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

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

作者:张剑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0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5.2(7.0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1145731
  • 条形码:9787101145731 ; 978-7-101-1457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 本书特色

从可靠的日记史料,爬梳出正史少有记载的人物日常和心理细节,生动讲述曾国藩等晚清名臣真实的另一面。华裘之上爬满跳蚤,名臣高官的风光背后,也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琐碎烦恼。

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 内容简介

《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张剑著。本书是作者在大量研究晚清史料的基础上,写作的一部通俗有趣的史学小册子。主要叙述了晚清高官们的日常烦恼,包括自然气候、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柴米油盐、生理疾病乃至心灵归宿等,展现了何汝霖、季芝昌、曾国藩、鹿传霖、绍英等晚清名臣的另一面,让大人物走下神坛,让普通人了解大人物的普通之处。深入浅出,可读性强。

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 目录

自 序 / 1

**章 居乡诚不易:《何汝霖日记》中的乡居生活 / 1

  一 仆人与塾师带来的烦恼 / 3

  二 可笑可气的亲戚朋友们 / 16

  三 两次大水灾的全程记录 / 31

  四 乡居官员的风光与责任 / 47

  五 馀论 / 57

第二章 勿药元是梦:四位名臣日记中的疾病书写 / 61

  一 季芝昌的引疾归 / 63

  二 曾国藩的勿药梦 / 80

  三 廖寿恒的伤亲痛 / 97

  四 鹿传霖的出恭记 / 112

  五 馀论 / 120

第三章 何处是归程:《绍英日记》中的乱世凄惶 / 125

  一 乱世君臣的政治末路 / 127

  二 为什么都是负债者 / 146

  三 变态百出的人物群像 / 167

  四 且向净土寄此心 / 184

  五 馀论 / 194


展开全部

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 节选

道光二十七年五月,何汝霖的母亲丁太夫人以九十高寿仙逝,身为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的何汝霖扶柩回到家乡江宁守制,随行人员有妾陈氏、年方七岁的三子定保(学名兆濂,陈氏所出)、三弟何汝舟(号莲仙)、表侄蔡右臣(儿媳蔡氏之弟),男仆温和、刘福、李顺、李升等,以及两位女仆刘妪和徐妪。 刘妪和徐妪关系不睦,互不理睬。何汝霖记云:“二人自去年上船后即不交一言,吃饭亦不同案,住亦两屋,岂不可笑。”(二十八年九月三十日)在何氏心目中,刘妪“老稳”,且会做菜,时受夸奖,“刘妪自叠元宵,颇可口,又作炸酱亦好”(二十八年十月十二日)。而对徐妪,何氏则几无一处赞语: 徐妪多言而燥,哓哓不休,令人生厌,而其作事尚不过滑,故可容之。(二十八年三月初五日) 恨徐妪多嘴多事之病,日甚一日,且与定儿时时拌舌,闻之生厌,驱之不能,惟有忍气受之而已。(二十八年六月初二日) 徐妪高声乱嚷,且与定保见则喧闹,毫无忌惮。伊母忍之,昨几成气臌,服药多剂乃渐好,奈何奈何!且人家老婆子来,彼必无所不说,生出无穷口舌,寓中男家人事,彼必多管,乱出主意,动则口称要回京,几乎将我气坏。忍之万分,愈觉扬气。*与大陈桂之陈嫂合式,来必谈至半天方去。陈嫂之在我家,从前惯说是非,可以想见矣。(二十八年七月初一日) 何汝霖所说家乡的“陈嫂”,和徐妪一样,都是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以前在何家还差点惹出人命来,徐、陈两个老妈子凑在一起,家中自然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但就是对这位爱搬弄是非的多嘴女佣,虽然其“谬丑日甚”,几乎将人气坏,何汝霖也只是“忍之而已”(二十八年九月三十日)。 对于男仆温和的毛病,何汝霖也同样隐忍,长子何兆瀛早就提醒他:“温和之任性种种有之,此人必须善为驾驭,面有恶骨,目光太横,想大人必早鉴及之。”当何汝霖从另一男仆李升处听说“所有年来温和之霸道跋扈混账”时,也曾“悔恨难名”(二十八年六月十九日),但由于何家内外杂务温和颇为得力,何汝霖不得不予以迁就,直至道光二十九年回京时,仍是温和在打理雇车等出行杂务。对于仆人们的诉求,何汝霖还尽量予以满足。如李升“诉云伊家一年以来事故多而变产负债甚重,必回去一行,年内回南”,何汝霖不仅“不便力阻其行”(二十八年六月初十日),而且为其如何回京费力谋划:“回拜傅继勋太守,托带李升回京。”(二十八年六月十六日)何汝霖报送母丧的讣书,因李顺负责的门房“遗漏多多,致讣书一无所告”,何对李顺略加申斥,李顺“遂决意请去”(二十七年十一月廿五日),这和徐妪“动则口称要回京”一样,都是下人自尊而又任性的反映,对此何氏也只是在日记中书写一句“真昧良也”(二十七年十一月廿五日)了事。 在何氏日记中,这些仆人绝非一个个抽象的低贱符号,而是皆具性情、各有脾气的活生生的人。对于他们,何汝霖常常私下大发牢骚,表面还得表现出“忍”字工夫。这一方面也许体现出何汝霖的君子雅量和儒家的“仁爱”思想,一方面可能也因当时社会制度与风俗使然。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雇佣现象较前代更为普遍。在那种世代服役、无独立人格的奴婢制之外,还需要对大量出现的虽有“主仆名分”、但人身依附不强的雇工人做出相关的制度性规定。明代雇工人社会地位已较唐代部曲为高,至清代进一步明确规定: 雇工人不过受人雇值,为人执役耳,贱其事未贱其身,雇值满日,即家长亦同凡人,与终身之奴婢之不同。然现在工役之日,与家长之亲属亦有名分,虽异于奴婢,亦不得同于凡人。 徐妪、刘妪、温和、李升、李顺等长期在何家服役,显然属于有“主仆名分”但期满即获自由的雇工人,何汝霖自然不便轻“贱其身”。 而对于那种至少名义上和自己同属士阶层的塾师,由于“师”在礼教序列中的地位尊崇,何汝霖更要表现出非常的礼遇。

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 作者简介

张剑,1971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及明清文学文献整理工作。整理有《莫友芝全集》(与张燕婴合作)、《翁心存日记》、《翁心存诗文集》、《绍英日记》等,多次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