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管理者之鉴

作者:张晓成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16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52.3(6.7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管理者之鉴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423998
  • 条形码:9787516423998 ; 978-7-5164-239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管理者之鉴 内容简介

作者以全面深入的管理实践,解剖数十个典型的管理事件,归结经验与教训,提出相应的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这些典型的管理事件共涉及11章,包括“理论与方法”“企业文化”“战略管理”“组织架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运营”“信息化系统”,基本覆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且既按照真人真事的因果、时间或空间关系进行铺陈,又在具体情景展开时增添一些戏剧性描述,做到“大事不虚构,小事不拘泥”,力求发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使管理者,尤其是企业管理者,以及有志于未来成为企业管理者的读者可以从中有所收获,以帮助其成功管理企业。

管理者之鉴 目录

第1 章 理论与方法 001

1.1 学习,学习,再学习 001

1.2 问题就一个字:空 004

1.3 你知道当“大兵”与做“小将”的区别吗 008

1.4 哪个人可以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安逸”地工作 009

第2 章 企业文化 015

2.1 企业精神长成记 015

2.2 “超越自我”的故事 019

2.3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023

2.4 业绩是我们对人对事评价的唯一标准 029

2.5 商标的“变脸” 033

第3 章 战略管理 037

3.1 企业定位与自身发展休戚相关 037

3.2 在战略的指引下 041

3.3 它会变成“白天鹅”吗 045

3.4 从两篇《致股东》中传递出来的战略思想 047

3.5 是要“怒放的生命”,还是要“经典永流传” 057

第4 章组织架构 075

4.1 对一个企业组织架构的解析 075

4.2 问题的关键 079

4.3 是设一个车间,还是建一个子公司 083

4.4 因专项工作集结起来的团队 088

第5 章 行政管理 093

5.1 当负面舆情来临…… 093

5.2 礼品管理的学问 098

5.3 梁向清的无奈 099

5.4 要像战士执行命令一样 103

第6 章 人力资源管理 107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 107

6.2 “知天命”很重要 112

6.3 企业*看重的员工品质 114

6.4 碰上了“不本分”的员工 118

6.5 考核激励中的那些事儿 128

6.6 “我不走了” 139

第7 章 财务管理 143

7.1 搁浅的海外上市计划 143

7.2 投,还是不投 158

7.3 参与PPP 项目投资,你敢吗 168

7.4 财务总监的“三板斧” 181

7.5 本—量—利和边际贡献,预算编制中的“胜负手” 185

7.6 财务报表可以告诉你什么 188

第8 章 市场营销 213

8.1 划过天际的一颗流星 213

8.2 我们是被代理商“耍”了吗 219

8.3 直销,效率与利润的天梯 227

8.4 从推销员到营销总监 230

第9 章 产品研发 235

9.1 产品研发模式,是跟随还是领跑 235

9.2 由合作开发成果的权属争议,看“巨龙”威风不再 239

9.3 一个企业的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办法 253

9.4 只有设计的标准化,才有未来的产业化 260

第10 章 生产运营 263

10.1 摆在老施面前的问题 263

10.2 让“流程再造”的旗帜高高飘扬 267

10.3 过多的存货往往会成为自己的“死穴” 271

10.4 生产体系该如何应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275

10.5 这样做就可以保证不再发生伤亡事故了吗 279

第11 章 信息化系统 287

11.1 就像一只啄木鸟 287

11.2 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ERP 吗 291

11.3 用“桌面云”来构建企业的IT 用户终端系统 300

11.4 为何E-Learning 几乎无人问津 304


展开全部

管理者之鉴 节选

学习,学习,再学习 史永正从国内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了喜马拉雅集团(公司)a 人力资源部工作。他一米七九的个头,走路带风,不戴眼镜,清隽的面庞上一双明亮的眼睛透出了十足的英气。他的到来,对做事政策性强、普遍严谨,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刻板”的人力资源部来说,就像吹进来“一股惬意的风”。 上班天,史永正见到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唐双全。唐双全热情欢迎史永正加盟喜马拉雅集团,并向他介绍了人力资源部的基本情况,安排他负责集团总部员工的招聘工作。听到这一安排,史永正还是很高兴的。因为这符合他内心的期望。他一直对自己的形象和口才充满信心。他喜欢和“外人”打交道,更何况在大学时,他就对人员招聘的课程感兴趣,在这方面他没少下功夫。相对其他人力资源的课程,他认为对与人员招聘相关的课程自己学得更多、也学得更好。于是,当史永正从唐双全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他的脸上带着笑意,嘴里哼着曲子,走路更轻快了,自己都觉得像是在飞……但两周以后,周围的人就不怎么能看见他脸上的笑意了。一个多月以后,大家竟能发现他脸上挂着的一丝苦意,感觉他整个身心似乎也显现出了某种疲态。 没过多久,关于史永正的“故事”就飘进了唐双全的耳朵里:“他筛选简历的效率太低,别人一天干完的活,他三天都干不完。据他自己说‘还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候连午饭也没时间吃……’。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干活的?”“小史初试后推荐给用人部门复试或进一步面试的人,用人部门很多都不认可,认为这些人的学识经验,尤其是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说是‘白白耽误大家的时间,现在任务这么紧,大家都挺忙的’。”“他前期与应聘者沟通不够,招聘到的人入职后不愿意服从业务部门的安排,说‘家里孩子小,还总生病,一生病就发高烧、咳嗽、喘不上气来,要赶紧跑医院……所以,实在不能经常出差。’也不知道小史初是怎么沟通的?其实他挺爱说的,都有点‘话痨’。”“小史有时忘了对应聘者做背景调查,结果应聘者入职后发现有的履历不实,还有的学历造假。