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细流惊涛:千古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细流惊涛:千古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作者:刘学照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21cm 页数: 550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6.0(7.5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细流惊涛:千古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62280
  • 条形码:9787208162280 ; 978-7-208-1622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细流惊涛:千古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历史爱好者 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刘学照(1935年12月—2015年7月),男,汉族,号“细流斋主”,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后留系任教,相继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专题研究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先后兼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主任、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上海中山学社理事等。在四十余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尤着力于洋务运动史、中国近代思想史、近代中日关系史等领域,撰有《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话语与观念: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演进》等著作,合作主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略》,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近代史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等知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发人之所未发,新论频出,颇多创见,在海内外具有比较广泛的学术影响。

细流惊涛:千古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历史思维与当代中国论纲 ; 太平天国与传统文化略议 ; 论洋务思潮 ; 论早期维新派的重民思想 ; 论洋务政论家王韬 ; 论李鸿章的“内须变法”主张等。

细流惊涛:千古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目录

历史思维与当代中国论纲/1太平天国与传统文化略议/21论洋务思潮/39论早期维新派的重民思想/64论洋务政论家王韬/83论李鸿章的“内须变法”主张/106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19 世纪中日近代化轨迹的投影/123略论李鸿章的对日观/144李鸿章家书辨伪/160简述近代新中国运动的先驱者容闳/185张之洞对近代化追求的政治文化特色新论/187日本的“脱亚入欧”与甲午中日战争/202日本的“脱亚入欧”与中国的“三甲纪念”/217清季诗史中的戊戌维新/232康有为的孔子观与今文经学的终结/275

论谭嗣同社会批判思想的近代理性特色/294上海庚子时论中的东南意识述论/298庚子事变、话语转换与观念更新/325

张謇庚子年间东南意识略议/344

清末民初中国人对日观的演变/361“从同”和“超越”: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特色/383论孙中山建设新中国思想/398略论孙中山的近代国家思想/424重议孙中山的民生史观/439论孙中山学习西方思想的演变/461略论共和革命及其主要特征/487清末革命党人民生主义思想新议/503辛亥革命研究略议/516清史编纂体裁体例之我见/522

