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岭南铜鼓

岭南铜鼓

作者:蒋廷瑜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2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15.2(7.2折) 定价  ¥1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岭南铜鼓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8128023
  • 条形码:9787218128023 ; 978-7-218-12802-3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岭南铜鼓 内容简介

铜鼓是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历史文物,从公元前7世纪左右一直流传到现在,上下贯穿2600多年。研究铜鼓,无异于研究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岭南铜鼓资源极为丰富,出土总数约占全国馆藏铜鼓的一半以上。本书从岭南铜鼓的文献记载、发现与收藏、分类、装饰艺术、雕塑艺术、汉字铭文、铸造工艺、分布和外流、使用民族、用途,以及铜鼓音乐、舞蹈、文学等方面,多方面展示岭南铜鼓的很新研究成果。

岭南铜鼓 目录

绪 论

**节 岭南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岭南铜鼓研究

**章 文献记载中的岭南铜鼓

**节 二十四史中的岭南铜鼓

第二节 笔记野史中的岭南铜鼓

第三节 地方志对岭南铜鼓的记载

第二章 岭南铜鼓的发现与收藏

**节 历史上的零星发现

第二节 1949年以后的零星出土

第三节 考古发现和有共存物的铜鼓

第四节 生产生活中偶尔发现的铜鼓

第五节 岭南铜鼓的收藏

第三章 岭南铜鼓的分类

**节 铜鼓分类法

第二节 滇桂系统铜鼓

第三节 粤桂系统铜鼓

第四节 麻江型铜鼓

第四章 铜鼓的装饰艺术

**节 各个部位的装饰

第二节 几何纹样

第三节 石寨山型铜鼓的画像

第四节 麻江型铜鼓的写实图案

第五章 铜鼓的雕塑艺术

**节 青蛙

第二节 马和乘骑

第三节 牛、牛橇和牛耧

第四节 虎

第五节 鸟

第六节 龟

第七节 鱼、田螺

第八节 其他

第六章 铜鼓的汉字铭文

**节 錾刻的铭文

第二节 铸作的铭文

第三节 托古伪造的铭文

第七章 铜鼓的铸造工艺

**节 铜鼓的外形观察

第二节 铜鼓的金属成分和矿料来源

第三节 岭南所见铜矿及其开采和冶炼

第四节 铜鼓铸造工艺的失传

第五节 铜鼓铸造工艺的复原

第六节 当代铜鼓的铸造

第八章 岭南铜鼓的分布和外流

**节 历代铜鼓出土地点

第二节 从铜鼓地名看铜鼓的分布

第三节 岭南铜鼓的外流

第九章 使用铜鼓的民族

**节 俚、僚是铜鼓的创制族

第二节 唐宋时期岭南蛮夷使用铜鼓

第三节 明清时期岭南使用铜鼓的民族

第四节 当代岭南使用铜鼓的民族

第十章 岭南铜鼓的用途

**节 击之以为乐

第二节 用以赛神和祭祀

第三节 用于丧葬

第四节 传递信息和指挥军阵

第五节 展示权力和财富

第十一章 铜鼓音乐与铜鼓舞蹈

**节 铜鼓音乐

第二节 铜鼓舞蹈

第十二章 铜鼓反映的社会生活

**节 铜鼓反映的宗教意识

第二节 铜鼓反映的世俗观念

第十三章 铜鼓文学

**节 唐诗中的岭南铜鼓

第二节 南海神庙的铜鼓歌

第三节 高州《铜鼓歌》

第四节 南宁《铜鼓歌》

第五节 袁枚为铜鼓写赋

第六节 谢启昆作《铜鼓考》和《铜鼓歌》

第七节 梁章钜编《铜鼓联吟集》

第八节 文人雅士的铜鼓情结

第九节 壮族文人的铜鼓诗


展开全部

岭南铜鼓 节选

