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盛唐的危机

作者:潘孝伟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2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9.0(7.2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盛唐的危机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1170220
  • 条形码:9787201170220 ; 978-7-201-17022-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盛唐的危机 本书特色

★不蔓不枝、情文并茂的陈述,带领我们进入那个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披沙拣金,抽丝剥茧,引导我们不断探索、追寻世界之星的盛唐王朝跌落的历史真相:大变局时代,在与历史对话过程中.引发我们无限思考。 ——卢华语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学会常务理事 ★大唐盛衰治乱,慧眼妙笔评说。 ——陈明光 原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朝盛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时期,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为人称道的辉煌时期然而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却终结了这一盛世,使唐朝陷入长期的藩镇割据状态,并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时期潘孝伟教授的大作从“安史之乱”前后的史实出发,深入剖析了引发“安史之乱”的各种原因,即盛唐的危机,生动诠释了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思。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参照通鉴纪事本末体的体例,以事件为纲,分别论述清楚同时在写法上.作者也改变了学术著作中文中加注的常规写法,而是将资料出处统:一放到每一卷的后面加以说明,从而方便了读者阅读r总之,这是一部兼有学术价值和警世意义,又方便阅读的好书。 ——宁志新 原中国唐史学会理事,河北省史学会理事,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盛唐的危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通俗类历史读物。作者以开元年间的历史拐点为切入点,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边疆、朝廷纷争等方面,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盛唐的转折,揭示其中蕴含的危机,包括安史之乱及平定的过程。作者认为,盛唐的危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执政者安而忘危,治而忘乱,治国理政发生了方向性的重大战略失误。以历史的教训昭示后世:对一个伟大的文明国家、一个强盛的大国而言,优选的危险莫过于来自内部,内忧比外患更危险,要居安思危。 内容严谨丰富,观点角度独特,文笔优良,兼具专业性与通俗性,具有很大出版价值。

盛唐的危机 目录

**卷 开元二十四年——盛唐历史的拐点
安禄山免死:边疆战争升级的信号
张九龄罢相:开明政治的终结
李林甫主政:保守政治的开端

第二卷 萧墙之祸——唐玄宗挥之不去的梦魇
“花萼相辉”的背后
太子李瑛之死
立谁为新太子?
“弗保朝夕”

第三卷 双刃剑:军力布局的外重内轻
府兵制瓦解,中原武备废弛
边疆狼烟四起,50万常备军构筑边防铁壁
节度使权力的扩大

第四卷 “忆昔开元全盛日”
盛唐气象
励精图治之路

第五卷 盛唐天子的浪漫人生
封禅大典
《山水图》取代了《无逸图》
倾国之恋

第六卷 传奇般的政治发迹史:解读安禄山
边疆节度使的蕃将化
混血胡儿,互市牙郎
骁勇善战,邀功固宠
寒族无党,政治投机
善伺人情,贿赂逢迎

第七卷 悲壮惨烈的边疆战争
河西、陇右:吐蕃东扩与边境战争
安西、北庭——唐朝的西域边疆
天山以南:唐与吐蕃争夺战
远程奇袭小勃律
唐与大食角逐中亚
怛逻斯之战
《平胡》:“武功今已立”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

第八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钱谷之司唯务割剥”
上层社会:富裕而奢靡
“哀民生之多艰”
……
第九卷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十卷 “渔阳鼙鼓动地来
第十一卷 国殇
第十二卷 光复两京
第十三卷 危机重重
第十四卷大反攻:平定安史之乱
尾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盛唐的危机 节选

  《盛唐的危机》:  经济负担如此沉重,府兵制度得以实行便有赖于均田制度的保障。  唐代初期,人口较少,荒地较多。国家颁布田令,从收归国有的土地中拿出一部分,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经营,使之成为发展经济的主力军,也成为国家赋税徭役的重要源泉。  府兵主要就是来自这些自耕农的家庭,另外加上一部分普通中、小地主和富农的子弟。服兵役的年限通常是21岁至59岁。服役期间,免除本人的租庸调(即赋税徭役)负担。他们也有可能因战功获得国家授予的勋阶,从而提高社会地位,还可以按勋阶得到额外授田,能够合法多占有土地。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现实的变化,这项曾经卓有成效的兵役制度开始“亮起红灯”。  府兵既是耕战相兼的义务兵,按照制度便允许他们每年有一定的时间在家务农。但在现实中,军事上的不确定性,却有可能随时影响轮番服役的时间,从而耽误府兵的农时。特别是进入唐高宗、武则天时期,边疆军事形势逐渐恶化,致使越来越多的府兵频繁出征或戍边,甚至逾期不归,府兵的家属则长期在缺少强壮劳动力的情况下辛苦耕耘,既要向国家缴纳本身的租庸调,又要负担自家府兵的甲仗衣粮,艰难困苦不言而喻。  而更糟糕的是,社会上的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又使越来越多的府兵家庭雪上加霜。  人类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在共性的基础上,还会“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程度差别”(马克思语),体现出“自己的特点”以及“不完全一样”的“走法”(列宁语)。  中国古代,大致上从春秋、战国之交起,在经济领域内,以土地市场流转为重要特征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逐步获得经济支配权和控制权,进而又助推地主阶级在政治领域逐步掌握了统治权,并建立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官僚制的国家。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地主阶级社会。——这是一种适合中国古代国情的原创性的社会形态。  而自从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出现以后,就始终与土地兼并结伴而行。私有土地的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之间自觉或不自觉的竞争,势必导致土地愈益集中,拥有少量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分散的小生产者,常常处于弱势,从而易于成为被兼并者。  因此,如果反用法国摩莱里《自然法典》里的话说,那么凡是有“私有财产的地方”,就会有“因私产而引起的恶果”。  初唐的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与国有制并存,仍以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均田制虽表现为土地国有形式,但具体施行起来,实质上大体还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贫富分化的扩大,势必导致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出现土地的兼并和集中。  早在唐高宗初期,土地兼并就已显端倪。尔后,王公百官以及僧俗地主富豪多置田庄,更愈发恣行兼并,莫惧章程。而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包括府兵家庭在内,经济地位本来就很不稳定,一旦不堪赋役负担或者遭遇天灾人祸,便会被迫贱卖抑或抵押自己的土地。  然而“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并且它又是同农业结合着的”(马克思语),所以丧失土地的农民也就再也无法维持自耕农经济,再也无力承担赋税徭役。他们被迫逃离家乡,脱离国家控制的户籍,前往异地谋生:或开垦边远荒地,或租种地主土地,或流入城市从事服务业。而丧失土地的府兵家庭,也同样踏上背井离乡之路。  武则天后期,这些所谓的逃户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迨至唐中宗时期,更出现“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的惊人说法。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便是税源减少,国用不足,军府的兵源也日渐枯竭。  后来,唐睿宗和唐玄宗相继整顿府兵制度,缩减兵役年限,但却治标不治本,依旧回天乏术。府兵家庭愈益贫弱,逃亡略尽,*终就连京师卫戍部队的卫士都难以凑齐了。  ……

盛唐的危机 作者简介

潘孝伟,1948年生,安徽安庆人。1981年江苏省扬州师范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史,导师是卞孝萱先生。1981—1997年5月任安徽安庆师范学院历史系副主任。1997年6月调至福建省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后历任该院副院长、集美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为福建省集美大学退休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曾发表《唐代马球风靡之谜》《论唐朝宣抚使》《唐代义仓制度补议》等论文三十多篇,出版专著《唐代体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