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作者:邓斯博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1-01
开本: 24cm 页数: 223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1.2(7.2折) 定价  ¥8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66267
  • 条形码:9787520366267 ; 978-7-5203-662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内容简介

  考察明代曲家与佛道文化因缘,大抵有三个类型:一则亲佛近道曲家,这类曲家对佛道文化亲近却不沉迷,可谓宗者;二则嘲佛讽道曲家,这类曲家不满于佛道窳滥现象,其戏曲作品极尽嘲讽之能事;三则佞佛崇道曲家,这类曲家执着于飞身丹霞的白日梦,其戏曲作品充满荒诞不经的玄色。同时,《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曲家及其剧作研究》还撷取三个典型群体——宫廷曲家、僧侣曲家和藩王曲家展开深入分析,发现其戏曲作品具有鲜明的佛道文化烙印。

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目录

引言
绪论 明代戏曲的佛道文化语境

**章 明代亲佛近道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节 明代前期亲佛近道曲家及其剧作引论
第二节 明代后期亲佛近道曲家及其剧作引论
第三节 汤显祖与佛道文化
第四节 “临川四梦”与佛道文化

第二章 明代嘲佛讽道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节 明代嘲佛讽道曲家及其剧作引论
第二节 冯惟敏及其剧作研究
第三节 沈璟及其剧作研究

第三章 明代佞佛崇道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节 明代佞佛崇道曲家及其剧作引论
第二节 屠隆及其剧作研究
第三节 汪廷讷及其剧作研究

第四章 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宫廷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节 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宫廷曲家及其剧作引论
第二节 明代宫廷仙佛剧研究
第三节 明代宫廷庆赏剧研究

第五章 佛教文化视野下明代僧侣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节 佛教文化视野下明代僧侣曲家及其剧作引论
第二节 明代僧侣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第六章 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藩王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节 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藩王曲家及其剧作引论
第二节 朱权及其剧作研究
第三节 朱有燉及其剧作研究
第四节 《元宫词》作者考辨献疑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节选

  《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该剧作为一部鸿篇巨制的神魔剧,虽然展示的是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但实则多向度地表现了人世百态,尤其是对人世间多种情感的摹写非常生动。这其中包括:(1)君臣情。譬如,玄奘为了保国祚安康,万民乐业,奉旨西行。他发愿:“祗园请得金经至,方报皇恩万万千。”(2)母子情。譬如,陈光蕊之妻殷氏被江匪刘洪霸占,为留下血脉为夫报仇,忍痛弃子,然而她却日夜思念儿子。(3)男女情。该剧花费了大量笔墨来表现红尘男女的俗世凡情,这种男女之情既有见色生淫的不轨之情,譬如江匪刘洪强占殷氏;又有密约私配的相悦之情,譬如裴海棠密约猪八戒,并与之私奔;还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单恋之情,譬如女儿国国王对玄奘大胆追求却遭拒绝。总之,形形色色的男女之情在该剧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可以说正是因为该剧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才使得这部神魔剧充满了指向人世的温暖俗味。  从剧作情节上来讲,该剧反映了诸多民俗事象,这尤其表现在剧本第六出[村姑演说]中。长安大旱无雨,玄奘为民祈雨,打坐片刻,大雨三日。在百姓的眼中,玄奘是一位能呼风唤雨的神僧,他们用举行社火的方式对他表示敬意和谢意。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农村,“乡间演戏,皆为酬神邀福起见”,“演戏敬神,为世俗之通例”。①而[村姑演说]正表现了中国古典戏曲敬神祈福的民俗功能。  其次,杂剧《西游记》情节粗鄙、结构松散,其粗朴、随性的创作形态,表现出其民间作品的俗性品格。该剧是对已有西游故事和素材的总汇,在敷写剧情时并没有精雕细琢。因此,有许多情节显得粗略、鄙俗,体现出一种富有野趣的荤味。譬如,剧中除了唐僧外,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女色的迷恋。孙悟空曾拐金鼎国公主为妻,被压在花果山下时还放心不下。路经金鼎国又让孙悟空油然想到是“丈人家”。取经途中路过女儿国,面对如花似玉的美人,孙悟空“凡心却待起,不想头上金箍儿紧将起来,浑身上下骨节疼痛”,只好作罢。他看到八戒“吁吁喘”、沙僧“悄悄声”地忙着和诸女取乐,心里极为酸溜。与铁扇公主刚一见面,孙悟空便出言轻薄,肆意调戏,完全表现出油嘴滑舌的市井作风。这些情节鄙陋粗俗,曾为一些学者所诟病,但正是这样一种野趣,体现了该剧以“俗”为美的俗性品格。  杂剧《西游记》之“崇俗”更表现在其人物形象彰显出强烈的俗性品格,这尤其体现在女性人物对于性爱的肯定与追求上。该剧中的女子大多不拘礼法,忠诚地认同自身感受,表现出对情和性的强烈渴望。譬如,陈光蕊之妻被强贼霸占18载,陈光蕊丝毫不计较殷氏妻子落难失节,夫妻二人同获封赠;裴海棠不满于父亲嫌贫悔婚,主动支使丫鬟传书朱公子月夜偷香。一见朱公子,裴小姐就以软语撩拨:“秀才呵,不要你前唐后汉言通鉴,俺家尊方睡梦初甜。你不将经卷览,惟把色情贪。”①朱公子要带她私奔,她不假思索,欣然相从,“填满起闷怀坑,担干起相思担,我按不住风流俏胆。连理枝头谁下砍,对菱花接上瑶簪。过得南山,则少个包髻团衫。俺爹便知道呵,也不妨,原定下的夫妻怎断?”②而女儿国国王更是赤裸裸地表达了对难以克制的性爱的欲求。她一上场时便唱:“【混江龙】我怕不似嫦娥模样,将一座广寒宫移下五云乡。两般比喻,一样凄凉:嫦娥夜夜孤眠居月窟,我朝朝独自守家邦。……千年只照井泉生,平生不识男儿样。见一幅画来的也情动,见一个泥塑的也心伤。”③这段唱词将女儿国国王孤独、凄凉的情感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她与品貌端庄的唐僧乍然相见,女王不禁怦然心动,“但能够两意多情,尽教他一日无常。天魔女邪施伎俩,敢是你个释迦佛也按不住心肠”。女王求欢心切,她一把抱住唐僧,以真情告白:“不是我魔王苦苦害真僧,如今佳人个个要寻和尚。”该剧赤裸裸地表现了女子对性爱的热望。在这群女子身上,人们感受不到纲常礼教对她们的禁锢和摧残,反而会被她们发自内心对情感和性爱的真实需求而打动。可以说,该剧女性人物形象既表现了草根阶层狂放不羁的俗性精神,又彰显了时代对“人欲”的肯定。  ……

佛道文化视野下明代曲家及其剧作研究 作者简介

  邓斯博,1979年生,文学博士,江汉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戏剧影视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湖北省社科后期资助项目“释道文化视野下明代曲家及其剧作研究”等。在《宗教学研究》《武汉大学学报》《戏剧》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合著《元曲鉴赏》。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