第二节岭南铜鼓研究 在很长时间,中国学人没有重视铜鼓研究,即使在金石学已发展成熟的宋代,皇宫秘阁已有铜鼓收藏,当时编纂的《宣和博古图》著录铜器839件,却没有一面铜鼓。一些流寓南方边陲的文人学者有的见过铜鼓,出于猎奇,把铜鼓写入诗文,也只是作客观描绘。直到清代,金石学发展到鼎盛时期,在乾隆十四年(1749)编纂《西清古鉴》大型文物图集时,才收进14面铜鼓。乾隆五十八年(1793)编纂《西清续鉴》甲、乙编,又收进9面铜鼓。《西清古鉴》在**鼓之后说“大抵两川所出为诸葛遗制,而流传于百粤群峒者则皆伏波为之”,将铜鼓分成东西两大类,才有了分类研究的萌芽。《西清古鉴》及其续鉴为我们保存了一些后来散失了的铜鼓的图像资料,是铜鼓见于中国图录之始,也是中国学者真正研究铜鼓实体的开端。自清代中期以后,在广西、广东、海南编修的地方志中,在《金石志》卷内,几乎都有铜鼓的记载。有的修志者对当地出土和流传的铜鼓作过细心的观察,将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地记录下来,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原始资料;有的修志者对铜鼓的有关传闻和文献广肆搜罗,认真辑录;有的学人甚至作出一些“铜鼓考”之类的考证文章。其中*有代表性的当推嘉庆四年至七年(1799—1802)任广西巡抚的谢启昆,他在主持编修《广西通志》时,亲自撰写《粤西金石略》。他其中有《铜鼓考》一篇,从23部旧籍中录出30条铜鼓文献。他在一则按语中,对当时流行的铜鼓创自马援或诸葛亮的传统说法提出异议,指出自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有‘伏波所遗’一语,后人遂误为伏波所制,且因伏波附会于诸葛,至谓大者为伏波,小者为诸葛,真误中之误矣!”说得很有见地。道光年间,罗士琳著《晋义熙铜鼓考》,对传世的一面有“义熙”年款铭文的铜鼓作了专门考证。也就是这个时候,有关铜鼓的诗词轰然而起,洋洋洒洒,到处唱和。 至此,铜鼓的研究方法还仅仅停留在文献汇编上,用文献来证文献,充其量对个别铜鼓出土、流传的情况作客观记录,或把铜鼓作为诗词吟咏的对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没有对铜鼓的形制、纹饰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作分析研究,基本上还是属于古器物研究的范畴。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 西方学者何时知道铜鼓,现在还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1682年,荷兰自然科学家鲁姆菲乌斯(LERumphius)赠给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公爵一面铜鼓,西方人就知道铜鼓了。另有一种说法,鲁姆菲乌斯是1703年首次发表文章介绍印度尼西亚铜鼓,西方人才知道铜鼓的。但是,很长时间西方学者对铜鼓并不在意,对铜鼓发生研究兴趣也是19世纪下半叶的事。当1880年奥地利伯爵韦尔泽(Wilgek)从意大利佛罗伦萨古董商手中买到一面铜鼓,于1883年送到维也纳奥地利艺术与工业博物馆青铜器展览会上展出,大家还不知道这种器物的名称和用途,竟然将铜鼓倒放在器物架上。尽管如此,东方铜鼓罕见的形状、宏大的体态、斑斓的铜彩、华美的纹饰,轰动了整个考古学界和艺术鉴赏界,他们才开始对铜鼓另眼相看。但对铜鼓这种怪物的来历和用途,他们只能作出种种猜测。 德国德累斯顿枢密官迈尔(ABMeyer)博士也在留意铜鼓,于1884年在莱比锡出版《东印度群岛的古代文物》一书,将巴达维亚铜鼓的图片和留存欧洲的铜鼓资料一起发表,为以后欧洲兴起的铜鼓研究热开了先河。1898年,迈尔和他的助手夫瓦(WFoy)合著《东南亚的青铜鼓》一书在德累斯顿问世。