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作者:任乐乐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2
本类榜单:家庭教育销量榜
中 图 价:¥28.4(4.3折) 定价  ¥6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284097
  • 条形码:9787568284097 ; 978-7-5682-8409-7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本书特色

本书是**旅行家任乐乐带着孩子的十年人文之旅的记录,读者可以和作者一起,带着孩子穿越千年,一起领略*富生命力的盛唐气象,进行一场诗歌与远方的“旅行家教”。从烟波浩渺的东海,到白雪皑皑的天山,从繁华喧嚣的长安城,到荒凉粗犷的西域大漠,还有那顶天立地的三山五岳……每一处,都能在书中的唐诗里寻觅到其身影,而每一首唐诗,都是鲜活的游历图,诉说着大唐的故事。父母想让孩子学习的经典唐诗都在这本书里,想让孩子知道的趣味人文历史故事都在这本书里,想让孩子明白的做人做事道理都在这本书里! 本书在全书逻辑线索上也颇下功夫,让读者不仅仅能领略诗歌的魅力,*能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从小让孩子在诗歌的熏陶下,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视野,升华自己的气质,同时为祖国而骄傲,为成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内容简介

《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这是超级旅行家任乐乐带着孩子的十年人文之旅的记录,读者可以和作者一起,带着孩子穿越千年,一起领略更富生命力的盛唐气象,进行一场诗歌与远方的“旅行家教”。从烟波浩渺的东海,到白雪皑皑的天山,从繁华喧嚣的长安城,到荒凉粗犷的西域大漠,还有那顶天立地的三山五岳……每一处,都能在书中的唐诗里寻觅到其身影,而每一首唐诗,都是鲜活的游历图,诉说着大唐的故事。父母想让孩子学习的经典唐诗都在这本书里,想让孩子知道的趣味人文历史故事都在这本书里,想让孩子明白的做人做事道理都在这本书里! 本书在全书逻辑线索上也颇下功夫,让读者不仅仅能领略诗歌的魅力,更能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从小让孩子在诗歌的熏陶下,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视野,升华自己的气质,同时为祖国而骄傲,为成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目录

**辑??长安长安——世界上曾经*繁华的地方
大明宫 一切为了父亲 004
慈恩寺 唐玄奘不得不说的故事 011
骊??山 周、秦、汉、唐有我见证 018
华清池 这里的故事与“爱”无关 026
终南山 三秦论天高,谁与我争雄 033

第二辑??寻秦之旅——千年城阙,唯我三秦
咸??阳 中华帝都我** 042
渭??南 说不完的华夏起源故事 050
潼??关 八百里秦川,有我守护 057
雍??州 千年沉寂,抹不去我的贵族血统 063
汉??中 汉家发祥,舍我其谁 071

第三辑??巍巍山岳——千万年矗立,只为守护华夏大地
泰??山 无可替代的帝王风范 080
嵩??山 沉睡之中的中原巨龙 087
恒??山 尽忠职守的中原守门员 095
华??山 你有勇气挑战我吗 101
太行山 有我在此,齐天大圣又能奈何 108

第四辑??一路向西——有一种美丽叫苍凉
兰??州 金城金城,金戈铁马铸就而成 118
敦??煌 大戈壁中的无限温柔 126
酒??泉 黄沙漫漫,这里的风景曾赛江南 133
玉门关 当我们以为被世界冷落 139
阳??关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146

第五辑??西域风土——异域风情谁能拒绝
火焰山 你是天堂,你是地狱 154
交河城 世间*完美的废墟 160
天??山 无边西域,你*神秘 167
天??池 西王母,你真的住在这里吗 174
楼??兰 丝绸之路上*神奇的传说 181

第六辑??江南烟雨——多情总被风吹雨打
南??京 金陵金陵,你的风采不减当年 190
苏??州 千里吴越,此处风光*温柔 197
杭??州 *精彩的,不是只有雷峰塔 204
扬??州 烟花三月,忘不掉那惊鸿一瞥 211
钱塘江 万里而来,只为听一曲“涛声依旧” 218

第七辑??吴越山水——梦里寻它千百度
太??湖 “天外来客”引发的奇石传说 226
嵊??州 东南山水越为* 233
天姥山 千年名山里的“蒙娜丽莎” 239
天台山 这里是济公活佛的故乡 246
会稽山 被遗忘的唐诗之路 253

第八辑??南国名山——千山万水总是情
庐??山 千般变化尽在我心中 262
九华山 你好,地藏王菩萨 269
黄??山 我的代言人是徐霞客 276
敬亭山 诗仙送我千古绝唱 282
北固山 此情已逝成追忆,原来初识是偶然 289