附录刘学照先生学术传略/542后记/549

历史思维与当代中国论纲


展开全部

细流惊涛:千古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节选

附录 刘学照先生学术传略 刘学照(1935 年12 月—2015 年7 月),男,汉族,号“细流斋主”,江苏建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1960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后留系任教,相继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专题研究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先后兼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主任、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上海中山学社理事等。 刘学照先生在五十余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尤着力于洋务运动史、中国近代思想史、近代中日关系史等领域,撰有《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a、《话语与观念: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演进》b 等著作,合作主 * 本文原载《近代中国》第26 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 年7 月出版),作 者孙邦华。收入本书略有改动。a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 年版。b商务印书馆2016 年版。 附录刘学照先生学术传略 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略》a,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 文版)、《近代史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华东师范大学 学报》(社科版)等知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并以“洋务运动史” 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突破点。刘先生在对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和整体把握以及对相关史料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关注到了洋务运动 中的思想文化问题,并抓住王韬、郑观应、李鸿章、张之洞等关键人物 的思想,于1982 年撰文《论洋务政论家王韬》b,首次提出“洋务思潮” 概念,1984 年撰文《论早期维新派的重民思想》c。在此两篇有相当学术分量的论文基础上,于1985 年撰著论文《论洋务思潮》d,系统论述了洋务思潮立名的依据、产生的历史动因、洋务论者的共同认识、洋务思潮的歧异和分解等思想内容。学界较长时期不能区分洋务派与早期维新派(旧称改良派)之间的关系,并影响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先生将文本与史实有机结合,经过严密的分析,厘清了洋务思潮的源头及其之后的分化、转化的思想嬗变轨迹,透析出这一思潮的多层次的复杂的性质。文章创造性地提出:当权的洋务派官僚纵论于上,构成洋务思潮的右翼;不当权的爱国分子横议于下,构成洋务思潮的左翼。左右两翼在“古今之变局”论、“借法自强”论、“工商立国”论、“中体西用”论等思想上大体形成了比较共同的认识,但是,在重民还是重官、以政治改革为本还是以练兵制器为本等问题上存有根本的歧异。中日甲午战争以降,来自左翼的维新思想开始升华,形成维新思潮。《论洋务思潮》一 a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年版。b《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 年第1 期。c《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 年第4 期。d《历史研究》1986 年第3 期。 细流惊涛:千古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文既深入剖析了洋务思潮内部复杂的两重性特色,又揭示了它上承接和发展鸦片战争时期的“更法”“筹海”思想、下启迪继之而起的戊戌维新思潮的三个时代思潮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论文一经发表,立即在近代史学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学术影响,“洋务思潮”概念很快被学界接受。该文可谓先生学术研究前期的代表作,并且为随后的洋务运动史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思想、方法、文献等坚实的基础。 先生此后又致力于对洋务派的核心人物李鸿章、张之洞、丁日昌、刘铭传等人的研究,尤以对洋务派主要首领李鸿章的研究用力*著。李鸿章曾言,“内须变法,外须和戎”是他推行洋务“新政”的总纲。先生对李鸿章的“内须变法,外须和戎”思想进行了阐释,相继发表了 《论李鸿章的“内须变法”主张》a、《略论李鸿章的对日观》b、《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19 世纪中日近代化轨迹的投影》c、《论李鸿章同伊藤博文的三次会晤》d、《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中日近代化的比较和象征》e、 《李鸿章家书辨伪》f 等重头论文,对李鸿章的洋务思想与活动进行精深研究。三篇有关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比较文章对于二人的政治识见、行事才干、客观处境等进行比较,不仅诠释梁启超在《李鸿章》一书中提出所谓“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的观点,而且认为这“是19 世纪日本近代化潮流的成功与折变和中国近代化潮流的曲折与失败这两条历史轨迹撞合成的一种两重性投影”,从一个新的视角论析了中 a《学术月刊》1988 年第7 期。b《历史研究》1990 年第3 期。c《近代史研究》1994 年第3 期。d《近代中国》第5 辑,上海中山学社。e《贵州大学学报》1998 年第6 期。f《历史研究》1996 年第2 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98 年第4 期再刊。 附录刘学照先生学术传略 日近代化运动的成败得失。文献考据是一件颇费精力、彰显学术功底的 基础性学术事业。《李鸿章家书》(或名《李鸿章尺牍》)曾经被研究李 鸿章的学者广泛引用,先生利用中国传统的古籍辨伪学方法结合相关的 史实,深入细致地一一分析了《李鸿章家书》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错讹、 虚构人物与事实、颠倒事实,从而认定《李鸿章家书》90 通全是伪作。 这项研究无疑对于李鸿章研究中的补偏救弊活动功莫大焉。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变之一,也是先生对之倾注心力*多、成果*富的研究课题。先生继续延续自己的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路径,剖析以孙中山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共和革命”思潮。