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看不够的红楼梦,品不完的众人生

看不够的红楼梦,品不完的众人生

作者:刘世芬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2.4(7.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看不够的红楼梦,品不完的众人生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5093907
  • 条形码:9787205093907 ; 978-7-205-09390-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看不够的红楼梦,品不完的众人生 本书特色

1.中国作协会员,知名红学研究者刘世芬倾力打造。 2.《燕赵都市报》《今晚报》等多家报刊开设有“至味红楼”专栏,并被多家报刊以及网络公众号转载、播音、推介,深受读者喜爱。 3.用散文化的笔法,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人物的性格,给人以感悟与思考。

看不够的红楼梦,品不完的众人生 内容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渊薮,红楼人物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史学价值更为后人流连、倚重,经久不衰。本书在研究原书人物的基础上,从独特的视角切入,选取30个红楼人物,拟以新颖的视角,独特的笔法,灵俏的文字,引领思考,启迪人生,以期带给读者非同寻常的红楼体验。
如“‘呆霸王’薛蟠:近看有点坏,远观还有点可爱”一节,文笔幽默通俗,让读者感受两面人性的同时,还不觉乏味。

看不够的红楼梦,品不完的众人生 目录

**辑花解语


生黛生钗千古一哀 / 2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 7


玉带林中挂 / 15


金簪雪里埋 / 21


N面凤姐 / 26


妙玉:寻得桃源岂避“秦” / 34


第二辑雪澌澌


贾元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 44


贾母这个“狼外婆” / 48


这一对闺密好蹊跷 / 56


平儿的三个失误 / 63


袭人:自有“渔郎”来问津 / 70


漫议平袭钗 / 80


第三辑空缱绻


贾迎春:生命如“阄” / 94


另一个探春 / 102


惜春:*早“醒”来的人 / 108


尤氏:挺住意味着一切 / 116


这个可怜的姨娘 / 122


红芸缱绻知向谁边 / 131


司棋:你是电你是风 / 137


第四辑泣残红


李纨:寻得桃源好避秦 / 144


三生石上证尤魂 / 151


青灯黄卷处古刹闻鹃啼 / 155


你呀你呀傻大姐 / 164


人到奇处方是巧 / 169


香菱:江湖很近,幸福很远 / 172


那个喜欢贾环的丫鬟 / 180


第五辑叩东篱


甄贾“玉”不同 / 192


取次花丛琏回首 / 199


薛蟠哭了 / 206


葫芦僧引发的蝴蝶效应 / 211


贾兰:开启贾府“4.0时代” / 216


贾桂驾到 / 221


第六辑乱弹红


红楼“小蹄子” / 226


“破洞”红楼 / 229


俚语红楼 / 233


来了一个陈其泰 / 236




代后记你我依然在“镜”中 / 241



展开全部

看不够的红楼梦,品不完的众人生 节选

玉带林中挂

我初读红楼,是在十七八岁时的一个暑假,父亲不知从何处得来一本破得发黄卷边儿的《红楼梦》。现在想来,十七八岁正是“怀春”的年龄,理应陷入爱情的缠绵悱恻,我却为红楼诗词狂,抄了整整一大本,至今仍能背诵多段。犹记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初读的情景清晰如昨,这一句,让我顷刻恸倒。
及至今时,已知那时我读的是“程乙本”,后来再读到的该是“庚辰本”了,竟改为“冷月葬花魂”。这里无意评判两个版本,仅凭“诗魂”“花魂”,在此处一字之差,我是认同“程乙本”的。
花,之于黛玉,固然恰切,但仅仅将黛玉止于“花”,多么无厘头。我甚至想象把“诗”改为“花”的那个人何等模样。
光阴嬗递,无论版本,黛玉仍是我心中的“诗魂”。“花魂”可赐予大观园中任何一个女孩儿甚至世间所有女子。诸如我等,大多为草,能够停留在“花”的,固然不易,唯独“诗魂”,属于林妹妹。在我的潜意识深处,“诗魂”是一种超拔、凌绝、瑰丽,诗之灵,诗之魂,红楼女儿之中,黛玉具有*高的灵魂适配度,从“花”到“诗”,配得起“诗魂”的,唯有黛玉。
诗魂,我直解为“情怀”。情怀这东西看不见摸不到,只能存在于少数人的灵魂之中。铁凝见过深山少年写在石板上的诗句,认为是她看过的*美的诗——“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变好呢”;接着,她说,假如把少年的诗改动一个字,变成“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变富呢”,“我还会认为这是诗吗?”——铁凝质问。
来到《红楼梦》,我认为,钗黛之异,意在情怀。
不错,宝钗也懂诗,也作诗,也是一个“文化人”。但情怀这东西很是怪异,有时候,“文化”并不都能带来情怀,也可能为“需要”效劳。宝钗以“女子无才”之“德”教训黛玉,却以自己富商之女的学养“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严格说,这与情怀无涉。
坚守灵魂的人,需要一个“温室”,否则灵魂易碎。果然,黛玉那颗敏感、纤弱的心灵,经不起现实的“风刀霜剑”,被碾落成尘。这一点,“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两个孤清之人(后来是三个,又来一个妙玉),自从“冷月葬诗魂”,我心一颤,知其预示了黛玉的命运。
林黛玉在大观园经历了一场没能终成眷属的爱情。只因来了个薛宝钗,人生骤转。

