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夏加尔:爱与流亡

夏加尔:爱与流亡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61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7.3(5.6折) 定价  ¥1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夏加尔:爱与流亡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711692
  • 条形码:9787520711692 ; 978-7-5207-1169-2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夏加尔:爱与流亡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美术爱好者、美术史爱好者、文学爱好者一生传奇、两段婚姻、三国流浪、数次危机…… 油画、插图、版画、彩色玻璃、舞台设计与陶瓷创作,孜孜不倦,永无止境, 50万字巨著详述现代艺术绘画大师夏加尔的百年艺术人生

夏加尔:爱与流亡 内容简介

“马蒂斯去世后,夏加尔成了唯一真正了解色彩的画家。”毕加索曾如此评价自己的朋友。作为现代艺术先驱的夏加尔,一生充满传奇。夏加尔出生于俄国,是一个犹太鲱鱼商人的儿子。1911年,他离开俄国到法国巴黎学艺,与莫迪利阿尼和莱热等人聚居于著名的艺术区“蜂巢”,并在那里打开了自己艺术的大门,形成了独有而强烈的艺术风格。从社会主义俄国、魏玛德国、法国巴黎一直到晚年定居美国,夏加尔的一生是流亡的一生,也是被爱包围的一生,数次感情经历也尽数体现在他的艺术中,特别是他的**任妻子贝拉,在他的生命和艺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这样的人生丰富了他的艺术,让他的艺术充满普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本厚重的传记建立在对夏加尔家人,朋友,艺术代理商和收藏家的无数次采访上,书中配有200幅夏加尔的照片和各种类型的作品,图文并茂地向你娓娓道来这个传奇的百岁画家的一生。

