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百部红色经典:汾水长流

百部红色经典:汾水长流

作者:胡正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6.0(5.3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百部红色经典:汾水长流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650641
  • 条形码:9787559650641 ; 978-7-5596-5064-1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百部红色经典:汾水长流 本书特色

★人民作家、重要文学流派“山药蛋派”骨干作家胡正Z具代表性的作品,曾被改编为电影、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民众间产生巨大影响。 ★国内较为罕见的展现农业合作化时期广阔社会生活画面的作品,具有开创性意义。 ★“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所收作品皆为名家名作,旨在重温红色经典,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胡老和他的“山药蛋派”扎根在人民中间,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与人民同在。 ——张平(作家) 山西作家“晋军崛起”,没有胡正是不可能实现的。对文坛来说,对文学后辈来说,他留下了一份重要遗产。他的个人风范和做人品格,给学生们留下了丰厚财富。 ——张石山(作家)

百部红色经典:汾水长流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人民作家、重要文学流派“山药蛋派”骨干作家胡正Z具代表性的作品,曾被改编为电影、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民众间产生巨大影响。 ★国内较为罕见的展现农业合作化时期广阔社会生活画面的作品,具有开创性意义。 ★“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所收作品皆为名家名作,旨在重温红色经典,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内容简介 1954年,晋中平原汾河沿岸的杏园堡农业社遇到灾害。在年轻的党支部书记郭春海带领下,群众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渡过灾难。副社长刘元禄一心想发财,对抗灾多方阻扰。富农兼商人赵玉昌乘机伙同已被拉下水的刘元禄一起倒卖粮食,鼓动社员闹退社。郭春海依靠贫下中农克服 干扰,及时提出了抗旱办法,以互助互借解决了群众的缺粮困难。此后,农业社战胜了天灾人祸,大获丰收。在党支部多次帮助下,刘元禄仍执迷不悟,竟与赵玉昌合谋,给贫农积极分子王连生栽赃 ,破坏生产,企图借此打击郭春海,搞垮农业社。但其阴谋被揭穿,副社长刘元禄被撤职,赵玉昌被逮捕法办。王连生受到群众拥戴,被选为副社长… …