第九辑??大江东去——山也迢迢,水也迢迢
黄鹤楼 天下江山**楼 298
天门山 这里不是一座山 305
洞庭湖 湖光山色天下赞,神仙也来住我家 311
君??山 我不只是一个小小岛 317
岳阳楼 这里留下的是艺术,更是寂寞 324

第十辑??天府巴蜀——诗人梦中的理想国
夔??州 高猿长啸间的水墨神韵 332
白帝城 四面环水的人间乐土 338
成??都 哪怕沧海桑田,不变的依旧是你 344
青城山 黄帝加封“丈人”名 350
峨??眉 东方世界的蓝色仙境 356


展开全部

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节选

**辑??长安长安——世界上曾经*繁华的地方大明宫 一切为了父亲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杜甫??《野人送朱樱》 故事??STORY大明宫里的父与子 春天到了,蜀地的樱桃树也同长安一样,结下了鲜红美丽的果实。村里的人们将这些鲜红的果子,装了满满一篮给杜甫送了过来。杜甫几次将这些樱桃从篮中移到盘内,生怕碰破了它们。看着这些樱桃,他陷入了深深的回忆。那一年,他还是大唐的左拾遗,在大明宫内,当今圣上将一盘红红的樱桃赐给了他。那盘樱桃,和今天乡邻们所赠的一模一样。在杜甫的《野人送朱樱》里,字字句句都充满了他对大明宫的日夜思念。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在那个年代,大明宫几乎是所有文人的梦中圣殿。他们对它膜拜、景仰,并绞尽脑汁为它歌颂、咏唱,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能接近宫中的那个权力中心,都只是为了能将他们的才华,将他们的满心抱负传递给宫殿上高高端坐的那个人——大唐皇帝。当我们带着孩子来到大明宫的遗址前,他们在此能学到的,不仅仅只有文人们表现自我的诗歌,大明宫这个伟大建筑的历史,更加值得孩子去了解,去学习。大明宫,这个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政治中心,这个当年世界上*宏伟华丽的宫殿,除了承载了大唐帝国精英们*辉煌的梦想之外,还饱含了唐王李世民对父亲李渊深深的愧疚和爱。当我们和孩子一起来到大明宫时,我们可以给他们讲述一个关于“父与子”的故事。长安,这个充满了传奇和荣耀的城市,自从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次在这里建都起,便有数以百计的帝王以它为都城。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耸立着一座世界上规模*大的砖木结构宫殿群。这座宫殿的面积相当于3个凡尔赛宫,4个紫禁城,12个克里姆林宫,13个卢浮宫,15个白金汉宫。这就是大唐帝国的皇宫——大明宫。公元663年6月5日是大唐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此时,大明宫尚未竣工,但大唐皇室却开始迫不及待地准备搬迁。宫女和太监到处奔走,为搬家而忙碌。皇家卫队已经戒严。这一次宫室的搬迁,不仅是皇家的私事,也是整个大唐的大事,容不得半点差错。而皇室造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究其原因,与一个“父与子”的故事有关。玄武门政变之后,大唐开国皇帝李渊退位,儿子李世民登上帝位。退位之后的李渊成为太上皇,从此不问政事。但李渊的退位并非心甘情愿,他觉得儿子李世民六亲不认,因此对他十分冷漠。公元632年的夏天,当李世民出长安城避暑的时候,父亲李渊誓死不愿意同行。李世民看着父亲整日精神不振,又对自己如此漠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父亲在责怪他、怨恨他,怨恨他的眼中只有权力和天下,怨恨他对自己兄弟的心狠和绝情。但事已至此,时光也无法回到从前,当务之急是让父亲的心情早点儿好起来,这又该怎么办呢?正当李世民为了他和父亲的关系一筹莫展时,一个叫马周的官员提议,应该在长安城内再为太上皇营建一所避暑行宫。马周提出的这个建议,有一番典故,这个典故与《周易》有关。《周易》是中国*古老的经典之一。隋帝国以《周易》的乾卦理论为指导,建造了长安城。古代中国人观察天象发现,紫微星位于北天中央,被众星环抱,尊贵的天帝就居住在那里。紫微星其实就是北极星。皇帝贵为天子,地上的君主和天上的星宿应该对应,皇帝居住的太极宫也因此被安排在长安城北部中央的位置。然而,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忽略了地形的缺陷,太极宫正处在长安城地势*低的一块洼地上。长安的夏天经常下雨,温度又很高,太极宫因此潮湿而燥热。如能再另行选址建造一座避暑行宫,则对太上皇李渊的身体极有好处。李世民一听这个建议,非常高兴,便立即同意了。他想,这样一来,父亲每年夏日就不用兴师动众出城避暑,这座新的行宫或许能让他老人家的身体和心情都好转起来。于是,公元635年的春天,大批工匠会集于长安城的东北方向,开始大兴土木。但事与愿违,还未等宫殿完工,李渊便与世长辞了。但大明宫却并没有随着他的逝去而淡出人们的视线,因为地理位置和风水条件都非常好,这座当年世界上*宏伟、*辉煌的宫殿,成为李唐王朝的政治权力中心。“父与子”的故事讲完了,其中饱含的深意,只能由孩子慢慢体会。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真正了解,这个故事究竟讲述的是什么。我们再让思绪回到历史,回到大明宫那“惊涛骇浪的一生”中来。