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计算机网络技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9.3(8.4折) 定价  ¥34.9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计算机网络技术 版权信息

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书特色

本教程突破传统计算机网络书籍(特别是教学用书)的陈套,大胆创新,把复杂、抽象的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理论进行了简单化、形象化、口语化。全书以漫画的形式展示内容,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能使读者快速理解和进入“网络时代”。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与工作原理、计算机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安全和无线网络技术等。本书配套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习题与实验指导》,通过加强实践环节,能使读者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类和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都是多年从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全书以漫画的形式贯穿始终,将复杂的、抽象的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理论知识以形象化、口语化的方式进行讲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读者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与工作原理。为配合课程教学,使读者尽快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实用技能,作者还出版了与本书配套的《计算机网络习题与实验指导》。

计算机网络技术 目录

目录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1.2因特网2
1.2.1互联网与因特网2
1.2.2互联网构成3
1.2.3因特网的发展5
1.2.4因特网的组成8
1.2.5按作用范围划分因特网12
1.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13
1.3.1速率13
1.3.2带宽14
1.3.3吞吐量14
1.3.4时延15
1.3.5时延带宽积15
1.3.6往返时延16
1.3.7利用率16
1.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6
1.4.1协议与层次16
1.4.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17
1.5小结22

第2章物理层23
2.1物理层概述23
2.1.1物理层功能23
2.1.2物理层功能详解24
2.2数据通信基础252.2.1基本概念25
2.2.2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26
2.2.3数字信号与编码技术27
2.2.4模拟信号与调制解调技术31
2.3第0层的传输介质33
2.3.1导引型传输媒体33
2.3.2非导引型传输媒体36
2.4信道的极限容量40
2.5信道多路复用技术42
2.5.1频分多路复用43
2.5.2时分多路复用43
2.5.3波分多路复用45
2.5.4码分多路复用45
2.6小结49

第3章数据链路层50
3.1基本概念51
3.1.1链路与数据链路51
3.1.2信道与链路的区别52
3.2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分类52
3.3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三个基本问题52
3.3.1封装成帧53
3.3.2透明传输54
3.3.3差错检测55
3.4点对点协议59
3.4.1点对点协议的介绍59
3.4.2点对点协议的三个组件及帧的格式60
3.4.3点对点协议在不同链路中对透明传输的不同处理61
3.4.4点对点协议的工作过程62
3.5使用广播信道的局域网技术643.5.1局域网物理层拓扑结构65
3.5.2局域网标准——以太网实例65
3.5.3局域网的连接设备66
3.5.4广播信道的共享技术67
3.5.5CSMA/CD协议67
3.5.6以太网的MAC层72
3.6扩展以太网74
3.6.1以太网的扩展历史74
3.6.2网桥、透明网桥到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技术75
3.6.3虚拟局域网78
3.7小结79

第4章网络层80
4.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80
4.2网际协议81
4.2.1虚拟互连网82
4.2.2IP地址与硬件地址83
4.2.3*基本的IP编址方法——分类的IP地址83
4.2.4地址解析协议85
4.2.5IP数据报的格式87
4.2.6网络层转发数据报流程90
4.3划分子网和无类地址91
4.3.1划分子网91
4.3.2无分类编址94
4.4IP版本6——IPv696
4.4.1IPv4逐渐过渡到IPv696
4.4.2IPv6地址96
4.5差错报告——网际控制报文协议98
4.6虚拟专用网和隧道99
4.7Internet的路由选择协议1014.7.1路由信息协议102
4.7.2开放*短路径优先105
4.7.3边界网关协议108
4.8IP多播111
4.8.1多播地址111
4.8.2网际组管理协议112
4.8.3多播路由112
4.9小结113

第5章传输层115
5.1传输层的功能115
5.2用户数据报协议116
5.2.1简单多路分解116
5.2.2端口与套接字116
5.2.3UDP的格式118
5.2.4UDP的差错校验118
5.3传输控制协议120
5.3.1报文段格式121
5.3.2TCP的连接建立与释放122
5.3.3可靠字符流传输124
5.3.4滑动窗口协议127
5.3.5TCP超时重传机制——Karn算法129
5.3.6TCP的流量控制130
5.3.7TCP的拥塞控制134
5.3.8拥塞避免机制——随机早期检测140
5.4小结141

第6章应用层143
6.1域名系统144
6.1.1域名系统概述1446.1.2域名的分层结构144
6.1.3域名服务器146
6.1.4域名解析 147
6.2文件传输协议148
6.3远程终端协议149
6.4万维网与超文本传输协议150
6.5电子邮件152
6.5.1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方式153
6.5.2简单邮件传输协议153
6.5.3邮局协议版本3和邮件访问协议155
6.5.4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157
6.5.5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157
6.6简单网络管理协议159
6.7动态主机配置协议160
6.8小结162

第7章计算机网络安全164
7.1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概述165
7.1.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165
7.1.2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165
7.2计算机网络安全机制166
7.2.1密码体制166
7.2.2对称密钥密码167
7.2.3公钥密码167
7.2.4数字签名168
7.2.5密钥分配169
7.3因特网安全协议172
7.3.1网络层安全协议172
7.3.2传输层安全协议172
7.3.3应用层安全协议1737.4系统安全173
7.4.1防火墙174
7.4.2入侵检测174
7.5小结175

第8章无线网络176
8.1无线网络基本概念176
8.2CSMA/CA协议179
8.3无线个人区域网180
8.3.1WPAN与PAN、WLAN的区别181
8.3.2蓝牙181
8.4蜂窝移动通信网络183
8.4.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历史184
8.4.2移动IP技术185
8.5小结188

参考文献189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