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

作者:胡适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36.0(6.0折) 定价  ¥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520768
  • 条形码:9787520520768 ; 978-7-5205-2076-8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 本书特色

◇国学大师胡适亲口、无保留自述!20世纪70年代问世后,曾引起轰动。 ◇50万册畅销书《从晚清到民国》作者唐德刚经典译著! ◇对很多人来说,这本口述自传是重新认识胡适的一个窗口。——梁文道 ◇半个世纪,多次再版,了解胡适其人其学的入门书!豆瓣平均分8.5。 ◇两代大家,合璧之作!一段后学与先贤的思辨录! ◇看胡适倾情回忆,为古老文明,点亮现代化之路! ◇从庚款留学生到北大校长,从驻美大使到“中研院”院长,他一生的每一步,都在中国近代史上踩出一个脚印。 ◇唐德刚是胡适关门弟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在口述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等领域著作等身。 ◇是自传,更是中国近代史:在本书中,胡适回顾了自己一生的历程,从投身文学革命、到审视中国哲学史,重新发现禅宗的历史,再到批判性地研究白话小说,忆及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主要思想,以及近代史众多历史事件,都有涉及。 ◇不一般的阅读体验:唐德刚所作的注释评论,阐发了自己对近代史相关人物、事件的见解,汪洋恣肆,可读性强,拓宽了本书的深度。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的邀请下所做的十六次英文口述录音整理而成。唐德刚负责采访,并把录音整理成文字,涵盖了胡适的生平经历和他对自己一生学术思想的总结、评价。 唐德刚所做的注释评论,更是阐发了自己对相关人物、事件的见解,使读者得以更清晰地理解胡适和他所在的时代。因此,本书在20世纪70年代便曾获得海外史学界的盛赞——“先看德刚,后看胡适”。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 目录

编译说明
写在书前的译后感(代序)
**章? 故乡和家庭
第二章? 我的父亲
第三章? 初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学生生活
第四章? 青年期的政治训练
第五章? 哥伦比亚大学和杜威
第六章? 青年期逐渐领悟的治学方法
第七章? 文学革命的结胎时期
第八章? 从文学革命到文艺复兴
第九章 五四运动
第十章 从整理国故到研究和尚
第十一章 从旧小说到新红学
第十二章 现代学术与个人收获


展开全部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 节选

我的父亲胡传(一八四一—一八九五)〔字铁花,号钝夫。原名守珊,故一字守三〕生于安徽省绩溪县北部的上庄。兄弟五人,我父*长。 我家历代都是以经营茶叶贸易为生的,也就是自故乡山区贩茶往上海一带自设的茶叶店中出售。上海那时已是个大商业中心。我的高祖原已在上海黄浦江对岸的川沙设有小店,祖父又在上海设一支店。父亲幼年即甚壮健,当先祖每年春季返乡收茶时,店中商务便由父亲独力管理。 父亲十六岁时便随先祖去川沙,并由先祖延聘塾师,教授诗文。父亲因为十分聪颖,早为其有志为学的伯父〔星五公〕所赏识。他认为有这样资质的青年子侄,实在不应该在一个小茶叶店里埋没了。所以父亲被家中长辈特地选出,让他专心读书,以便参加科举。 可是这时正值洪杨起事之后,内战的烽火已日益迫近。当洪杨一八五○年在金田村发难之时,父亲才九岁。一八五三年太平军进占南京,建立“太平天国”,并以南京为“天京”。数年之内,太平军数度侵入皖南徽州山区,焚掠殆遍。一八六○年我绩溪县亦为太平军所焚掠, 一连三载,父亲和邻居亲友均率领家属到高山里去避难,并据险自卫。 一八六二年情势更为险恶,乃又迁往休宁县暂避。 但是休宁亦非乐土。太平军仍不时进犯,家人也四处躲藏。一八六二年年底,局势稍稍好转,全家乃转返绩溪;不意翌年春初和夏季,太平军又两度进犯。就在太平军第二度入侵时,父亲在一八六○年(清咸丰十年)结婚的原配妻子〔冯夫人〕,便不幸死难了。她是那时我家二十余口——多半是妇孺——中唯一的死难者。当时父亲是我家中唯一年轻力壮的成员,帮助那比他大过二十多岁而颇有名望的乡绅伯父,度此大难。在一八六○至一八六四年(清咸丰十年至同治三年)四年之间,皖南真糜烂不堪。对这四年的焚掠、屠杀、饥荒等灾情,父亲在他遗留下来的自述里都有极详尽的记载。事实上他这段记述,远较当时其他任何〔类似〕的记述更为翔实。 在父亲的回忆录里,他曾做一概括的统计:我上庄村民的胡氏宗祠原完工于一八四○年(道光二十年),亦即洪杨起事前十年,也是太平军犯境前二十年。宗祠毁于一八六一年(咸丰十一年)。太平乱前数百年我乡皆太平无事,地方殷实,人丁兴旺。我族那时曾做过一次丁口总计,以便按口派捐,建造祠堂。当时全族男女老幼约六千人。太平军覆灭后的第二年(一八六五年),我族再做第二次的人口调查,拟再按口派捐,重建 宗祠。调查所得,乱后剩余丁口不过一千二百人左右,人口减少了百分之八十。 父亲所做的统计还有其他方面的记录,颇饶历史趣味。在这群大难不死的劫后余生中,竟有二百人染有烟癖!鸦片鬼的堕落,实有甚于一般游手好闲的懒汉。他们终年耕耘所获,还不足以偿付烟债。父亲那时便自问,这种人在生活上何能自给呢?!他的结论则是这整个胡氏一族都仰赖于四百几十个经商在外的父兄子侄的接济。他们的汇款也救活了家人,并助其重建家园于大难之后。 太平战后,父亲于同治四年(一八六五)进学为秀才,时年二十四岁。当年一个人读书上进先要在他祖籍所在通过“县试”,再参加省方所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便进学为“秀才”。既为秀才,则每三年都得应考一次,叫作“岁考”。如果一个秀才希望参加举人考试,他还要通过省级主办的甄别试验,叫作“科考”。科考及格才可参加“省试”(亦 称“乡试”)。乡试是朝廷特派的“主考”所主持的〔乡试及格,便“中举”成为“举人”了〕。 父亲进学之后,参加了几次“省试”都未能如愿。因此他深深了解他的学业为战火所耽误了;所以他决定到上海去进那些战后重开的“书院”,继续进修。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乃于一八六八年春初进了新近复校的“龙门书院”。该院山长(院长)刘熙载先生是当时扬州有名的经师。父亲被录取之后,便在该院读了三年——从一八六八到一八七一年。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 作者简介

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著有《从晚清到民国》《从甲午到抗战》《袁氏当国》《段祺瑞政权》《李宗仁回忆录》《胡适杂忆》《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五十年代的尘埃》《战争与爱情》等,作品包括历史、政论、文艺小说多种,及诗歌、杂文数百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