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4-01
开本: 26cm 页数: 315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7.6(7.0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422656
  • 条形码:9787516422656 ; 978-7-5164-226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外经贸相关相关专业学生和教师“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对外经贸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频繁制造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等形势下,对外贸易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本书紧紧围绕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理论、展望进行了全面论述。全书紧密结合当下国际国内经贸政策、形势,全面更新了对外贸易相关领域的数据和信息,准确解读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国际贸易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的贸易规则、趋势、情况等。全书资料新、政策新、信息新、观点新、知识全面,是一部与时俱进、适合当前经贸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共分为十章, 主要包括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述、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对外贸易管理、对外贸易促进、技术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以及对外贸易的有关问题等。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目录

目录

**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述

**节中国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对外贸易

第三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 第四节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思考题


第二章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新贸易理论

第三节新新贸易理论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思考题


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节对外贸易战略概述

第二节以质取胜战略

第三节市场多元化战略

第四节科技兴贸战略

第五节出口商品战略

第六节进口商品战略

第七节自由贸易区战略

思考题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节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体制

第二节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内容与进程

第三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第四节面向新时代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思考题


第五章中国对外贸易管理

**节对外贸易管理的必要性

第二节对外贸易立法管理

第三节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

第四节对外贸易行政管理

思考题


第六章中国对外贸易促进

**节出口退税政策

第二节出口信贷与出口信用保险

第三节进出口商会和贸易促进机构

第四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思考题


第七章中国技术贸易

**节技术贸易概述

第二节中国技术引进

第三节中国技术出口

第四节中国技术进出口管理

思考题


第八章中国服务贸易

**节服务贸易概述

第二节中国服务业开放与服务贸易发展

第三节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思考题


第九章中国数字贸易

**节数字贸易概述

第二节全球数字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

第四节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与中国监管政策

思考题


第十章中国对外贸易的有关问题

**节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贸易摩擦问题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第三节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节选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贸易强国建设策略 自 2021 年起,中国进入“十四五”规划阶段。“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若干年内,将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唯有集中精力搞好国内经济建设,以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继续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前提下推动贸易强国建设,才能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此期间,中国的贸易强国建设需要紧紧围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安排稳步推进。 (一)提升制造业竞争能力,增强对外贸易发展后劲 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史表明,工业化强国是贸易强国的必经阶段。工业是研发投入*多、技术创新*活跃、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部门,其主体即为制造业。世界贸易强国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在其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依然保持了较高比重的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中国作为*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质量依然偏低,目前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后期,多数产业竞争力不足,制造业大而不强。在核心技术掌控、高端领域制造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中国制造业相较贸易强国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当前,全球正在开启一种全然不同于以往的工业化进程,中国面临着改造提升已有产业的“机会窗口”,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机遇深入推进工业化。具体而言,一是要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保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基本稳定;二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三是要推进工业化深度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以及工业软件等方面的产业基础能力建设,补齐短板;四是要实施“智能 +”战略,大力推动“互联网 + 制造”“智能 + 制造”,运用数字技术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以及效率和效益。制造业的提质升级不仅可以通过拉动投资和提振消费等途径促进国内大循环,而且能够促使我国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再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发挥其对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作用。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 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已是全球排名第五的服务贸易出口国。但与头号出口国美国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尚不及其 1/3,2150 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也与前者 2890 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形成鲜明对比。贸易强国的内涵自然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个方面,而决定两者竞争力的基础要素是不同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对孱弱显著构成了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一块短板。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从国际经验看,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制造业和服务业两条腿走路,两者缺一不可。在我国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的过程中,不仅要继续夯实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也须利用政策引导激活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进一步引导服务业向品质化、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转变和提升。特别地,数字贸易发展已形成新的增长点,中国要在坚持自身市场开放的前提下加快同国际资本融合发展,逐步形成在服务贸易领域发展的独特优势,探索构建数字贸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做大做强服务贸易出口中,一是应提升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增加服务种类,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开拓新兴贸易形式,推进金融、科技、计算机等行业服务的出口;三是应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度,鼓励我国服务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四是应发挥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同作用。 (三)积极商签更多自贸协定,拓展外部发展空间 建设贸易强国必须具备多元化、高质量的贸易伙伴基础,国际循环也需要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外部运行空间,以更好地服务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一大局。一段时间以来,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着诸多挑战,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进入艰难时期。同时,双边及区域多边自由贸易安排正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主流,世界主要贸易国家正更多地凭借双多边自贸协定来获得新的贸易发展机遇。对此,除须继续 坚定地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并为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和规则制定贡献中国智慧外,还应不断扩大我国自由贸易区网络的覆盖范围,逐步形成立足周边、 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截至目前,中国已陆续与东盟、巴基斯坦、新加坡、新西兰、韩国等近 20 个国家和30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地区签署了双边自贸协定,特别是同东盟 10 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 2020 年 11月如期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同时,中国正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也在持续推进之中。当前,全球正处于国际经贸规则的深度重构期。以美墨加协议(USMCA)为代表的国际经贸协定,正引领着新一轮区域经贸合作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新一轮目标,代表着未来国际经贸通行规则的发展方向。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演进不仅致力于边境措施的便利化改进,还更进一步地深入到成员方国内规制的一致性。这既对开放政策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意味着国内体制须相应做出更大改变。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中国不可能回避这些国际经贸新规则,应主动加快调整,不断与之接轨,以争取更大的外部发展空间。 (四)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高经营主体竞争力 现有世界贸易强国均是通过发展市场经济而形成的,中国建设贸易强国也不可能逾越市场经济而实现。“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必须不断推进市场化的基础性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继续转变政府观念,减少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微观干预,切实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确保在国企、民企和外企之间形成统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实现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的新突破,释放强大的市场活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贸易强国离不开充满活力的微观经营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群体实力明显增强。2020 年,已有 124 家中国大陆(含中国香港)企业跻身美国《财富》杂志世界 500 强榜单,首次超过美国(121 家)。但毋庸讳言,在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领域,具备较强核心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尚不多见,类似华为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品牌更是屈指可数。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管部门应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培育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提供必要支持和引导。同时,企业应凝神定气提升产品质量、品牌、技术和服务,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在国内大循环中守住国内主场基本盘,以更有底气地应对国际市场竞争。中国对外贸易已经告别粗放式发展阶段,未来的竞争优势将更多地取决于质量、服务、品牌、管理和人才。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优,必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磨炼和成长。 (五)高度重视进口职能,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进口和出口一起构成了建设贸易强国的两个轮子,两者不可或缺且不可偏颇。在构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进口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纽带,通过进口可以将国内循环与国际循 环有机联系起来,实现两者间的相互促进。当前,中国货物贸易进口规模已经跨越 2 万亿美元的“门槛”,已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进口国。今后,需要适时扩大进口规模,更 加重视资本品、消费品及服务贸易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对各个环节的联动效应。 国内大循环的两头分别连接着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中国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国内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更高水平的开放和国际循环来补充国内供给体系的不足。扩大进口有利于国内生产质量提升和生产效率提高,有利于通过增加国内供给影响商品价格进而影响分配,有利于通过提高进口便利化程度优化流通,有利于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供给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以进口带动国际要素市场与国内生产融合,通过进口国际资源服务国内生产也能更好地提升出口竞争力。 从更广范围来看,中国更高水平的开放不仅意味着以贸易领域为核心的市场开放,也意味着全方位地向全球知识、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开放。世界各国将得以更好地分享中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资源红利,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多赢和共同繁荣。这是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取得成效以及建设贸易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作者简介

阎志军,男,1963年11月生,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南京理工大学董事会基金奖一等奖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品牌经营、对外贸易及跨国公司。已在《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经济问题探索》等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发表英文学术会议论文10余篇,被ISTP/CPCI收录2篇。曾参与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课题研究。主要讲授《国际品牌经营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经济合作》等课程。 温珺,女,生于1978年11月。200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得英文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年起任教于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英国杜伦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数字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作为第一作者或独立在《经济问题探索》《国际商务》《国际贸易问题》《国际贸易》等国内核心期刊以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并承担各类科研课题多项。面向中国学生及外国留学生,主要讲授《宏观经济学》《经贸英语》等课程。2015年获得南京理工大学英语讲课竞赛一等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2018年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建设。 宗永建,生于1967年11月,2001年于南京理工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起任教于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直接投资以及中国文化、旅游服务贸易的政策与措施等。作为第一作者或独立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商论》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面向中国学生及外国留学生,主要讲授《国际营销学》《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等课程。作为成员,参与2018年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建设。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