个次团体就主动坐在了一起,剩下3位组员坐得比较分散。在小组活动中,三个次团体都有出现偶尔小声交谈的情况,但因未影响小组氛围,医务社会工作者未做处理。但在分享总结环节,医务社会工作者发现,王XX、李XX和许XX三人对小组的期待一致性较高,这有可能是因为次团体的内部价值同化了个人价值,影响了个人意见的表达。除此之外,在本节小组中,三个次团体中的7位成员表现都认真积极,对小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破冰活动时间较短 在破冰活动环节,由于时间限制,小组成员没有对自己进行长时间的介绍,同时,也少有人提到自己突出的特点。因此,破冰活动只让小组成员记住了一些名字,后续仍应继续加强组员之间关系的建立。 (十一)组员表现(Member Situation) 王XX、李XX、宁XX:这三位组员是曾经住在一个病房的病友,彼此熟识。因此,三位组员在小组中扮演着“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但要警惕团体内部价值同化个人价值所导致个人意见被影响,甚至被忽略的情况。 关XX、许XX:这两位组员是曾经住在一间病房的病友,彼此较熟悉。在三个次团体中,关XX和许XX是小组过程中*积极参与活动的次团体,对后续小组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吴XX、刘XX:这两位组员是曾经住在一间病房的病友,彼此很熟,平时也保持联系。所以,在本节小组中,这两位组员是三个次团体中*经常私下讲话的,但因为声音较小,未影响小组进程,医务社会工作者为未当场制止,而是在小组结束后予以提醒。 陈XX、宫XX:这两位小组成员的座位在两个次团体中间,他们在小组中扮演着聆听者的角色,在自我介绍和总结分享时讲话不多,都在比较认真地聆听。 余XX:余XX在小组过程中的表现十分积极,在自我介绍时因为超时而被医务社会工作者打断;在答疑解惑环节写了6个问题,被医务社会工作者保留下两个,在医生回答问题时会进行追问;在分享总结环节对小组提出了很多意见,*后也因为超时被医务社会工作者打断。总体来说,余XX在小组中像一只“叽叽喳喳的喜鹊”,扮演着演讲者的角色。 (十二)经验体会(Experiences) 1.带领架构 本节小组的带领方式是一位医务社会工作者单独领导小组,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起始者和推进者的角色,负责向组员介绍小组、带领组员热身、推进小组进程、组织分享以及和组员进行互动。因为小组刚刚建立,成员关系比较松散,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本节小组采取专权式领导模式,监控小组进程,保证小组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推动小组环节间的转换。这样的领导方式将在下节小组有所改变。 2.工作者表现 (1)结构导向 教育性小组是结构性*强的小组,小组初期结构的建立对之后的节次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节小组中,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带领时秉持结构导向,旨在建立清晰的小组结构,快速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权威。因此,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带领小组时,严格监控小组流程,把控小组节奏,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权威。 (2)小组基调的建立 在本节小组中,小组整体的基调是严肃又充满互动性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本节小组开始前便意识到,严肃性的小组基调将有助于建立小组结构和自身权威,但严肃性的基调可能扼杀小组成员互动的欲望。所以,在本节小组开始之前,医务社会工作者就向小组成员提出用心学习、鼓励互动、积极分享的期望,努力使小组基调兼顾严肃性与互动性。 3.工作者对小组的想法和感受 本节小组小组成员的表现和反应都出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意料,整场小组活动没有出现冷场等情况,小组成员在积极学习的同时,互动的参与度也很高。小组气氛从一开始的比较严肃逐渐变得愉快,小组成员的表情、语言等各方面反应也逐渐转好。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本节小组中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权威,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本节小组的任务。 4.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1)专业词汇的使用 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介绍小组的任务与目标时,牵涉到了比较多社会工作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现场并没有组员反应问题,但小组结束后有两位组员留下来向医务社会工作者提问一些专业词汇的含义,这提醒了医务社会工作者要减少使用过于专业的词汇。 (十三)对今后活动的建议(Advice) (1)防范次团体影响小组进程; (2)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 (3)以通俗语言替代专业词汇。

互惠与增能--医务社会工作小组案例评析 作者简介

张一奇: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社工协会副秘书长 兼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社工部主任 雷宏博:医学硕士、北京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委员、水滴大病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