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干旱风沙区风蚀监测与防治技术实践

干旱风沙区风蚀监测与防治技术实践

作者:左忠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9页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23.8(2.8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7.6(5.6折)定价  ¥8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干旱风沙区风蚀监测与防治技术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634689
  • 条形码:9787511634689 ; 978-7-5116-346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干旱风沙区风蚀监测与防治技术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以宁夏干旱风沙区生态农业及退化沙地植被构建、恢复与利用研究为主线,以干旱风沙区生态环境治理与退化植被构建及利用、沙区优势灌木资源开发与利用、沙区代表性中药材甘草人工高效栽培与田间管理优化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典型景观地貌风蚀特征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沙区灌区与旱作高效节水潜力拓展、干旱风沙区绿洲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与优化技术等理论的研究、实践与示范的基础上集成总结的综合性技术专著。全书共分生态治理篇、产业开发篇、综合技术理论与实践优化篇等3大部分7章内容。系统的阐述了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治理、植被构建与节水型高效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关键技术。本书是作者与同事、同行们多年深耕与干旱风沙区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技术领域的集中展示,是个人多年来工作的总结,也是多个团队集体劳动的结晶。

干旱风沙区风蚀监测与防治技术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宁夏干旱风沙区生态农业及退化沙地植被构建、恢复与利用研究为主线,以干旱风沙区生态环境治理与退化植被构建及利用、沙区优势灌木资源开发与利用、沙区代表性中药材甘草人工高效栽培与田间管理优化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典型景观地貌风蚀特征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沙区灌区与旱作高效节水潜力拓展、干旱风沙区绿洲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与优化技术等理论的研究、实践与示范的基础上集成总结的综合性技术专著。全书共分生态治理篇、产业开发篇、综合技术理论与实践优化篇等3大部分7章内容。系统的阐述了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治理、植被构建与节水型高效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关键技术。本书是作者与同事、同行们多年深耕与干旱风沙区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技术领域的集中展示,是个人多年来工作的总结,也是多个团队集体劳动的结晶。