百部红色经典:汾水长流 目录

**章 001

第二章 010

第三章 022

第四章 026

第五章 032

第六章 041

第七章 054

第八章 061

第九章 069

第十章 077

第十一章 095

第十二章 100

第十三章 107

第十四章 112

第十五章 119

第十六章 128

第十七章 136

第十八章 142

第十九章 165

第二十章 188

第二十一章 201

第二十二章 221

第二十三章 233

第二十四章 244

第二十五章 265

第二十六章 277

第二十七章 286

第二十八章 304


展开全部

百部红色经典:汾水长流 节选

**章 黄昏时分,杏园堡村的人们刚刚回到家里吃夜饭,嘡嘡嘡的锣声和敲锣人的喊叫声,就沿着街巷响过来了: 乡里社里有命令, 男女老少都听清。 今天夜里有霜冻, 社员组员齐出征。 自带一捆高粱秆, 庙院门口来集中。 今晚防霜*当紧, 为得夏秋好收成。 …… 敲锣传令的郝同喜在村里喊叫了一圈以后,曙光农业社的社员们和一部分互助组组员们,便背起高粱秆,陆陆续续地来到庙院门前的空场上。当人们正抬头看着大槐树树梢的摆动,看着钟楼顶上的月亮和星星,议论着今夜晚的防霜时,忽然有谁高叫了一声: “嘿,你们看,那是谁赶着牛跑来了!” 人们往街道上看时,只见是农业社的党支部书记郭春海,他赶着一头大黄牛,牛背上还驮着四捆高粱秆。那年轻的郭春海,头上扎着一块白毛巾,身上穿一件黑棉袄,腰里系了一条雪白的腰带。身高肩宽,剑眉圆眼。在这月黑夜里,越显出他那青年英俊的姿态。听见人们叫他,他就扬起鞭子,在空中啪啦啪啦地响了两声,那大黄牛也就蹦跳着跑到庙门前来了。 小伙子们一见郭春海,就围上来。有的帮着把大黄牛拴到槐树上,有的亲热地说道: “哈,哈,咱们支书无论干甚都要起带头作用,人家都带一捆高粱秆,你怎么驮来四捆?” “海子哥想得也妙,把老黄牛也动员上参加防霜来了。” …… 小伙子们正围着郭春海说笑,想不到却惹恼了他们后边站着的一个人。这人有三十多岁,上身披了一件皮袄,头上戴着一顶毡帽,在那方圆的虚胖脸上,一双细眯眯的眼睛,恰似迸开的黑豆荚里藏着两颗黑豆。听到小伙子们夸奖郭春海,他心里一阵不舒服,就接着说了一句: “哼!几捆高粱秆也值当得使牛驮!” 小伙子们一听这怄气话,便立时回过头来,但瞪眼看时,才看见是他们的副社长刘元禄。小伙子们虽然心里不服气,表面上却不好意思顶撞他们的上级。郭春海呢,他从家里出来时,为了多拿几捆高粱秆防霜,才想出了这个办法;为了使唤牛驮,还和父亲吵了一顿。而今刘元禄却当着众人说这种话,他心里自然生气,但又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和他吵嘴。这时,刚巧老社长徐明礼走过来。徐明礼知道刘元禄跟郭春海平素面和心不和,短不了吵嘴拌舌。刚才县委会来电话通知防霜,他俩还争吵了一顿:刘元禄怕白劳累一夜,劳民伤财;郭春海却说,应当相信气象预报,发挥农业社的优越性,避免减产,因此坚持要防霜。眼下,徐明礼也怕他俩当着众人争吵,便拉着郭春海说道: “算啦。一句闲话,就当他没有说,你没有听见。天气不早了,人也来得差不离了,我看咱们就开会吧。” 于是,社长徐明礼就宣布开会,先让乡长张月清讲了几句防霜的意义,随后又说明了今晚上的防霜办法:农业社按生产队分配地段;互助组由组长带领,到村外西北面用高粱秆摆好一排火堆。民兵们集中到庙上睡觉,后半夜以打钟为号,分头去点火熏烟。 社长徐明礼刚宣布完毕,各生产队的队长和社员们就立刻叫喊起来。队长叫社员,社员叫队长。一阵叫嚷之后,各生产队的队长又向社员们分配开任务,定下地点,然后社员们就背起高粱秆出发了。 乡、社干部们在讨论防霜办法时,便确定了分工:支书郭春海和社长徐明礼领导农业社防霜,乡长张月清领导互助组和单干户防霜。眼下,当农业社的社员们出发以后,张月清检点人数时,看见互助组和单干户来的人太少,便临时又抽调了几个干部,分派去动员互助组和单干户。刘元禄因为兼任着乡武装委员会的副主任,所以张月清也临时把他抽调过来,并且和他商议道: “你是和村主任他们领导互助组呢,还是和我去督促单干户?” 刘元禄觉得单干户一家一户的不好督促,便说:“我就和村主任领导互助组吧。”乡长张月清便给他分配了督促周有富等三个互助组的任务。刘元禄刚领了任务,就神气十足地独自走了。他想先回一趟家,提一盏马灯。他既然是去做领导工作,而且又是动员富裕中农周有富,那当然就应当提一盏照明的马灯。

百部红色经典:汾水长流 作者简介

胡正,原名胡振邦,作家,山西灵石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晋西南吕梁剧社社员,八路军一二零师政治部战斗剧社编辑股干事,晋西北静乐县二区抗联文化部长,《晋绥日报》副刊编辑,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组长,山西省文联秘书长,山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党组书记、副主席、顾问、名誉主席,山西省文联第四届委员、副主席,山西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其“人民作家”荣誉称号。著有《汾水长流》《明天清明》《几度元宵》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