嗣后,德国汉学家夏德(Friedrich Hirth)与荷兰汉学家狄葛乐(DeGroot)就铜鼓问题展开激烈论战,狄葛乐广泛征引中国古代文献,对铜鼓来源提出了比较正确的看法,纠正了夏德认为铜鼓是马援或诸葛亮所创的意见,**次证明铜鼓是中国南部少数民族的作品,并且认识到铜鼓是权力的象征(《东印度群岛及东南亚大陆铜鼓考》,1901年)。 西方学者把铜鼓作为东方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开始由收藏鉴赏,到资料汇集,并加以分类研究。西方学者对铜鼓的分类研究,已引入近代考古学中的器物类型学,在探讨年代和地理分布上,较之中国的传统研究有很大的进步。 此中成就*大者,当推奥地利学者弗朗茨·黑格尔(Franz Heger),他在奥地利维也纳皇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在展览会上看到了中国铜鼓,并对它产生了研究兴趣。1885年8月,黑格尔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参观国际博览会,在中国展室又看到一面铜鼓。这面铜鼓仍然被倒着放,鼓面上的青蛙塑像和骑士塑像正好嵌进木架凹陷的地方。展品标签上写着“汉,诸葛亮鼓”。通过博览会主持人的介绍,黑格尔协助韦尔泽伯爵将这面铜鼓买下,并使它后来成为奥地利皇家博物馆民族志学科的征集品。黑格尔从此走上铜鼓研究之路,之后为奥地利皇家博物馆征集到20多面铜鼓,搜集到大量铜鼓拓片和照片,并通过汉学家夏德等人的帮助,研究了许多中国文献,其中包括《西清古鉴》。那时,西方近代考古学已经成熟,黑格尔掌握了丰富的器物类型学知识,把这种先进的方法运用到铜鼓研究上,将当时所知的165面铜鼓按形制、纹饰特征,进行分类排比,划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和三个过渡类型,分别探讨它们的分布地域、铸造年代及所反映的文化内容,于1902年用德文在莱比锡出版了《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一书,轰动了学术界。《东南亚古代金属鼓》分上下两册,上册是文字部分,共8章,245页;下册是图版,45帧,有8帧是铜鼓照片,其余是鼓耳细部、塑像和花纹展示图。这部著作奠定了铜鼓分类的基础。一个世纪后的今天,用现代考古学观念来检验,黑格尔的分类大致还是可取的。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所掌握的材料的可信程度很不够。作为研究对象,他亲自摩挲过的铜鼓只有40多面,而绝大多数他都没有见过,有的只看到照片,甚至是不清晰的照片,有的仅见到拓片或并不十分准确的临摹图。因此,他的研究基础并不牢固,不可避免地有判断失误的地方。他自己也感到不踏实,在该书的导论中说:仅凭来自欧洲的文献资料是远远不够的。他不得不叹息,他离出现铜鼓的那些地方是“多么遥远”。    二、中国学者的研究 中国学术界对铜鼓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33年,广西学者刘锡蕃将他在苗山见到铜鼓的事实写入《岭表纪蛮》一书。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博物馆,很重视铜鼓的搜集保藏,至40年代已藏铜鼓20多面。在该馆工作的唐兆民,将馆藏铜鼓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请人画线图,计划汇编一本《广西铜鼓图录》,惜因条件所限,未能实现。 1936年,上海市博物馆郑师许著《铜鼓考略》出版。该书辑录铜鼓文献*详。他指出,*早记载铜鼓的文献是《后汉书·马援传》;辩明铜鼓并非马援、诸葛亮创制;记录铜鼓出土的*早文献是《岭表录异》,证明唐以前已有铜鼓埋入地下,宋时已藏之秘府。明清两代出土的铜鼓多置于寺庙楼阁,以供众览。