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股份资本的私人性与社会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公司治理

股份资本的私人性与社会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公司治理

作者:乔涵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0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股份资本的私人性与社会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公司治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82210
  • 条形码:9787509682210 ; 978-7-5096-822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股份资本的私人性与社会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公司治理 本书特色

在以跨国垄断资本作为 成熟资本形态的帝国主义时代,现代公司始终是 为重要、 为典型的资本组织形式。现代公司及其股份资本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支配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运动的基础力量之一,是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方面。 本书研究的 终目的是揭示现代公司及其股份资本的矛盾运动规律。

股份资本的私人性与社会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公司治理 内容简介

  作为“许多资本”的特征之一,股份资本是对资本一般内在规定性的进一步展开。它是比个别资本更加具有社会性质的资本形态,是使个别资本联合起来的有效形式,且股份资本的社会性质在其职能形态与虚拟形态相分离及其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双重过程中被加强。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和震荡变得愈加频繁和剧烈,且其波动周期不再与经济繁荣和衰退的周期高度吻合。同时,美国现代公司治理发生了从“经营者控制”到机构投资者干预主义的改变。在这种改变中,股份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在一个更为集中的集团手中实现台一,即股份资本导向了一个更具私人性的存在。因此,在股份资本中实现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对资本私人性与社会性矛盾的扬弃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几乎无法实现,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公司治理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倒退趁势。在这一过程中,股份资本丧失了其特殊的社会性质得以表现的可能性,而它的私人性质却得到了更为集中的复归。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它同时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逐渐加深,即私人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不断被激化。

股份资本的私人性与社会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公司治理 目录

**章 导论
**节 现代公司治理表象的背后
第二节 现代公司治理与股份资本
——概念辨析与研究现状
一、现代公司治理问题——概念、经济理论与治理对象
二、股份资本的存在形式、功能及演化
第三节 对现代公司治理的重新定义——表象和本质
一、作为表象的现代公司及其治理
二、作为本质的现代公司治理——股份资本及其私人性与社会性之矛盾
三、方法
第四节 从股份资本上升到现代公司——内容安排及研究进路
一、各章节内容安排
二、研究思路
第五节 主要创新之处及不足
一、主要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股份资本私人性与社会性之矛盾
**节 商品私人性与社会性矛盾的展开
一、决定于生产者的劳动的矛盾
二、在交换过程中表现
三、在价值形式的两极对立中外化
四、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第二节 货币的私人性与社会性
一、货币商品的二重使用价值及其社会性
二、货币商品的私人性
三、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及其矛盾的运动
第三节 资本一般的私人性与社会性及其矛盾
一、由货币转化而来的资本
二、资本私人性与社会性矛盾的一般规定性
三、资本一般私人性与社会性矛盾的表现
四、资本一般与“许多资本”
第四节 股份资本的私人性与社会性
一、作为“许多资本”特征之一的股份资本
二、股份资本私人性与社会性矛盾的对立统
三、特殊的社会性质
四、对私人性与社会性矛盾的消极扬弃
……

第三章 股份资本的职能形态与虚拟形态
第四章 股份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与合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公司治理及其矛盾的发展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股份资本的私人性与社会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公司治理 节选

