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研究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研究

作者:胡金富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3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9.4(7.8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研究 版权信息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为研究对象,从程序正义的理论视角出发,以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为核心,从查处对象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两个维度,考察现行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制度,系统剖析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例,试图直观形象地展现查处程序的完整图景。在对中美两国现行的科研不端行为查处制度、特色创新查处实践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我国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点内容和配套程序机制,提出了“案件举报受理的联动机制、案件调查的协作机制、惩处措施的衔接机制、纠纷解决的协议机制和记录信息的动态维护机制”等基本思路,以期达到惩处科研不端行为和维护程序正义的双重功效。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的程序、理论基础及适用性分析
**节 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和查处程序
一 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
二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制度分析
三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分析
第二节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的理论基础
一 正义理论
二 程序正义理论
三 程序价值理论
四 尊严价值理论
第三节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与程序正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一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引入程序正义理论的必要性分析
二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引入程序正义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三 程序正义理论与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的逻辑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研不端行为调查程序分析
**节 举报和受理程序
一 发现和举报模式分析
二 举报形式和渠道分析
三 受理权限和程序分析
四 举报信息的共享程序分析
第二节 初步核实调查程序
一 初步调查的程序价值
二 初步调查的模式解析
三 初步调查的程序内容和完成时限
四 初步调查结论的价值
第三节 正式调查的程序和结论
一 正式调查的程序价值
二 正式调查的主体及空间设置
三 正式调查的回避和保密机制
四 正式调查的程序内容及其要素
五 正式调查的结论
第四节 临时性行政措施
一 临时性行政措施的程序价值
二 临时性行政措施的内容分析
三 临时行政措施的审查修改
四 临时行政措施的解除和终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研不端行为处理程序分析
**节 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决定的形成程序
一 正式调查结论的评估认定程序
二 处理决定的形成程序
三 处理结论的告知程序
第二节 科研不端行为处理的救济程序
一 听证救济途径
二 申诉复议程序
三 申诉复议处理程序
第三节 科研不端行为处理结果的披露途径与程序
一 处理结果的披露途径
二 处理结果的披露程序
第四节 科研不端行为处理程序的衔接研究
一 处理程序的衔接
二 处理措施的衔接
三 处理措施冲突的解决
第五节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处理的自愿排除和解程序研究
一 美国自愿排除制度的内涵与实践
二 自愿排除和解协议的基本框架
三 自愿排除和解协议的主要特点
四 自愿排除和解协议的实践启示
第六节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记录系统研究
一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记录系统简介
二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记录系统的基本框架
三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记录系统的主要特点
四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记录系统的实践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程序正义理论的科研不端行为查处案例分析
**节 于艳茹事件及其启示
一 于艳茹事件简介
二 于艳茹事件查处程序检视
三 于艳茹事件查处程序的反思
第二节 集中撤稿事件及其启示
一 集中撤稿事件简介
二 集中撤稿事件查处程序检视
三 集中撤稿事件查处程序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制度的构建
**节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 查处政策的统一化
二 调查机构的独立化
三 调查工作的专业化
四 查处程序的标准化
第二节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构建的重点内容
一 案件调查与处理的程序分离机制
二 案件调查中的临时行政措施程序
三 案件查处中的学术权与行政权协调机制
四 案件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保护