先生首先撰著了《论孙中山学习西方思想的演变》a,把孙中山置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涌动,特别是近代中西文化关系思想流变之中,综论孙中山学习西方思想演变的历史进程与思想内涵。在孙中山思想研究上初试牛刀就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在《略论共和革命及其主要特征》b 一文中,先生指出孙中山、邹容、章太炎等清末革命党人无不是“以共和主义为号召”,以“建立共和政府”为革命的根本目标。因此,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就其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来说,是一次实践“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共和革命”,从思潮上说来,称之为“共和革命思潮”。与10 年前倡说“洋务思潮”的思路一样,先生主张依据其主要内容和时代特征为时代思潮命名,而不是以其外在形式命名,譬如,不主张称呼“戊戌思潮”“辛亥革命思潮”。同年,在《清末革命党人民生主义思想 a1986 年“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孙中山和他的 时代》下册,中华书局1989 年版。 b《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年第1 期。 细流惊涛:千古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新议》a 一文中,针对学界既往把孙中山等人的民生主义等同于“平均地权”思想,提出“振兴实业”始终是孙中山和清末革命党人高倡民生主义的一个根本目的,与此同时,他们又不时表达“防止资本主义弊端”的“防于未然”的思想。“振兴实业”与“防于未然”既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两个方面的思想内涵,又构成了一种历史悖论:既要“吸取”西方文明,又要“防止”它已出现的弊端;既要“追随”世界资本主义一体化,又要“超越”中国的“卡夫丁峡谷”;既“同情”欧洲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又“担心”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这种悖论,是中国进入20 世纪后的一种“时代差”的折射。在《重议孙中山的民生史观》b 一文中,针对学界长期纠结或争论孙中山的民生史观究竟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的问题,先生认为由于以往论者往往是从一种单一的视角去衡定“民生”一词的内涵,未能把握孙中山对民生和民生史观的表述具有一种复杂性的特点。先生认为根据孙中山的“民生”一词的使用及其具体解释,全当属于“社会经济”的范畴。孙中山的“民生”论和民生史观,言近旨远,表现出一种自觉地“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终极原因”的真诚的努力,并且强调民生主义作为孙中山民生主义学说的政策和“办法”,包括发展近代生产力和“预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弊端”的两个方面的含义。在这一时期,先生还撰写了系列论文,论述了孙中山的近代“新中国运动”、世界理念、开放主义、近代国家等思想,多角度地分析孙中山思想的内容及其近代化思想的特色。尤其是在《孙中山与新中国运动》c、 a《学术月刊》1992 年第4 期。b《学术研究》2002 年第1 期。c《史林》2003 年第3 期。 附录刘学照先生学术传略 《论孙中山建设新中国思想》a 等论文中,对孙中山的“新中国运动”思想的挖掘,独具慧眼,阐发其中的微言大义。先生认为“建设新中国”是20 世纪初年的时代*强音,而孙中山倡导的共和革命更发展成一场 “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运动。孙中山的“建设新中国”思想具有构建中华民族“共和民国”、走“实业发达,民生畅遂”的道路、“作成一中西合璧的中国”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的目标,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先生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民生主义思想及民生史观新议和“新中国运动”的阐发,标志着先生的学术研究进入了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的鼎盛时期。《清末革命党人民生主义思想新议》《重议孙中山的民生史观》等文皆为这一时期的扛鼎之作。 先生还对清末民初中国人的对日观、庚子事变后的“东南意识”、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思想、清史编纂体裁体例等进行了探索,并且从清季诗史中去透析当时人物对林则徐、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等重大人物、重大事件的咏怀与评析。 先生学术研究带有鲜明的刘氏特色,既有丰富的文献基础,又有独到见解,从而让冷冰冰的史料顿时变得鲜活、灵动起来;既高屋建瓴,富有整体观、宏观性,又从细微处着手,探幽索隐;以史学方法、史学观为本,又注重借鉴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使研究和分析带有明显哲理性或思辨色彩。史料丰富但不冗繁,文字优美而不华丽,识见独到但不空发议论。先生在学术生涯后期非常重视理论思考,总结出了“循常”(“从同”)与“超越”等历史悖论,并且将之运用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清末革命党人的民生主义思想、民生史 a《历史教学问题》2007 年第5 期。 细流惊涛:千古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观、近代化思想的论述中a,既体现了先生的世界历史整体观与中国情怀的结合,更显示了先生这一时期学术研究思辨性的特色。 先生之学山高水长,“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先生虽已驾鹤西游,但先生对学术真理不懈探究的精神,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当泽及后学,嘉惠学林。 (作者孙邦华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a《“从同”和“超越”: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特色》,《社会科学战线》1997 年第5 期。

细流惊涛:千古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作者简介

刘学照(1935—2015年),男,汉族,号细流斋主,江苏建湖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毕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对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以及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研究颇有注力,发表了不少学术新见解。1982年,在史学界首先提出“洋务思潮”的概念,并在系列论文中全面阐述了洋务思潮的产生及其演进规律,引起较大反响。曾两度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兼任上海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