夏加尔:爱与流亡 目录

**部分 俄国

第1章 “我的悲伤之城,我的快乐之城” 维捷布斯克,1887—1900

第2章 佩恩的学校 维捷布斯克,1900—1907

第3章 禁忌之城 圣彼得堡,1907—1908

第4章 泰雅 维捷布斯克和圣彼得堡,1908—1909

第5章 贝拉 维捷布斯克,1909

第6章 列昂·巴克斯特 圣彼得堡,1909—1911

第7章 “超现实!” 巴黎,1911—1912

第8章 布莱斯·桑德拉尔 巴黎,1912—1913

第9章 “我凶猛的天才” 巴黎,1913—1914

第10章 回家 维捷布斯克,1914—1915

第11章 已婚男人 彼得格勒,1915—1917

第12章 夏加尔委员和马列维奇同志 维捷布斯克,1917—1920

第13章 夏加尔的盒子 莫斯科,1920—1922

第二部分 流亡

第14章 狂飙 柏林,1922—1923

第15章 《死魂灵》 巴黎,1923—1924

第16章 “自由之光” 巴黎,1924—1927

第17章 先知 巴黎,1928—1933

第18章 流浪的犹太人 巴黎,1934—1937

第19章 《白色十字架》 巴黎和歌德,1937—1941

第20章 美国 纽约,1941—1944

第21章 弗吉尼娅 纽约和海福尔斯,1944—1948

第22章 重返欧洲 奥热瓦尔和旺斯,1948—1952

第23章 瓦瓦 旺斯,1952—1960

第24章 大墙十年 旺斯和圣保罗,1960—1970

第25章 “我是个好艺术家,不是吗?” 圣保罗,1971—1985


展开全部

夏加尔:爱与流亡 节选

马克·夏加尔,现代艺术的先驱和*伟大的具象画家之一,用其发明的视觉语言记录下20 世纪令人毛骨悚然又惨绝人寰的景象。在他的油画中,我们看到了现代主义的胜利、艺术的突破,以及人的内在的一种表达。他的贡献与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等在文学上对人的内在的描述,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相当,成为20 世纪的标志性文化遗产之一。与此同时,在1914—1945 年,夏加尔本人也被卷进了欧洲历史中的各种恐怖事件:世界大战、革命、种族迫害、数百万人被杀害、数百万人在流亡。在一个许多大艺术家都在逃离现实、选择抽象的时代,他把自己经历过的痛苦和悲剧提炼成直接、简单的象征性画面,让每一个人都能读懂。 夏加尔突破了自己童年时代贫穷而单调的生活氛围,那些永远与他血脉相连的场景——19 世纪末俄国犹太小镇的木屋、犹太教堂、小提琴手和拉比,他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毫不费力地吸收了那个时代每一次美学革新的成果,形成了一种激进而独创的风格——他画面上的犹太乡村是将日常现实与想象世界融为一体的,既传达了失去的遗憾,又展现了幸存的奇迹。他从东走向西,在沙皇及苏联的压迫中走向柏林和巴黎,又从纳粹欧洲走向美国。在这漫长的旅程中,他通过一系列的自我调整来适应流亡生涯。每一个来之不易的变化,都引起了他的艺术共鸣,促成了他的艺术更新;然而,俄国这个国度,仍然是他艺术的根源。“在我的想象中,俄国就像是一个挂在降落伞上的纸气球。那个扁平的梨形气球变得越来越冰冷,在多年的过程中慢慢分崩离析。”*终,在他有关维捷布斯克——一个被20 世纪中叶的恐怖笼罩着的地方——的作品中,他对之所怀的担忧和乡愁,变成了回忆的标记。 很少有画家能把艺术和生活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夏加尔的作品,以及夏加尔的日常生活,都指向三个固定的方向:犹太教、俄国和爱。——或者可归纳为,是人类对宗教、社会存在感、情感归属及性的永恒关注。然而,推动着其艺术成长的那一段段亲密关系,却一再伤害着他*亲近的人。他的母亲、女朋友泰雅(Thea)、女儿伊达(Ida)、妻子贝拉(Bella),还有伴侣弗吉尼娅(Virginia),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做着牺牲。只有他的第二任妻子瓦瓦(Vava),跟他一样刁钻而强硬,一切发生了逆转——他的确遇到了对手;而他的艺术,也输给了安逸的生活。 他的妻子贝拉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他们之间的信件,揭示了一种艰难的、苦乐参半的关系;这种关系,常常被她一贯的“缪斯女神”形象所掩盖。对贝拉来说,适应妻子的角色是与20 世纪的另一场革命交织在一起的,即妇女争取独立创造和职业生存的斗争。夏加尔的许多肖像画,极有说服力地描述了一个富有想象力、饱含智慧和自信的女人为过上理想生活而做过的斗争:1909年《戴黑手套的我的未婚妻》,大胆而充满希望;在创作于俄国革命将要爆发之际的《白领贝拉》中,这种追求已经实现;1925 年《拿康乃馨的贝拉》,在进行着身份认同的抗争;1934 年的《绿衣贝拉》,则是一种绝望。然而,对夏加尔来说,她总是代表着犹太俄国的存在:“谁能与她相比?她跟别人不一样。她在山上跟云彩、树木和房屋一起倒映在德维纳河里,她是维捷布斯克的巴什卡-贝洛恰(Bashenka-Bellochka)。”1923 年8 月,当时他在巴黎,而她在柏林。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期,他在一封信中担心自己索求得太多——他想要她,他用一句俄国谚语说道,他“在自己的残留物中醒来”。她的存在,让他与俄国产生了活生生的联系,让他在流亡中仍然保持着艺术家的本色;相比之下,大多数流亡在外的俄国艺术家们,一旦离开祖国,他们的作品就枯萎了。但就在这个时候,这种联系突然中断了。伟大的艺术家、自大狂夏加尔,疯狂地四处游荡,去回忆“我在维捷布斯克的一幕幕,我走过一条条街道、走过一个个屋顶和烟囱的时候,觉得我是这座城里唯一的人,所有的女孩们都在等着我的到来,那些坟墓在古老的公墓里倾听着我的声音,月亮和云彩在路上跟着我,和我一起拐过街角,走入另一条街道……”

夏加尔:爱与流亡 作者简介

杰姬·伍施拉格(Jackie Wullschlager),英国艺术评论家、传记作者。伍施拉格自1986年起任职于英国《金融时报》,出版有获奖书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一个讲故事的人的一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The Life of a Storyteller)。她现在和丈夫与三个子女居住于伦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