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福鼎文史太姥文化研究资料丛刊太姥族谱文献

福鼎文史太姥文化研究资料丛刊太姥族谱文献

作者:张先清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75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41.1(7.6折) 定价  ¥5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福鼎文史太姥文化研究资料丛刊太姥族谱文献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571699
  • 条形码:9787561571699 ; 978-7-5615-716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福鼎文史太姥文化研究资料丛刊太姥族谱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在田野调查基础上,针对福鼎地区各大宗族的族谱文献进行细致的搜集整理,不仅较为系统地记录了福鼎地区现存的族谱保存情况,而且对于本地区族谱中所保存的珍贵文献资料开展整理与研究。按照族谱与移民、族谱与家训、族谱与乡俗等几大部分,分类辑入族谱中的各种文献资料,从而为太姥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地方史资料。

福鼎文史太姥文化研究资料丛刊太姥族谱文献 目录

上编 移居、宗族与地域社会
从管阳《范氏族谱》看明清地方宗族的宗法制度实践
桐山《高氏宗谱》与地域社会史的创造
移民群体与地域社会意识之构建
——以佳山《周氏族谱》为中心
族谱与宗族组织:潋城杨氏的宗族实践与历史记忆
从西昆《孔氏族谱》探究孔氏宗族的历史及其文化功能
从玉塘《夏氏族谱》看明清之际东南沿海堡寨社会的形成

下编 族谱文献选辑
仙蒲《林氏宗谱》中的地方社会文化
管阳《范氏族谱》中的地方社会文化
叠石《王氏宗谱》中的地方社会文化
点头《梅氏家谱》中的地方社会文化
磻溪《林氏宗谱》中的地方社会文化
赤溪《杜氏宗谱》中的地方社会文化

展开全部

福鼎文史太姥文化研究资料丛刊太姥族谱文献 节选

  《太姥族谱文献》:   陈支平曾指出,为了提高家族荣誉,福建民间各家的族谱都很重视对入闽始祖的记述,其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大部分姓氏的始祖都是官宦人家,二是先祖都是子孙满堂,①桐山高家的族谱也不例外。由此源流序来看,从唐以前至宋代,高氏家族从中原移居至福建各地。这些人闽以前的迁徙记录,是否具有可靠的真实性,已无法考证。至于其迁徙的原因,族谱中亦有所记录。瑞公与瑶公皆因任官职而迁入,高氏宗祠内瑞公像有文字作如下解释:“古齐国治所浮阳,古称渤海,故我高氏发祥地为渤海郡。后姜氏齐国的政权为田氏所篡夺,齐贵族外逃,故派生出渔阳(京兆)郡(即今北京密云西南),辽东郡(治所襄平,即今辽宁辽阳市),河南郡(治所雒阳,即今洛阳市东北)。三国时,瑞公仕吴为丹阳太守,举家迁居扬州,为广陵郡肇郡始祖。”关于高瑶人闽则是“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年),授长乐太守,居长乐”。而自长乐以后高家的迁徙,则均与躲避战乱、求得新的生存空间有关。   如唐代后期龚公的迁徙,据桐山《高氏宗谱》记载,龚公,又名忠,字本直,生子四:伯、仲、叔、季。传至龚公时,自齐太公始已是第五十八世孙。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各地兵乱丛生,其中王仙芝和黄巢势力*大。后来,黄巢率部南下进攻浙东,开山路700里突入福建,攻克广州,复而又回师北上,克潭州,下江陵,直进中原。为避黄巢之乱,龚公自长乐举家迁居石岊。于是,龚公被奉为今闽东及桐山广陵高氏宗祠的始祖之一。   再如,(英耳)公自石岊迁居桐山的契机是开拓茶叶种植。在唐代,茶叶种植形成了集市贸易,至宋时,逐步诞生了一些家族式茶叶生产商。据高世武介绍,为了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寻找合适的生居环境,高氏龚公派下家族自长乐石岊一路艰辛北迁,至福安仕洋转柳田,分踞廉首、荷岐、下白石等处。其中的(英耳)公(字致显),徙居桐山时,看中了这里的自然环境,在此开辟荒地,发展茶叶种植。③经过历代人的精心经营,高家在此定居繁衍,发展壮大。“西园高家”名称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也与茶叶种植的历史相关。据高世武介绍,高家的祖业以茶园和旱烟为基础,在明初,高家族人大部分的茶园山地、旱烟梯田集中在西面,白天面向东方,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经过几代人的集中开垦,慢慢形成大片规模。高家族人常年于此劳作,每逢亲友到访,近邻热情带路田间,或直接手指西面山坡说:到西园去找!因此,口耳相传间,“西园”就成了地名。   历代高氏祖先以茶兴业,耕读传家,成就了西园高氏这一桐山望族。如今高家仍延续着茶叶种植业,“西园高氏家茶”成为福鼎白茶的品牌之一。与此同时,“西园”的来历还有另一种传说,与桐山高家因逃避战乱,曾迁居于浙江温州一处名为“西园”的地方有关。据高世武讲述,南宋时期(1127~1279年),因地方寇乱,各地举兵镇压,战事不断。桐山又遭遇地震,家族中有人先后迁徙寿宁、柘荣等地。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宦官当权,战事频生,流寇生端,横行乡野。闽东一带经倭寇长期掠夺烧杀,百姓苦不堪言。迫于生计,高家族人经多次商讨,决定舍家而走,或投奔浙江温州、瑞安玉苍等地的姻亲,或进入才山(太姥山)腹地避难,或远徙闽地的尤溪、周宁等处。其中人数*多的一批难民,落脚于温州城郊的西园。通过艰苦垦荒,高家族人重新积累家业。后来世道稍安,陆续分批回归桐山原籍,并重修家谱,凝聚家族。为了纪念先祖的移居史,高家族人将聚居地命名“西园”。   由此可见,在家谱的源流序中,据传高氏家族从中原迁至福建境内定居。人闽以后,因上任官职、躲避战乱、开拓新的家业等需要,反复经历了几次移居,才得以安定于桐山。而从公元964年至今的一千多年内,桐山高氏因为战乱、经商等各种原因,逐渐向外移居,福鼎成为主要的族人聚居地。他们依靠茶叶种植,发展耕读传家的传统,逐渐成为当地望族,尤其在宋明时代为地方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