该书对国外学者研究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还将黑格尔的铜鼓分类法介绍给了中国学者。郑师许在评述外国学者的研究方法时指出,要解决铜鼓的起源和传播问题,仅在越南东山进行考古发掘是不够的,今后还要在中国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地方开辟第二、第三个青铜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和发掘。这些都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尽管郑师许掌握了极为丰富的中外文资料,但他接触铜鼓实物不多,书中仅记录了上海市博物馆收藏的8个铜鼓的各部位的尺寸,并未就此作专门论述,对研究铜鼓本身的问题,还有很大距离。 民族学家徐松石是研究岭南铜鼓的**人,他在1927年、1935年和1938年,多次到广西各地考察,目验铜鼓50多面。他曾在黔南和桂西探访许多位藏有铜鼓的地方领袖,亲赴广西桂平都合考察铜鼓出土现场。1938年写成《粤江流域人民史》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第二十二章“铜鼓研究”,对铜鼓的起源、创始铜鼓的民族、铜鼓的用途和铜鼓出土的情况,作了简略的介绍。他认为铜鼓是壮族祖先骆越人在秦汉之间创造的。 1940年罗香林撰《古代越族文化考》,专门辟了一节“铜鼓的制作及其纹式”来讨论岭南铜鼓。“古代越族文化之*足令人注意者,为铜鼓的制作和使用。而越族制用铜鼓又以骆越为*,故又称骆越铜鼓。而其为中国官人或学者所注意,则始于后汉。”罗香林认为,古代越族铜鼓是其工匠自制的,而不是雇中原工匠或其他族工匠制作。其制作方法则是范铸法。古代越人铸造铜鼓的用意,在于显示首领拥有号召群众之力,并为赛会娱神驱疾逐鬼祈福之用。关于铜鼓制作的年代,他认为铜鼓*先盛行的时代,似不出武帝平南越以后,及东汉光武帝平交趾以前。东汉以后,各地越族遗裔仍盛行铜鼓,至唐高宗调露元年于交趾置安南都护府后,使臣与史官已不再记录铸造铜鼓之事。稍后记载,如刘恂《岭表录异》已以掘得铜鼓为珍异,可知当时已鲜新铸铜鼓。因此他得出结论,各地铜鼓的制作年代多数可早到公元前一二世纪,晚亦至七世纪下半期而止。*先盛行铜鼓的区域则以川滇黔交界之旧僰国地为*著。 还有一位陈志良,查遍了广西的省、府、县志,并向少数民族青年调查过铜鼓的使用情况,1943年在桂林出版的《旅行杂志》上发表长文《铜鼓研究发凡——广西古代文化探讨之一》,列举18个县份中的铜鼓资料,对使用铜鼓的民族,对铜鼓的形状、纹饰和虾蟆塑像都有专门的分析。他认为铜鼓并非铸于一时,历代都有制造,现代主要用于祭祀和娱乐。陈志良:《铜鼓研究发凡——广西古代文化探讨之一》,桂林《旅行杂志》1943年第2期。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一些报刊,如《大公报》、《太白》等,也发表过一些谈论铜鼓的文章。 1948年《宾阳县志》刊出朱昌奎《铜鼓考》,说他在做罗城知县时,深入瑶山,与诸苗瑶来往极密,见其宴会祭祀,均用铜鼓杂吹芦笙以助兴。他认为铜鼓是苗瑶酋长所有物,谓为伏波、孔明鼓者,均不足置信。 同年《防城县志初稿》作者黄知元对铜鼓也发表过不少议论,其中谈到铜鼓的用途,他反对军用说,认为铜鼓“实为民间通用之物”,“自古南方信巫鬼,铸鼓为祭祀用,而祀田祖用之尤为普遍。耕稼社会开始之时,岁时祈祷丰稔。……特以南徼烟瘴潮湿,皮鼓润软而声不亮,祀神乐器特创制铜鼓以利用。……南徼渔猎演进而耕稼之时,陇亩之间,处处祈年,故处处有鼓”。      ……

岭南铜鼓 作者简介

蒋廷瑜,曾任省级文物考古工作队队长、博物馆馆长,现返聘于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创始人之一及秘书长(8年)。著有《铜鼓史话》、《铜鼓艺术研究》、《古代铜鼓通论》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