这问题就严重了!就像业务部门说的,‘这涉及个人诚信。谁还敢把业务,哪怕是一单小业务交给这种人去干?这我们也不放心啊! 唐双全打电话把史永正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这一次,唐双全热情依旧,但史永正却不如上一次那样轻松、自如了。他低头站着,手垂在身体两侧,一言不发。看到史永正这样,唐双全先招呼他坐下,然后笑着对他说:“怎么了?小史,干吗这么垂头丧气,你那活力四射的劲头跑哪儿去了?”史永正:“我……”“是工作遇到问题了吧?没关系。别说工作了,我们人生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问题不怕,把问题解决了,工作就进步了,人生也就顺畅了。是吧?”“是的……”“我也听说了一些你工作上的事情。发生这些问题,小史,你自己认为会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我缺乏经验,工作能力也不够。”“这是一定的。其实所有人都有工作经验不足或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一点,对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可能会更明显。但我要强调的是,发生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你在大学里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还远远不够,你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史永正抬起了头,疑惑地看着唐双全,嘴角动了一下,但没有说话。尽管如此,唐双全还是从史永正的表情里读出了他想说的话,“是吗?不会吧。我可是科班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学四年,我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少了,尤其是人员招聘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精研得更多……”于是,唐双全看着史永正的眼睛说:“小史,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但结果就是这样的。例如,你筛选一份简历的时间是别人的三四倍,你想过这是为什么吗?是你阅读速度慢,还是你看东西更认真?我认为都不是。是因为你只看一遍,往往还无法判断应聘者是否符合招聘岗位的要求,包括应聘者的学识经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等,尤其是对你还不够了解知识背景的那些专业岗位的应聘者,如招聘一位软件开发人员,要求懂C、C ,而应聘者说他懂Java 和VB,这可不可以呢?你不知道,所以,你不得不再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还要向应聘者了解,再向招聘部门求教,这样花费的时间肯定就长了。” 史永正仍没有说话。唐双全接着说:“同样,你认为简历合格,甚至你初试合格后推荐给用人部门的一些应聘者,你对其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不能准确把握,所以才会出现很多用人部门在复试或进一步面试时不认可的情况。我就听说财务部希望招聘一位负责成本会计的主管,你却给他们推荐了两位分别在政府机关和贸易公司工作较长时间、对费用会计很熟的人,他们自然无法认可了。” 这时,史永正搭了腔,“我当时觉得都是做会计业务,成本会计和费用会计应该是大同小异的吧。”唐双全笑了笑,说:“可你‘觉得’不行,要人家财务部‘觉得’才行,何况你觉得的并不对。这两种会计业务在有些方面差别是很大的,隔行如隔山,就像内科医生接不了外科手术,动不了手术刀一样。”“所以,”唐双全接着说,“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即便你是人力资源管理科班毕业的,但仅靠大学里学到的那些理论和方法还不够。尤其你从事的是人员招聘工作,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应聘者,需要了解集团总部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需要准确把握每一名应聘者与每一个招聘岗位之间的匹配度,是正好匹配,还是高配、低配?如果不是正好匹配,会带来哪些问题?如果匹配度不够,现在相对合适的这位应聘者还有没有培养、上升的条件和空间?等等,这些都离不开你自己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史永正点了点头。 唐双全继续说:“参加工作以后再学习,如果学习理论,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回到大学选修一些课程;也可以通过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学习。当然,更多是靠自学。建议你制订一份读书计划,定期读完一本专业图书。这贵在持之以恒,要坚持不懈。如果是学具体做法,可以多看看自己周围的人是怎么做的,他们做的程序怎样,利用了什么工具,结果又如何,有什么值得总结或借鉴的地方?我看我们人力资源部每月一次的部门内交流就搞得不错,把一些大家经手过的典型案例拿出来讨论,既可以规避再犯类似错误,又可以集思广益,开阔思路,提高业务水平。上次部门内交流你正好出差,没能参加,下次一定要参加,好也做个典型发言,讲讲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让大家帮你把把脉。”“当然,”唐双全后说,“学习具体做法,也可以‘走出去’或‘请进来’,向别人请教,看看别的企业是怎么做的,都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什么经验和教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定要谦虚、好学,我以前生长在农村,记得有一条农家谚语是这样说的,‘越是饱满的穗,头越低’,大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史永正笑了。问题您如何评价唐双全对史永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做的原因分析?您认为唐双全为史永正开的“药方”正确吗?如果不正确,您的建议是什么?

管理者之鉴 作者简介

张晓成,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在近40年的工作经历中,先后担任助理工程师,高校经济管理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厂长助理、副厂长,企业行政办公室副主任、产品项目部总经理、研发中心主任、企业管理部总经理、资本运营部总经理,公司综合管理部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总裁助理、副总裁,董事、执行董事,公司执委会委员、预算委员会委员和投资委员会委员,以及若干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法人代表)。其工作领域几乎囊括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既是从事企业顶层管理工作的“睿智型人物”,又是解决各种企业运营实际问题的“行家里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