五 案件查处中的程序正义原则及其优化
第三节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制度构建的配套机制
一 举报受理的联动机制
二 调查过程的协调机制
三 处理措施的衔接机制
四 案件处理的协商机制
五 信息记录的维护机制
六 媒体报道的引导机制
第四节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查处机构研究——以ORI为例
一 ORI的历史演变
二 ORI的管理体制
三 ORI的运行机制及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意义
一 本书的主要结论
二 研究结论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作者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后记
展开全部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研究 节选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研究》:  三 自愿排除和解协议的主要特点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自愿排除和解协议已经成为ORI解决科研不端纠纷的主渠道,并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通过对自愿排除和解协议的文本分析和实践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协议具有四个主要特点,即充分调查、自觉自愿、公平公开、力度适当。  (一)充分调查——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行政处罚  ORI在接到科研不端行为举报时,按照联邦政府的有关规定,通知被举报人所在的研究机构对举报材料进行审查,并委托其开展照会调查(inquiry,也叫“初步调查”),以此来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正式调查.ORI要求研究机构在60天内完成初步调查,在调查核实基础上作出是否进行正式调查的决定。在需要进行正式调查的案件中,通常是ORI委托研究机构来进行,由ORI负责监管其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及时沟通,研究机构必须在120天内完成正式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提交ORI,ORI审查所有的调查材料和正式调查报告。一般来说,开展科研不端举报的具体调查工作都是由研究机构来负责进行.ORI只负责审查外部调查的结论。特殊情况下,如研究机构申请要求ORI进行调查,或者研究机构不能积极开展调查,也可以由ORI来进行调查。无论是研究机构的外部调查,还是ORI的内部调查,调查组的成员多为有关领域的科学家,他们能够理解生命科学领域的各项专门工作,能够站在专家立场进行学术判断,确认是否存在科研不端行为。ORI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行政处罚。  (二)自觉自愿——被举报人自觉自愿接受协议内容,放弃上诉权  经过研究机构的外部调查或ORI的内部调查确认存在科研不端行为的被举报人,在接到ORI的调查处理结论后,如果对研究机构或ORI的调查内容或行政行为不服,有权在30天内向美国HHS下属的部内诉讼委员会(DAB:Department Appeals Board)提出诉讼,被举报人有权就ORI提出的调查证据提出质疑和进行反驳。部内诉讼委员会将听取被举报人和ORI的辩护,并做出*终裁决。如果被举报人的意见得到了部内诉讼委员会的支持,则ORI已经做出的行政行为会被撤除,不予执行。但是,如果部内诉讼委员会仍然判定被举报人存在科研不端行为,则立即对被举报人或者研究机构进行处分,被举报人需要与HHS官员就科研不端行为签署自愿排除协议或自愿和解协议,同意接受ORI的调查结论和相应的行政行为。如果对于协议内容和条款的理解有困难,可以寻求法律顾问进行内容审查和条款解释,在此前提下,自觉自愿接受协议的有关排除或和解条款,甘愿接受处罚,协议一旦被双方签署,即产生效力,同时也就意味着被举报人自愿放弃了上诉权。  (三)公开公正-ORI将调查结论和行政措施通过公告、通讯和处罚栏公之于众  按照美国法律规定,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的相关信息属于社会共有的“公共信息”,按照美国信息自由法规定,由美国HHS下属的信息自由局将政府行政行为公开并传递给大众。凡是被ORI判定为科研不端行为的案例,其内容摘要将发表于《通讯》,并通过印刷物和网站广泛公开。但是,如果想要得到更加详细的报告全文和证据材料的话,则需要向信息自由局提出申请,说明使用目的。就PHS掌握的资料而言,有些部分也是从该局获得的。ORI整理的有关科研不端行为的报告,在公开发表之前都是得到了被举报人的认可,而作为资料它们将被视为社会共有的信息资源。ORI的官方网站采取多种形式将这些科研不端行为案例公之于众,一是案例摘要,据此,我们可以看到被查处的科研不端行为概况。案例摘要就是自愿排除和解协议的缩写版,里面包括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结论及所签自愿协议的主要条款。二是通讯,ORI自1993年以来每个季度编发一份通讯,介绍本季度有关工作情况,其中包括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情况,旨在促进PHS支持项目的研究诚信,分别于每年3月、6月、9月、12月出版,寄发到所有的PHS和其他联邦研究机构。三是年度报告,ORI每年定期向美国政府提交年度报告,汇报ORI的年度工作情况。  ……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研究 作者简介

  胡金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哲学博士,安徽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和“自然辩证法概论”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诚信和科技管理。  近年来,在《中国科学基金》《科学管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中国高校科技》等CSSCI、CSCD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1篇研究报告被中国科学院采用并刊登,主编、参编教材5部。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等省级项目共6项,参与教育部、科技部等研究项目多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