可以想见,没有薛宝钗,宝黛爱情虽也会有阻力,却不应致命。宝钗未到前是什么样子?“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外婆的疼爱,姐妹的融洽,一派大家族的欢乐祥和。黛玉聪颖多才,不乏幽默俏敏,与姐妹或许小有“拌嘴”却无关心机。“人缘”虽不至爆棚,但凤姐要看“董事长”贾母的脸色,王夫人虽不喜欢黛玉尚不敢轻举妄动,其他众人一律温和待之。在人际环境上,无疑黛玉占了先机。
再看二玉之间,曹公用了“亲密友爱”,还“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我相信,假如不是半路杀出个宝姐姐,这个情势会一直持续,并且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林如海去世,凤姐对贾宝玉说:“这回啊,你林妹妹可要在咱家住长了。”凤姐可谓点破宝黛关系的**人。那时,整个大观园也无不看好他们的爱情,连个小厮兴儿都知道宝玉“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
尽管初时,黛玉与宝玉尚不懂得仔细看护他们的“二人世界”,藏在后山尽情读《牡丹亭》《西厢记》,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爱情在自然和文化的双重滋养下发育成型;“二人世界”的外部也人际和畅,特别是慈厚的外祖母,为他们的爱情保驾护航。到了十五六岁,古时的婚配年龄,“老太太一句话”,二人修成正果——倘若没有宝钗,宝黛的爱情必是这个轨迹。
至于黛玉的病,那是心病,爱情极为对症。她的伤春悲秋,她的“小性”,在美好的爱情面前不治自愈。
然而,曹公太懂得,若论震撼,悲剧无疑大于喜剧,况在真实的世间,悲剧又多于喜剧。有黛,必来钗。这个情状,像极了世间的妯娌。计划生育之前,每家有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子女,只有一个儿媳的时候,她是馋是懒是刁是蛮皆无人在意,她的贤她的善也无参照系。可是紧接着娶进第二个媳妇,“戏”就来了,情势顿时微妙,“参照”这个词就是放在这时用的。随之,人的光亮和阴暗也上场。及至娶进第三四个,简直就是个小社会了,往往来个“人性大展览”。
如今,大观园里“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黛玉虽为一“峰”,却大有被一下子“比下去”的危险。后来的情势,还真的是黛玉失势。宝钗太会“做”人,“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立即“比”出黛玉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岂止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更是很快就搞定了贾府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这出“戏”的残酷,黛玉始料未及。
当然,宝钗也别高兴得太早,搞定了众人,核心当事人却不吃那一套。宝黛之间是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皆为内因,无丝毫外部助推。宝钗一手“策划”的“金玉良缘”则为“外因”,宝玉尚在梦中“偏信木石前盟”,决定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世间男女,谁也不想主动考验自己的爱情。宝玉是在弱水三千的情况下取“这一瓢”的。双玉之爱,经历了“你证我证、心证意证”,剩下的,就是对抗外界了。双玉在大观园里,认认真真谈了一场恋爱,并得到美丽的“第三者”的映照和见证,盖因俗世不给爱情应有的位置,故无以成全这爱情来到俗世。

看不够的红楼梦,品不完的众人生 作者简介

刘世芬,笔名水云媒,祖籍河北沧州,现居石家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党校教职,专栏作家。近年在《中国作家》《散文》《读者》《文学自由谈》《今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150万字,多次获各级散文奖,入选中小学课本读物。所撰写的《红楼梦》人物随笔在《燕赵都市报》开设有“至味红楼”专栏,并被多家报刊以及网络公众号转载、播音、推介,深受读者喜爱。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