干旱风沙区风蚀监测与防治技术实践 目录

**章风沙运动规律
**节沙粒运动机理
一、风沙起动机理
二、风沙输移机理
三、沙粒起动运移
第二节风沙流结构特征的相关理论
一、拜格诺理论
二、兹纳门斯基理论
三、吴正理论
四、其他学者理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风蚀监测技术
**节风速监测技术
一、风速及其相关特征监测
二、下垫面的粗糙度监测
三、沙粒起动风速的测定
四、沙障设置与固阻沙效应的测定
第二节地表风蚀量监测方法
一、诱捕法监测
二、集沙槽监测
三、测针布设与量测
四、风蚀桥监测法
五、风蚀深度调查
六、降尘缸监测法
七、集沙盘监测法
八、元素示踪法
九、全站仪定位监测技术
十、风蚀圈监测法
十一、土壤紧实度监测法
第三节集沙仪监测方法
一、国外集沙仪发展历史
二、国内集沙仪发展历史
三、集沙仪对集沙效率基本要求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地表侵蚀量监测与估算方法
一、风力侵蚀的计算方法
二、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评估
三、地表抗风蚀性能综合评价
第五节沙粒粒径分析与评价方法
一、中国土粒分级标准
二、林业行业标准土壤机械组成分级
三、沙粒粒径分析方法
四、沙粒粒径与起动风速之间的关系
五、分形维数理论在土壤颗粒分级中的应用
第六节沙地植被调查监测技术
一、生态位理论在干旱风沙区植被修复中的应用
二、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三、植物调查规范
第七节林地生态功能监测与效益评价方法
一、土壤保育价值评价
二、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近地表大气悬浮颗粒物监测方法
**节大气干湿沉降物观测
一、观测目的
二、观测内容
三、观测与采样方法
第二节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一、技术原理
二、仪器与试剂
三、样品采集
四、数据处理
五、注意事项
第三节空气主要污染物自动监测方法
一、空气颗粒物监测仪
二、原位PM25/ PM10自动监测仪
三、便携式空气颗粒物监测仪
第四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自动监测方法
一、监测设备
二、环境适应性要求
三、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划分
四、监测场选址
五、监测场地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宁夏中部干旱带风蚀现状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节国内外风蚀研究进展
第二节宁夏中部干旱带风蚀现状
一、宁夏风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
二、宁夏沙质荒漠化分布
三、宁夏风力侵蚀强度分布
四、宁夏沙漠化土地分布
五、宁夏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三节防沙治沙主要研究方向与发展动态
一、风蚀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二、植物治沙
三、工程治沙
四、沙产业开发
第四节宁夏风蚀防治主要技术问题发展对策与研究方向
一、主要技术问题
二、主要对策
三、宁夏沙漠化防治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宁夏中部干旱带不同林地风蚀特征研究
**节干旱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网风蚀特征研究
一、研究区自然概况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四、主要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宁夏中部干旱带天然沙蒿林地土壤风蚀特征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区概况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第三节宁夏中部干旱带人工灌木林地土壤风蚀特征研究
一、试验区基本概况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结果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第四节干旱风沙区农田防护林对风速及小气候的影响研究
一、不同立地类型地表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监测
二、不同立地类型地表气温动态变化监测
三、不同立地类型地表光照强度动态变化监测
四、不同带宽防护林网格不同时期林网中间风速特征
第五节宁夏中部干旱带不同地貌风蚀沙粒粒径特征分析研究
一、试验背景
二、试验区概况
三、试验方法
四、试验结果
五、主要结论与讨论
第六节TOPSIS法综合评价宁夏中部干旱带五种立地类型风蚀特征
一、试验地的设置及自然概况
二、评价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宁夏中部干旱带典型景观地貌风蚀特征研究
**节风蚀监测研究动态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目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三、本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试验区基本概况与主要研究方法
一、试验区概况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主要观测时期确定的依据
第三节不同景观地貌风力特征
一、不同景观地貌风力特征分析
二、不同景观地貌摩阻速度
三、不同景观地貌风的速度脉动特征
四、不同景观地貌地表覆被物数量特征调查分析
第四节不同景观地貌风蚀特征研究
一、集沙量测试分析
二、集沙仪沙粒粒径特征分析
三、不同风蚀地表紧实度测定
四、地表容重及较大颗粒组成分析
第五节宁夏中部干旱带典型景观地貌地表风蚀特征综合评价
一、主要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评价
二、TOPSIS法风蚀特征综合评价
第六节问题与建议
一、主要问题
二、相关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对产地环境的影响研究评价
**节葡萄基地建设对产地环境的影响研究
一、关于贺兰山酿酒葡萄产业
二、基地建设对小气候的影响研究
三、葡萄基地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四、葡萄基地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贺兰山东麓葡萄基地建设对地表风蚀的影响研究
一、研究目标
二、葡萄基地建设对主产区风蚀环境的影响评价研究
三、结论与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在干旱风沙区实施效果监测评价
**节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进展
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意义
二、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意义
三、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监测研究进展
第二节宁夏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进展
一、主要工作回顾
二、阶段性成果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宁夏中部干旱带风蚀防治技术应用
**节免耕对旱作农田风蚀防治效果研究
一、试验区基本概况与试验方法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免耕与传统耕作对旱作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三、主要试验结论
第三节风蚀对宁夏中部干旱带砂田老化的影响及其防治
一、研究的意义
二、宁夏压沙地及其风蚀研究现状
三、砂田老化防治与更新主要技术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章宁夏中部干旱带退化沙地植被恢复主要技术
**节生态移民迁出区退化沙地植被恢复技术
一、技术原理
二、适宜树种
三、适宜草种
四、主要治理措施
第二节干旱风沙区退化沙地抗旱造林主要修复技术
一、干旱风沙区沙地适生大苗深栽抗旱造林技术
二、雨季抢墒直播适宜密度抗旱造林技术
三、“增彩延绿”型多功能多树种园林绿化造林技术
四、退化沙地生态修复与林地综合功能提升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干旱风沙区风蚀监测与防治技术实践 作者简介

左忠,1976年生,宁夏盐池人,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土壤风蚀监测与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治区各类项目20余项,参与各类研究与示范项目6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2),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3),二等奖3项(排名第2、第5、第8),三等奖多项。主编《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优化研究》、《中国沙漠·沙地·沙生植物》专著各1部,参编《中国绿洲农业》、《中国西部甘薯》等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制定地方标准5项,获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1项,登记成果4项。曾通过日本国际协力组织(JICA)渠道赴日本技术进修半年。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