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作者:朱德云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81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0.2(7.2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4199765
  • 条形码:9787514199765 ; 978-7-5141-997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本书特色

朱德云著的《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转型时代的中国财经战略论丛》的主要创新点:(1)基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之间的博弈、保障对象之间的博弈以及政府和保障对象之间的博弈问题。(2)基于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整体状况,并实证检验了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3)基于TOPSIS综合分析法,进行了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设计了分层次、分类别、分步骤的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总体思路,提出系统的、近期目标与远期谋划相结合的具体改革措施。研究结论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原则性建议,也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对策;既有解决目前难点问题的“治标”措施,也有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治本”手段;既有宏观面上的研判,也有微观地、对具体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完善的对策建议。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内容简介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转型时代的中国财经战略论丛》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二元结构,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显著的客观现实,立足于劳动力迁移理论、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和谐劳动关系理论,以现有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为考察对象,实证检验现行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系统评估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合程度,全面梳理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以及存在的问题,设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总体思路,提出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具体措施。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2章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
3.1 引言
3.2 政府间的博弈
3.3 社会保障对象之间的博弈
3.4 救助对象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1 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的现实描述
4.2 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4.3 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TOPSIS综合分析法
5.1 引言
5.2 文献评述与本书研究方法

第6章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6.1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
6.2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6.3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7章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7.1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7.2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础
7.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7.4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8.2 本书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Ⅰ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Ⅱ农民工市民化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节选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转型时代的中国财经战略论丛》:  三是新迁移理论的整体结构能够给当前政府部门处理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相关问题指明了路径。例如,在进行劳动力转移政策制定过程中,要考虑把以家庭为单位的风险降低到*低,因此,政府在制定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相关政策时,不但应统筹考虑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养老和医疗方面的需要,重点要把相关保障制度制定过程中怎样能够进一步降低以家庭为单位的转移风险作为考虑重点,尤其是目前,怎样使农民工子女受到良好教育,以及让农民工有房可住这一*基本的生活保障。换句话说,政府部门在进行社会保障政策制定过程中,要结合农民工市民化这一因素,要更加顺应这个群体不断分化的趋势,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差异性社会保障政策,从而改善当前这一群体无法获得社会保障权益的现状。另外,该理论指出,政府部门所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劳动力转移的动机产生影响,正向的激励政策有助于加快劳动力转移速度。目前,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市民化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保障,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减少农民工为了找工作所花费的费用成本,从而提升劳动力流向地的吸引力。  托达罗劳动力转移理论的重点是进一步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不断减小城市和乡村地区收入差别作为降低城镇地区失业率的政策举措。他把二元经济结构研究办法与城镇现代化部门融合起来,阐述了公有制经济部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部门之间在就业方面的差异。他把研究重点定位在结构变化中,因为乡村剩余人力资本的迁移与城镇失业率增加之间的关系所引起的不平衡的经济状况。  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是对刘易斯模型进一步的修正,并在其内容之上进行了扩充。它首先对农村剩余人力资本的概念重新定义,在定义之上针对农村、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化的各个时期重新划定。从模型假设情况看,该模型的假设条件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该模型阐述了乡村农业生产部门不单单对城镇工业生产部门提供农村剩余人力资本,还给城镇工业生产部门供给农业剩余。针对于此,乡村农业生产部门应该提升科技水平,逐步与城镇工业生产部门持平,从而让两个部门转移和吸收的人力资本量相同,使两个部门经济增幅相同。他们不单单把人力资本量当作社会发展的单一驱动因素,而且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研究更能够贴合实际。他们指出,发展中国家应该把劳动力资本充足作为竞争优势,应该重点选取侧重劳动力利用的科学技术,从而使*大产量和*大就业量可以均衡匹配。他们进一步指出应该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选取。因此,作为一个国家,要提升劳动者生产效率,应该把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作为两个重要方面来抓。  以上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对于《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转型时代的中国财经战略论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上理论均认为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差异是影响乡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托达罗经济理论模型将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差异定义成预期性差异。然而为提升乡村剩余劳动力迁移速度,政府不能采用人为干预降低村民收入的政策或办法,应该是提升乡村劳动者非农业生产所获取的收入。对其的保障水平的提升,可以从一方面提高农民劳动人员的政策收益,提高城市地区对乡村劳动者的吸引力,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迁移速度。二是以上理论均认为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永久性转移对城市工业化建设、加速城镇化、实现农业生产科技现代化以及经济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要进一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迁移速度,就需要加快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农民工迁移后获取的各项收益,从而减少农民工市民化在乡城转移过程中的费用成本。  ……

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作者简介

  朱德云,1964年4月出生,山东潍坊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近年来主持完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项目13项;在《财贸经济》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项16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