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棋盘与网络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96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48.3(7.0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棋盘与网络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731613
  • 条形码:9787521731613 ; 978-7-5217-316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棋盘与网络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人员;专业学者、老师、学生;互联网从业者;对国际关系、外交政策、政治时事、网络战如果我们讨论当今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网络化”这个词首当其冲。有形与无形的网络改变了一切,甚至定义了我们。《棋盘与网络》一书基于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 (1)与传统的“棋盘”时代相比,网络时代有哪些独特的特征? (2)如何运用网络的方式,解决网络时代的问题? (3)为什么“连接”如此重要? (4)如何建立网络思维,重塑网络世界观,强化网络领导力? 本书介绍的理论与方法适用于多个领域,无论对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人员、专业学者还是互联网从业者,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建立一种崭新的思维范式,并应用于对如下问题的思考: (1)如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重新思考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 (2)如何重新认识企业的生存策略,并指导行为与决策? (3)如何优化内部管理结构,充分发挥团队、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

棋盘与网络 内容简介

政客和外交家长期以来将世界看成一个棋盘,在一场永无止境的战略优势博弈中分析大国的决策,预判各方的反应。然而,当今世界互联互通,国家、组织、机构、企业、个人等各类行为体共享优选舞台,网络权力成为新的权力形态,博弈论不再适用于解释和处理当前优选所面临的多种问题。《外交政策》杂志连续四年评选出的“优选100位思想家”之一安妮-玛丽·斯劳特打破棋盘与网络的界限,提出了一套新的网络战略理论。斯劳特认为,尽管目前各领域中棋盘式的竞争关系仍然存在,但网络时代的问题势必需要网络化的应对方式,我们必须学会理解、塑造并建立网络联系,打造全新的“网络战略思维”。作者介绍了恢复力网络、任务网络和规模网络三种具有不同结构和作用的网络类型,阐述了建立网络领导力的方法,同时明确了构建网络大战略的重要意义。本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为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商业、管理等众多领域的问题提供了网络化的思考角度和解决方法。

棋盘与网络 目录

前 言
**部分 网络的世界
**章 大国与全球化
第二章 网络无处不在
第三章 棋盘视角与网络视角

第二部分 连接的战略
第四章 恢复力网络
第五章 任务网络
第六章 规模网络

第三部分 权力、领导力和大战略
第七章 网络力量
第八章 网络领导方式
第九章 大战略

结 论 治网方略的崛起
致 谢
参考文献
图表注释


展开全部

棋盘与网络 节选

棋盘与网络 政客和外交家一直以来接受的都是这样的教育,即将世界看成一个棋盘,在一场永无止境的战略优势博弈中分析大国的决定,预测敌人的反应。19 世纪的英国和俄罗斯政治家公开拥护这一比喻,把他们在中亚的对抗行为称为“大博弈”。国家间讨价还价的理论基础是博弈论,1960 年托马斯·谢林撰写的《冲突的战略》对它进行了详细阐述。半个世纪后,《权力的游戏》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极其血腥和无比诱人的地缘政治,彼此征战的王国展开你死我活、难以捉摸和无休止的竞争。 享利·基辛格是此类博弈的卫冕大师,他堪称20 世纪的梅特涅或俾斯麦,行事大胆,不惧变革,1972 年向中国敞开了美国的大门。基辛格本人扩充了上述比喻,用美国人下国际象棋、中国人下围棋来说明美中外交战略的不同。围棋“象征战略包围理念”并“形成战略灵活性”,而国际象棋“旨在完胜”和“从一而终”。 用棋盘作为观察和认识由国家组成的世界的隐喻被广为接受,约瑟夫·奈把冷战后更为纷繁的世界政治比喻为“复杂的三维国际象棋”。 *高层是美国主导的军事力量的博弈,中间层是经济大国的多极世界,*底层是由众多非国家行为者组成的分散领域。外交官和外交政策制定者在进行多重博弈,正如我们将看到的,不是所有的博弈都是下棋。另外,博弈各方仍执着于一场增加本国利益的竞争,顺便增加别国的利益,但更多时候是给别国造成损失。 用棋盘描述190 多个相互竞争的国家以及那些参与了双边、地区和多边博弈的更小的国家,多数时候是精准和有意义的。但这不是唯一的描述方式,只通过棋盘一个视角来观察世界,会阻挡其他同样重要和有关系的视角。 想象一幅标准的世界地图,就像挂在5 年级教室墙上的地图一样,它会标出边界和所有国家的首都。这就是棋盘视角。现在,想象一幅夜间世界地图,城市和人口密度高的地区灯火辉煌,郊区和荒野则是漆黑一片。那些光带代表公路、汽车、房屋和办公室,它们标志着把家人、职员和游客聚集起来的人类关系网。 这就是网络的视角。这张地图不是讲述分隔而是讲述联系,不是标出主权边界而是代表跨越国界联系的密度和强度。把国际体系看成一个网络,就是认为世界是由网络节点而不是国家构成的,这个世界在一些地方相互交叉,紧密交融,在另一些地方则更为错综复杂。这个世界不仅有恐怖分子,有合法和非法的全球贸易,如贩卖毒品、武器和人口,有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有水资源战争和食品安全,有腐败、洗钱和逃税,还有通过空中、海上、陆地扩散的流行病。简言之,这是一个充满紧迫威胁的21 世纪。这个变化莫测的地图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前沿。 毫无疑问,我们看到身边的互联互通只是“网络化时代”的开端。当所有人都彼此连接且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时,他们就像科罗拉多州白杨树的巨型菌落,共同组成一个有机体,当我们可以创造出神经网络,使其运转速度远超人类大脑的理解(更不用说相匹配了)时,许多坏事就可能发生。但从我简单的观察来看,外交政策制定者的眼光至少还停留在17 世纪,当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了主权和国家平等的框架,它们构成了国际法、国际政治、国际商业与贸易的基础,甚至“国际”一词也因此而诞生。无论未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都需要能力和工具以确保这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得以高效运转,国家仍旧存在并行使权力,但同时又与企业、公民、犯罪分子一起陷入一个网络组成的网络。

棋盘与网络 作者简介

【美】安妮-玛丽·斯劳特国际法学家、外交政策专家、政治学家和政策评论家,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院长,2009年年初出任美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曾被《福布斯》评为“全球迷人女性”,著有《世界新秩序》及《我们为什么不能拥有一切》,作品入选《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美国国家公共电台2015年度书籍。2013年至今,斯劳特担任新美国基金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