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走向深度融合的全面育人

走向深度融合的全面育人

作者:罗晓航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5.0(5.3折) 定价  ¥6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走向深度融合的全面育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013559
  • 条形码:9787569013559 ; 978-7-5690-135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走向深度融合的全面育人 内容简介

  《走向深度融合的全面育人——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创新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系统地介绍了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百年以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共分为四个部分。**部分:回顾。用讲故事的形式融入学校的办学历史与理念、育人目标、教师发展目标等,记录了学校在整合育人方面的发展脉络,并为我们呈现了学校四个阶段的整合育人情况。第二部分:观点。从深度融合的方法论、全面育人的三个概念、全面育人的五个观点、全面育人的“五育”融合模型四个方面,揭示了育人模式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探索。学校以“整合”作为核心理念与指导方法,为建构全面培养模式,在“五育”融合思想的指导下,逐步总结出大观念统整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在充分尊重各学科本质与逻辑的基础上,以学科内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各学科独特的整体育人功能。以跨学科实践活动、超学科实践活动发挥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的整合育人功能,逐渐形成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度融合全面培养模式。第四部分:保障。从家长社区资源、教师队伍、信息技术三个层面,为全面培养模式的建构提供了保障。

走向深度融合的全面育人 目录

**章 整合育人的历史发展
一、回顾历史——课程的灵魂在文化传统中生根
二、一脉相承——推开整合育人的实践之门

第二章 活动育人:以活动求整合(1986-1999年)
一、整合什么
二、怎么整合
三、为什么要这样整合
四、成果

第三章 主题统整:以主题求整合(2000-2006年)
一、整合什么
二、怎么整合
三、为什么要这样整合
四、成果

第四章 实践育人:以实践求整合(2007-2014年)
一、整合什么
二、怎么整合
三、为什么要这样整合
四、成果

第五章 项目学习:以项目求整合(2015年迄今)
一、历史传承:项目学习的“盐味”整合
二、独特表达:项目学习的“盐味”实施
三、与时俱进:项目学习的适时之道
四、学校发展:项目学习的“盐味”成果

第六章 深度融合的方法论
一、与时俱进
二、渐次深化
三、多方协同
四、整体建构
五、务实精进

第七章 全面育人的三个概念
一、概念一:全面发展概念
二、概念二:全面培养模式
三、概念三:“五育”深度融合

第八章 全面育人的五个观点
一、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个性的充分发展
二、全面培养的实质是基于“五育”并举的“五育”融合,“五育”融合的关键则是课程整合
三、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机制,实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实践参与是”五育“融合与课程整合的根本方式,大概念是“五育”融合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工具
五、项目式学习是促进学生实践参与的重要方式

第九章 全面育人的“五育”融合模型
一、建构全面培养的“五育”融合模型
二、“P-CTPA”模型

第十章 构建“五育”融合的全面培养目标
一、“五育”融合的全面培养目标结构
二、“五育”融合的全面培养目标分解

第十一章 “五育”深度融合的课程整合模式
一、大概念统整的实践性课程模式
二、明晰设计难点:大概念的确定与运用
三、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全面培养的“五育”融合课程结构
一、“五育”融合课程的概述
……
第十三章 “五育”融合的微型特色课程
第十四章 “五育”融合课程的实施模式
第十五章 全面培养的综合素养评价标准
第十六章 回归社区的教育资源建设
第十七章 整合施教的教师共同体建设
第十八章 以信息适融推进全面育人
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