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行政制度结构运行赋能-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

行政制度结构运行赋能-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

作者:高小平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8
开本: 32开 页数: 458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56.0(7.0折) 定价  ¥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行政制度结构运行赋能-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5249402
  • 条形码:9787305249402 ; 978-7-305-2494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行政制度结构运行赋能-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 内容简介

  《公共事务与国家治理研究丛书:行政制度:结构·运行·赋能——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是高小平研究员从事行政实践与理论研究近四十年来的部分成果之集合。全书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视角,研究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分析其行政制度原理、行政制度变革规律,以及制度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收录书中的部分文稿历史地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时代特征,对当下行政体制改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书中有四个篇,即理念篇、结构篇、运行篇、赋能篇,分别对制度理念的创新、制度结构性创新、制度运行性创新和制度赋能性创新进行剖析,建构对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的制度重塑。  《公共事务与国家治理研究丛书:行政制度:结构·运行·赋能——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适合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管理相关专业学者、师生阅读,也适合国家公职人员阅读。

行政制度结构运行赋能-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 目录

总序
自序
理念篇
当今行政管理研究记识与管见
行政学中二次二分法的兴起与发展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法论要创新
解放思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认识政府改革的深层动因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哲学意义
原理、理性、常识:寻找中国社会发展的逻辑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转变政府职能

结构篇
政府机构改革的阶段性特色
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历程、重点和展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
新时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思路
服务型政府: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乡镇管理体制改革
向传统行政审批说“零”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价值目标、结构及层次
科学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科层制弊端与腐败心理发生机制及对策
晚清治理体系变革失败的启示

运行篇
着眼于制度建设和创新
中国绩效管理的启动与发展
政府机关工作效率标准
创新机制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政府绩效管理创新中的“样本点”
我国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发展、成效和特色
行政复议制度的动力分析及对策探讨
行政督查的国际经验借鉴
政务公开: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赋能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构建行政价值观
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
监督、民主、法治:政风建设的制度创新
深入研究行政问责制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
行政法治视角下的行政监察探析
智能化:现代行政管理的方向
借助大数据科技力量寻求国家治理变革创新
构建常态与应急结合的治理体系
关键环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要视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功能与模式
危机管理方法论初探
英国公共危机管理考察
后记
展开全部

行政制度结构运行赋能-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 节选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问题,而其中的应急处置机制又是重中之重。在危机事件逐渐增多的时代,因危机事件的突发性、紧急性、扩散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这种事件中展开的社会活动和管理活动需要人快速反应、随机决策,如果仅仅依靠工具管理显然难以应对。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行为选择以及应对都更加重视经验理性的作用,以人的经验注入危机管理之中,从而在危机管理这一工具中体现出价值理性、经验理性的特点,以以往的应对经验来处理当下的危机事件。  (四)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在互联网环境中依托实体化的政府组织和资源,利用虚拟的政务渠道运行实际政务的构造。电子政务的建设本质上是某种形式的“政府再造”,而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更新换代。因此,电子政务建设尽管包含了很多技术的部分,但其根本却是政府管理观念的革新。所以,更新观念、改革体制、理顺关系、重塑流程,以社会公众对政府服务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发展电子政务,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具有关键性的意义①。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及能力全面建设和现阶段“应用主导”三大发展阶段。20世纪末,在“政府上网”之前,我国政府的信息技术应用,大体上包括建立专门机构、专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启动政务专网建设和制定标准等内容。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政府信息化更多带有单机应用、分散开发、“重电子、轻政务”的特征。单机应用阶段“办公自动化”的发展,为我国政府信息化走向网络化应用阶段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在随之而来的这一阶段,政府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推进政府上网及电子政务能力的全面建设。而现在,我国处于电子政务的应用阶段,主要任务是推进电子政务的应用性,以之为依托推进政府改革,提高工作人员绩效,构建以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①。  在以应用为主导的电子政务阶段,电子政务是指依托互联网而运行的、与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事务有关的一系列政府活动和政府行为方式。与“电子政务”概念相类似的还有政府信息化、互联网政府等。目前电子政务主要运用在以下方面:政府为社会提供服务,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政府内部的办公管理。②  在电子政务中,由于注重科技的力量,信息获取便利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电子政务使得公众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获得政府的在线服务,在线政府没有“门”和“墙”、没有时间限制,公众不需要直接到政府的办公场所,他们只需要知道政府的网站和网络链接就能获得政府所提供的服务。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的*直接的益处,就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公众更接近信息,更了解政府的所作所为,使政府“黑箱式操作”进一步变成“白箱式操作”,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更为拉近,网络成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参与政府管理和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渠道。  电子政务突破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治理模式,促进政府部门、公民以及私人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同时,电子政务建设打破了传统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使部门林立、条块分割、等级森严的结构关系发生改变,使得政府工作模式的重构得以实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政府传统的工作模式、领导体系,改善工作氛围。通过电子化手段获得信息和提供服务,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平等的关系,公众不再是政府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政府不再是公众行为的单项控制者,政府与公众将建立新型的协同关系。③  电子政务依托网络及信息化平台,在提高公众知晓度的同时,提高社会领域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及参与度。在电子政务中,公共部门更加公开和透明,通过对公众意愿的充分理解,对公众负责,能够彻底抛开繁文缛节,实行过程的公开、民主,能够为每一个人提供需要的、个性化的服务,这些都是公共价值中民主性、回应性的体现。  电子政务的开放性特征意味着政府由过去的包揽一切的管理方式向提供社会服务功能方向的转变,而电子政务顺应信息化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开放的要求和获取便捷的公务服务的需要,建立起了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提供高效、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系统,这使得社会公众可以获得更多的公共信息资源,可以更加直接地参与公共事务,表达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而在此状况下的政府管理工作人员所应当做的就是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技能,对公众需求做出及时反应,将政府信息和公共服务加入电子政务系统之中,使公众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管理和获取公共服务。  从电子政务的上述特点可以看出,它已越来越独立于实体政府,而显现出运行功能与传统行政行为之间的区分,也就是二次二分的特色和优势。

行政制度结构运行赋能-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 作者简介

高小平,男,江苏省苏州市人,研究员,管理学博士。1975年当工人。1977年考入南京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1982年毕业分配到国务院办公厅,历任厅机关党委宣传部干事、副部长、部长,1994年转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先后任《中国行政管理》月刊主编、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兼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政府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