  《股份资本的私人性与社会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公司治理》:  一、存在形式的外部对立  在上一小节中,已经对股份资本的职能形态和虚拟形态进行了界定:股份资本的职能形态是指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而来的现实资本,即真正用来投人生产并执行职能的资本;而股份资本的虚拟形态是指与其职能形态相对应的,股东手中所持有的资本所有权证书或剩余索取权证书(即股票)资本化后而形成的虚拟资本。从理论上来讲,股东手中所持有的资本所有权证书或剩余索取权证书(即股票),本身只是作为一部分现实资本的纸质副本,它本身并不是现实的资本,也不是现实资本的组成部分。但正是这种纸质副本(即股票)的现实存在以及这种纸质副本不可避免的资本化过程,决定了股份资本的职能形态与虚拟形态在其存在形式上的相互对立。  股份资本职能形态与其虚拟形态在存在形式上的对立,是股份资本私人性与社会性矛盾**个层次的外化。股份资本职能形态与虚拟形态在其存在形式上的分离,将股份资本私人性质与社会性质之间的内在矛盾外化为两种相互独立的存在形式之间的外部对立。  在股份资本中,资本的私人权力体现在股东对其所持有的资本所有权证书或剩余索取权证书(即股票)的私人占有和支配上。因此,资本所有权证书或剩余索取权证书的私人占有和支配的法权关系是股份资本私人性质在其虚拟形态存在形式上的外部体现,即股份资本的私人性质在股东对一部分现实资本纸质副本(股票)的私人占有和支配上被完全表现出来。而正是由于股份资本作为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而来的资本,它的职能形态(即它作为现实资本的存在形态)代表着个别资本的联合,即代表着个别资本私人所有权的社会化存在。它将分散、独立的个别资本在股份资本的职能形态上联合起来,转化为一种作为资本集体的具有社会性质的资本权力。股份资本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促进了资本的集中,更推进了生产集中的发展,这使作为职能资本的股份资本也进一步获得了更具社会化的性质。同时,这种社会化的性质被股份资本职能形态与虚拟形态存在形式的对立而加强。因为,对实际资本占有、支配、使用的权力同对实际资本纸质副本的直接所有权相分离,资本职能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它的私人权力而转化为一种更具社会性质的职能。在这里,资本的职能与资本占有的私人权力之间直接的逻辑联系被打破,从而转化为了一种具有社会化实现形式的资本职能。因此,股份资本的社会性质以股份公司实际资本的形式体现在股份资本的职能形态上。股份资本私人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内在矛盾转化为它的虚拟形态与职能形态外部存在形式之间的对立,即股份资本私人性与社会性的内在矛盾在它虚拟形态与职能形态相互独立的存在形式的外部对立中得以表现。  值得强调的是,虽然在股份资本形态上,分散的个别资本被联合起来的个人资本所代替,分散的独立的生产被联合起来的生产所代替,分散的私人的企业被更大规模更加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股份公司所代替,决定了股份资本同个别资本相比具有特殊的社会性质。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个别资本向更具社会性质的股份资本的转化,依然局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界限之内,无法克服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基础的私人所有制。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股份资本的出现依然无法积极地扬弃资本作为私人财富和它同时作为社会财富之间的内在对立,也无法克服资本的私人性质与它的社会性质之间实质上的对立。这一实质上的对立只是通过股份资本的两种不同的外在存在形式而外化为了形式上的对立,即外化为股份资本职能形态与虚拟形态两种存在形式之间的外部对立。在这一过程中,私人性质与社会性质之间的内在矛盾并没有被克服,而是在股份资本的两种存在形式中找到自身运动的方式。因此,股份资本职能形态与虚拟形态两种相互独立的存在形式之间的外部对立,一方面,是股份资本私人性与社会性内在矛盾的外化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私人性与社会性之间内在矛盾在股份资本形式上得以获得运动的方式。  二、价值的偏离  股份资本职能形态和虚拟形态存在形式的外部对立,是此两者之间发生价值偏离的现实基础,并随着股份资本虚拟形态的资本化过程而形成两种相互独立的运动:一方面,作为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它在股份公司实际生产中形成了区别于单纯的所有权证书的运动;另一方面,作为资本所有权证书资本化的结果,在资本市场中形成了区别于其所对应职能资本价值的价格及其运动。这既构成了股份资本虚拟形态价格同其所对应职能资本价值之间的偏离,也构成了股份资本私人性与社会性之间内在矛盾的第二个层次的外化。  作为一部分现实资本纸质副本的资本所有权证书或剩余索取权证书(股票),凭借它能够在一定时期以后获得本金加利息的回流而被资本化,即被赋予了作为资本的性质和价值增殖的能力。因此,它被作为资本商品,即一种虚拟形式的生息资本,在公开市场进行买卖和抵押,形成了其自身价格的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与它所对应职能资本价值相脱离的)。且作为虚拟资本,在人们对其价值增殖的狂热追逐中,它的价格在金融市场中获得了自我膨胀和独立运动的方式,并在信用制度的温床中进一步同其所对应职能资本价值相偏离。而股份资本虚拟形态价格同其职能形态价值的偏离,是形成股价泡沫和金融动荡的根源,也是股份资本私人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在现实经济中不断激化的结果。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股份资本的产生为资本作为私人财富和它同时作为社会财富的内在矛盾找到了在其中运动的形式,即将资本私人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内在矛盾,通过股份资本职能形态与虚拟形态存在形式之间的外部对立表现了出来。但是,这一对实质上的矛盾并没有被积极地扬弃,只是暂时找到了它形式上的存在和运动方式。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以下后果:对股份资本虚拟形态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和对这种幻想出来的资本价值的疯狂想象,催生出股票的投机和其价格的非理性繁荣。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对股份资本虚拟形态——即作为一部分现实资本纸质副本的资本所有权证书或剩余索取权证书(股票)——占有和支配的私人权力,与其在职能资本形态上作为联合的资本的社会权力之间矛盾的激化。  对股票私人占有和支配的权力决定了股票作为虚拟资本所必然遵循的逐利逻辑,虽然在事实上这种追逐价值增殖的逻辑同现实资本与活劳动相结合而实现价值增殖的过程具有本质上的差异,但在投资者的想象中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投资者对股票的私人占有,其*直接的动机只有一个:通过持有或出售股票而获得私人财富的增殖。问题的关键在于,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作为现实资本的纸质副本,它的价值纯粹是虚拟的,这便赋予了股票天然的投机性质。在这样的过程中,股份资本虚拟形态的价格获得了其自身运动和自我膨胀的必然,并同时与其所对应职能资本的价值相偏离和对立。  ……

股份资本的私人性与社会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公司治理 作者简介

  乔涵,女,1992年8月出生,内蒙古包头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公司治理等。主持校厅级课题2项。在《甘肃理论学刊》《金融经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各类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突出贡献研究员奖”等荣誉称号。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