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对接研究

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对接研究

作者:方明星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23cm 页数: 210页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4.6(7.2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对接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8207454
  • 条形码:9787308207454 ; 978-7-308-2074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对接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研究的是动画创作中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的融合机制。动画作为一种创意文化,以儿童为主要受众,因此创作中要考量并努力契合儿童的需求和喜好,然而创作者又是成人,且成人也作为动画受众存在着,如何使成人的创作思维贴近儿童,又保持创作的主动性和艺术性,是动画创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本书分为六个篇章,作者深入研究了动画艺术思维的本质,提出动画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的表现特征以及两者的融合机制,还归纳了动画创作中的三种思维范式,辅以经典的文本分析。本书观点鲜明,研究深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文字流畅易读,除了专业读者,也适合对动画艺术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对接研究 内容简介

  《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对接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其一是动画思维论述。该部分指出动画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并界定原始动画思维与动画艺术思维——前者是人类起初认识世界的方式,与儿童认识世界的思维有接近之处;后者是成人创作者的思维方式——只有二者融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  其二对动画思维进行了划分,介绍在动画创作中体现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并分章论述成人思维、儿童思维的表现过程、特征及反映机制,从而辨明动画文本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又紧密联系的两种思维方式。  其三,从儿童思维与成人思维融合的角度对经典动画文本进行分析,使读者对动画创作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对接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缘起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动画艺术思维的本质
**节 思维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动画艺术思维的起源——原始动画思维
第三节 原始动画思维的本质
第四节 从原始动画思维到动画艺术思维
第五节 动画艺术思维的综合性

第三章 动画成人思维的表现特征与艺术表达
**节 动画成人思维的表现特征
第二节 动画成人思维与创作
第三节 动画成人思维与表演

第四章 动画儿童思维的表现特征与艺术表达
**节 动画儿童思维的表现特征
第二节 动画儿童思维的艺术表达

第五章 动画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的融合机制
**节 动画与儿童受众
第二节 儿童受众对动画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的融合

第六章 动画经典文本的思维范式解析
**节 动画创作思维的三种范式
第二节 动画思维范式的经典文本解读

结语 前进中的动画艺术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对接研究 节选

  《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对接研究》:  原始动画思维是一种普遍性思维,它产生于远古时代,甚至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的。同时,它又是所有艺术创作的源头。作为典型的形象思维方式,它化感觉为形象,在思考世界的过程中,重组了与世界的关系。基于此,转到动画艺术上,我们必须弄清楚,原始动画思维在动画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具体的表现特征。  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它是现代的艺术形式。动画艺术的思维方式是基于这一基本事实的艺术思考。费尔巴哈(Feuerbach)在谈到工业时代时,针对以摄影、电影等为代表的工业时代的艺术曾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可以肯定,对于符号胜过实物、摹本胜过原本、现象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而真理,却反而被认为是非神圣的。是的,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所以,*高级的幻想也就是*高级的神圣。”动画作为以幻想塑造为主要特征的艺术样式,是新时代的“*高级的神圣”,它的思维方式构成,与工业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  动画艺术的思维方式具有非常独特的性质。它一端勾连远古,直接与人类的原初记忆相连;另一端连接未来,与后工业时代紧密结合。这使得动画艺术思维与原始动画思维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  不管是原始也好,还是现代甚至是后现代也罢,这一思维似乎复杂深奥。但吊诡的是,这一艺术样式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儿童。只有在理解儿童思维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理解动画艺术。  很可惜,很少有动画创作者会想到这一点,甚至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儿童的思维特征。这种忽视与所谓的文明世界忽视原始部落是类似的。弗洛伊德明确地将它们联系起来,指出现代人很难“从事一种原始的思考方式。我们常会误解原始民族人民的思维如我们误解小孩子一样,我们常常习惯于用自己的心灵模式来解释他们的思维和感受”。这种忽视是目前动画创作中存在的*大弊病,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动画艺术*初来源的忽视,对动画艺术接收终端的忽视。一个“有头有尾”的动画思维过程只剩下了中间一段,其引起的问题值得重视。  原始动画思维与儿童思维具有同构性。儿童思维的构成,是很多儿童研究学者面临的一大问题。以往的儿童研究往往采用标准化测试的方法,但这恰恰体现了成人的思维特征。成人以自身的思维逻辑来测试孩子,得出的答案必定与实际相距甚远。较好地意识到这一点的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他抛弃了传统的标准化测试法,采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智力,从而*大可能地接近了儿童的实际情况。  下面我们要重点介绍皮亚杰的重要理论——发生认识论,这与理解本文所要阐述的动画思维如何与儿童思维实现融合密切相关。皮亚杰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无论多么复杂或者宏伟,其*初来源都是人的童年时期。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也不是来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皮亚杰对儿童心理或者思维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完全以实证的方法开启自己的学术研究,不以高高在上的成人思维来推测儿童思维,因此,他摆脱了以往的研究中对儿童思维的各种轻视或忽略。他认识到,儿童时期是所有知识的开始。人们在成年之后,不仅常常忘了自己儿童时期的所思所想,有时还会怀疑甚至鄙弃自己儿童时期的思维,认为当下才是正常的、成熟的,皮亚杰的理论有力地批判了这种思想。如果顺着皮亚杰的逻辑进行推演,个人的知识来源于童年,那作为人类,我们*初的知识当然也来自“童年”,即人类的远古时期。这也就意味着,*古老的思维方式,也是*现代的思维方式。  皮亚杰认为知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并认为这种动作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这个观点的严密性值得商榷。主体和客体之间,必须先有刺激,再有反应,然后才可能有动作。一个盲人不可能对事物的颜色做出反应,也不会有相应的动作;耳朵失聪的人,也不会对声音产生反应。人类之所以有动作,是因为主体能够“看”到客体、“听”到客体,这是人类所有感觉中*重要的两种。  将皮亚杰的理论前移,进一步追寻“动作”的来源,其理论就会严密起来。动作是“看”和“听”的结果,客体的*初面貌反映到主体脑中的形象,这一形象才是主体采取相应动作的起源。这一过程即原始的动画思维过程。虽然过程简单,尤其对于儿童来说,这一思维并不具有多强的理性和逻辑性,但它极其重要,它是所有思维和知识的来源。  ……

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对接研究 作者简介

  方明星,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文秘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曾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省、厅级课题7项,是文秘专业国家标准的执笔人和文秘国家教学资源库的执行负责人,在《当代电影》《中国电视》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10多篇,对文化创意与动漫影视有一定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