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复合种植作物化学生态学

复合种植作物化学生态学

作者:刘江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1-01
开本: 24cm 页数: 221页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107.3(7.2折) 定价  ¥1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复合种植作物化学生态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04330
  • 条形码:9787030604330 ; 978-7-03-06043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复合种植作物化学生态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复合种植作物化学生态学的相关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新研究进展。重点围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系统中的“荫蔽胁迫”“分根干旱胁迫”“田间霉变”所诱发的大豆化学生态学问题展开论述 ; 主要涉及复合种植作物品质调控、异质性胁迫、复合胁迫与交叉抗性等科学问题 ;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植物代谢组学和生理生化手段为主。

复合种植作物化学生态学 目录

目录
《博士后文库》序言
前言
**章 绪论 1
**节 作物复合种植系统概述 2
一、复合种植概念与设计原则 2
二、复合种植系统优势 4
第二节 作物化学生态学概述 6
一、化学生态学概念与发展历程 6
二、作物化学生态学研究内容 10
第三节 复合种植系统中的化学生态学问题 13
一、复合种植系统的环境特征 13
二、复合种植作物化学生态学问题 15
参考文献 18
第二章 复合种植作物次生代谢与化学品质的时空调控 23
**节 作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 23
一、苯丙烷类 23
二、萜类 31
三、脂肪酸类 37
第二节 复合种植对大豆风味品质的调控 41
一、研究背景 41
二、研究方案 42
三、结果与分析 44
四、结论与讨论 50
第三节 时空荫蔽对大豆苯丙烷代谢的调控 50
一、研究背景 50
二、研究方案 51
三、结果与分析 53
四、结论与讨论 56
参考文献 58
第三章 复合种植作物种质资源的化学评价与品种选育 68
**节 复合种植大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68
一、复合种植大豆研究进展 68
二、黑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68
第二节 净、套作黑豆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 72
一、研究方案 72
二、测定指标 72
三、结果与分析 74
四、结论与讨论 78
第三节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筛选耐荫大豆种质 80
一、研究背景 80
二、研究方案 81
三、结果与分析 84
四、结论与讨论 87
参考文献 88
第四章 复合种植系统荫蔽胁迫与作物苯丙烷代谢调控 92
**节 植物苯丙烷代谢研究进展 92
一、苯丙烷代谢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92
二、植物苯丙烷代谢调控机理 93
三、荫蔽胁迫对植物生长代谢的影响 94
第二节 荫蔽信号对苗期大豆苯丙烷代谢的调控机理 95
一、研究方案 95
二、测定指标 95
三、结果与分析 97
四、结论与讨论 100
第三节 荫蔽调控大豆异黄酮合成的代谢流通量分析 101
一、研究方案 101
二、分析测试 101
三、结果与分析 102
四、结论与讨论 105
第四节 类黄酮介导的生长素转运抑制及其耐荫调控机理 106
参考文献 109
第五章 复合种植系统异质性干旱胁迫的化学生态学意义 115
**节 复合种植系统中的异质性胁迫 115
一、异质性胁迫及其优势利用 115
二、复合种植系统中的异质性胁迫 116
第二节 分根干旱胁迫对大豆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116
一、试验设计与方法 116
二、结果与分析 118
三、结论与讨论 126
第三节 异质性胁迫的代谢调控机制 129
一、胁迫记忆与表观遗传 129
二、植物风险敏感性 132
参考文献 134
第六章 复合种植系统荫蔽-霉变复合胁迫与交叉抗性 138
**节 复合胁迫分类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38
一、自然界中的胁迫分类 138
二、复合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39
第二节 植物交叉抗性的作用机理 141
一、交叉抗性定义 141
二、交叉抗性作用机理 141
第三节 复合种植系统中的荫蔽-霉变复合胁迫 144
一、研究背景 144
二、试验设计与方法 145
三、结果与分析 147
四、结论与讨论 155
参考文献 157
第七章 基于代谢组学策略的植物化学生态学研究 163
**节 系统生物学与代谢组学概述 163
一、系统生物学概述 163
二、代谢组学概述 164
三、代谢组学工作流程 168
四、代谢组学在植物化学生态学中的应用 171
第二节 多组学关联分析及其应用策略 175
一、多组学数据整合策略 175
二、多组学关联的应用 176
第三节 新兴代谢组学在植物化学生态中的应用 178
一、亚细胞代谢组 178
二、土壤代谢组 179
三、特异组织代谢组 179
四、广泛靶向代谢组 180
五、同位素标记代谢组 181
六、辅酶因子代谢组 182
七、双代谢组 182
第四节 代谢组学数据库与应用软件 183
一、代谢组数据预处理软件 183
二、代谢组模式识别方法 184
参考文献 186
后记 219
编后记 222
彩图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