曾有诗人这样解释“大明宫”三个字的含义:如日之升,则曰大明。大明宫初建的时代,是一个踌躇满志、昂扬向上的时代,它大度而不浮华,雄浑而不雕饰,更宛如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照耀着大唐的天空。可惜的是,历史不会让美景永存。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路南下,唐玄宗逃离长安。在仅仅出逃4天之后,叛军便长驱直入,占领了大唐的都城。宫殿被毁,皇家的财富被抢劫一空,大明宫一片狼藉,血雨腥风霎时笼罩了曾经繁华的长安城。诗人杜甫曾亲眼看见长安城的陷落,在一首名为《春望》的诗中,他充满悲愤地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长安城一片凋零,大明宫亦不能独善其身。大明宫的败落,意味着一个空前的盛世结束了。大唐盛世虽已远去,大明宫的盛名却依然流传在世间。这要归功于那些盛赞它的唐诗,还有一生对它坚定不移,向往它的诗人。1.可以借机教育孩子爱父母,尊重父母当我们讲述大明宫的历史时,可以借李渊和李世民的父子故事,教育、引导孩子爱父母,尊重父母,而不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2.让孩子感受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大明宫即便只剩下遗址,昔日的辉煌也未磨灭。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使它历经千年依然未曾被超越。我们可以由此让孩子感悟中国古典建筑的美,让他们知道,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美感。3.让孩子了解权力不是一切,亲情其实更加难能可贵帝王,在许多人眼里是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代名词。但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李世民虽贵为皇帝,却仍有许多无可奈何。为了登上皇位,得到权力,李世民丧失了亲情,他可以得到天下,却始终得不到父亲的谅解。提示??TIPS: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在这里建立丰京、镐京两京,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兴盛长达1200多年,先后有21个王朝或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周、秦、汉、隋、唐均建都西安。著名的丝绸之路也以西安为起点。 风景??SCENERY带着孩子边走边看 大明宫曾经是全世界*为辉煌的宫殿,在历经了千年的磨砺之后,早已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这个盛名曾超越了历史上任何政治中心的宫殿,在历经了兵燹杀戮之后,再也没有成为权力中心的可能。如今的大明宫,只存在于千百年前留存的诗歌之中。“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些气势磅礴的诗句,无一不在诉说着大明宫昔日的辉煌,但今天的含元殿、凌霄门和玄武门,也只留下片瓦残砖,在这喧嚣的时代里,留给孩子丝丝念想。当我们带着孩子来到大明宫遗址公园时,还能否透过时光的背影,遥望那昔日的辉煌? 丹凤门丹凤门是唐大明宫中轴线上的正南门,东西长200米。它的规制之高、规模之大均创都城门阙之*,对研究唐长安城和中国都城考古均有重要价值,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门”。丹凤门遗址位于西安市自强东路北。2005年发掘时实测门阙墩台东西长74.5米、南北宽33米,共开五孔门道,门道各宽8.5米,道中设石门槛,与史籍中“凤门五开,十扇开闭”记载相符。墩台两边宫城内侧各筑一条宽3.5米、长54米的马道用以登城。 太液池太液池位于唐长安城大明宫内庭中心地区,是大唐王朝*重要的皇家池苑。大明宫分为前宫和后宫,后宫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布局的,是当时的皇家园林。整个太液池分东池和西池两部分,西池为主池,其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有14万平方米。根据池岸和池底*低处落差判断,池水当时应有2~3米深。 大明宫复原图大明宫遗址公园里有唐大明宫的微缩复原景观。从复原景观看,大明宫的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全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署)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宫城之北,为禁苑区。如不计太液池以北的内苑地带,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3倍多。大明宫中的麟德殿面积约为故宫太和殿的3倍。 ■诗词延伸 鸡声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大明宫→慈恩寺→骊山→华清池→终南山 慈恩寺 唐玄奘不得不说的故事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故事??STORY唐三藏的归属之地 这一天,天气晴好,诗人岑参和好友一起来到慈恩寺游玩。岑参望着寺内的大雁塔,内心忽然变得很不平静。他看见大雁塔宛如从平地中涌出一般,孤傲地耸立着,好像一直连到天宫。而登上塔顶,就仿佛离开了尘世一般,他忽然伸出了双手,试图触摸天空。岑参站在塔顶俯瞰大地,阵阵怒吼的狂风从他耳边呼啸而过。而远处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就好像百川归海一样。塔下天子所行的道路被两行青槐夹着,慈恩寺内的宫阙楼台看起来也是那么精巧玲珑。站在塔顶,岑参感受着悲凉的秋色,感悟着清静的佛理,忽然有种顿悟的感觉。当年的长安,是全国的佛教中心,而慈恩寺,是长安佛教中心的圣地。岑参的这首《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虽然颇有名气,但在无数描绘慈恩寺的诗歌之中,犹如沧海一粟。因为描写慈恩寺的诗歌太多了,毫不夸张地说,大唐王朝*著名的诗人,大多都与慈恩寺结下了不解之缘。诗圣杜甫为它留下了“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的佳句。而元稹也曾在诗里回忆了与朋友们“闲行曲江岸,便宿慈恩寺”的往事。就连唐高宗驾临慈恩寺,也曾亲自作诗,留下《谒大慈恩寺》的妙句。诗中曰:“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将大慈恩寺的美景一一道来。慈恩寺为何如此有名?为何有这么多诗人来到这里?又为何引得大唐帝国的*高统治者都为它作诗,为它歌颂?它究竟有何来历?又有着什么动人的故事呢?在讲述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可以问问身边的孩子:“你还记得《西游记》中的唐僧吗?”“还记得他历经千辛万苦,从西天如来佛那里取回的经卷吗?”“这些经卷后来去了哪儿呢?”这些经卷的*后归宿,正是慈恩寺。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带领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西天取得真经,他的原型就是唐玄奘。《西游记》是吴承恩虚构的小说,但唐僧唐玄奘,的的确确是大唐帝国赫赫有名的高僧。而他不远万里去西天取经的经历,也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只不过,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是孤身一人西行求法,身边除了尸骨亡灵、风沙黄土,陪伴他的只有一匹识途老马,根本没有团队。慈恩寺,正是和这位历史上*著名的高僧,有着极深的渊源。起初,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当太子时,为纪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修建的。那时候,寺里没有大雁塔,也没有唐僧。那时,唐僧还在去往拜佛求经的路上,慈恩寺也不像后来那么有名。那么,究竟发生了何事,让慈恩寺声名鹊起,让全国各地的文人雅士闻名而至呢?答案当然是唐玄奘。除了他,大唐不会再有第二个僧人有如此声望。在西安大慈恩寺门前的广场上,有一尊青铜玄奘塑像,他手持锡杖,端严若神。慈恩寺,是他回国之后的**站。《旧唐书??玄奘传》记载:“高宗在东宫,为文德皇后追福,造慈恩寺及翻经院,内出大幡,敕《九部乐》及京城诸寺幡盖众伎,送玄奘及所翻经像、诸高僧等入住慈恩寺。”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之后,大唐皇帝非常高兴。因为在从前,都是西域诸国为大唐翻译佛经,这些国家的高僧对汉语一知半解,翻译过来的经文晦涩难懂,阅读和交流都十分困难。唐玄奘回来之后,立即被封为慈恩寺的上座住持,皇帝还让人为他带回的佛经修建了一座塔。塔的修建仿照了印度雁塔样式,这就是著名的大雁塔。玄奘法师在慈恩寺的十余年里,翻译了佛经1335卷,共计130余万字,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并与弟子窥基法师创立了法相宗。慈恩寺也因此成为唐代长安的四大佛经译场之一。如今,在慈恩寺的法堂里,还珍藏着一幅《玄奘负笈图》,图中的玄奘肩负取经背篓,足蹬麻鞋,一盏佛灯照亮了他的征程。梁启超先生曾说:“一千多年前,中华学子西行求法的留学运动中,以一人

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作者简介

任乐乐,女,中文硕士,一个酷爱旅行、钟情文字的人,也是一位80后妈妈。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她喜欢做的事,就是带着孩子去旅行,让孩子更广阔的天地中见世面、展视野。她坚信“更好的教养在路上”的教子准则,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不仅仅给孩子“诗”,更给孩子“远方”。曾出版过《仓央嘉措》《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带着孩子,跟着宋词去旅行》等多部作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