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

作者:李霁编著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出版时间:2018-06-01
开本: 24cm 页数: 381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4(5.5折) 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136404
  • 条形码:9787511136404 ; 978-7-5111-364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中医学理论,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的病因、病理、病机、临床症状、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和精神保健。并介绍了现代医学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标准。全书重点突出, 观点新颖, 内容详实, 阐述简明。从临床实践出发, 注重实用价值, 体现中医特色, 反映了当代中医诊疗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的进展, 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 目录

**篇 基础理论篇
**章 中医学对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的认识
**节 中医神志障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的病因
第三节 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的病机
第四节 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的发病条件
第二章 小儿神经、精神发育及心理行为特点
**节 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二节 感知、运动和语言的发育
第三节 心理行为的发展
第三章 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的检查与诊断
**节 躯体检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检查
第三节 精神检查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第五节 分析与诊断
第四章 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的辨证论治
**节 脏腑辨证
第二节 辨证思路
第三节 辨证分型
第四节 辨证施治

第二篇 临证治要篇
第五章 儿童不良习惯与行为障碍
**节 儿童退缩行为
第二节 儿童暴怒发作
第三节 咬指甲癖
第四节 吸吮手指癖
第五节 嗜异症
第六节 口吃
第七节 习惯性阴部摩擦症
第八节 手淫
附:品行障碍
第六章 儿童睡眠障碍
**节 失眠症
第二节 梦魇
第三节 夜惊症
第四节 发作性睡病
第五节 睡行症
第六节 磨牙症
第七章 儿童进食障碍
**节 神经性厌食
第二节 神经性呕吐
第三节 神经性贪食症
第八章 儿童排尿障碍
**节 遗尿症
第二节 神经性尿频
第九章 儿童抽动障碍
**节 短暂性抽动障碍
第二节 慢性抽动障碍
第三节 抽动一秽语综合征
第十章 儿童情绪障碍
**节 焦虑症
第二节 恐惧症
第三节 学校恐怖症
第四节 社交恐惧症
第五节 强迫症
第六节 儿童癔症
附:癔症的集体发病
第十一章 儿童心境障碍
**节 抑郁症
第二节 躁狂症
第十二章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与广泛性发育障碍
**节 精神发育迟滞
第二节 儿童孤独症
第十三章 儿童应激障碍
**节 急性应激障碍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三节 适应障碍
第十四章 儿童神经症性障碍
**节 复发性头痛
第二节 复发性腹痛
第三节 忧思症
第四节 神经衰弱
第五节 缄默症
第十五章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第十六章 儿童学习障碍
**节 学习困难
第二节 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第十七章 儿童精神分裂症
第十八章 儿童身体疾病所致的神志障碍

第三篇 预防保健篇
第十九章 儿童精神保健
第二十章 儿童心理卫生指导
第二十一章 儿童神志障碍的预防

附:人格障碍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 节选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  五脏主五神,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情志活动,情志活动直接受到五脏所藏之神的主宰和调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此有系统的论述,情志活动的变化可以反映体内脏腑的变化,而且不同情志活动的变化可以直接作用于不同脏腑,使相应脏腑的功能活动出现异常。故《内经》有“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之说。具体地讲,即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心理活动是大脑的高级活动形式,神志异常所产生的病变应该是以大脑为主体的脏腑病变。中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其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是气、血、精髓,大脑的功能正常与否赖于各个脏腑的生化输布。心血上注于脑,心神为病必损于脑;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同样也伤于脑;忧思不解,脾气郁滞,精微不能上输,则脑失濡养;肺主气而藏魄,悲伤过度则肺气不足,阳气不升;肾藏精而髓通于脑,肾伤、精亏,髓减则脑髓不足。可见脑的生理活动,全赖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五脏等生理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产生病理改变而发病。  儿童脏腑娇嫩,形体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年龄越小,脏腑娇嫩的表现越突出。正是由于儿童机体的这种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生理特点,形成了儿童抗御外邪的能力弱,抗病能力不强,易于感受各种时邪疫毒。加之小儿“心常有余”“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病理特点,因此,在临床上易见火热伤心生惊,伤肝引动肝风的证候。由于个体差异所出现的病变也各异,现分述如下。  一、气机失常  气对人体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如五脏六腑之气,营卫之气,经脉之气,阴气阳气、正气等。《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这说明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的精微物质,由于它的运动推动了生命活动。情志失调,气机不畅,自身难以调节,即是气机性病理的开始。神志障碍多发于气机久逆,《素问·举痛论》有:“百病生于气也”论点,亦有“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的气机性病理总结。可见情志过极,必然相应损伤脏体及脏神,而出现神志症状。不同脏神功能失调,会出现不同的神志症状。其症状虽异,病理则一,乃气机之乱矣。  二、心血不足  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经过化生过程而形成的。血液是在气的推动下,循脉道而有规律地运行的。它与心、肝、脾三脏的关系*为密切。精神活动,是脑主神明的功能体现。而脑神功能,离不开心主血脉的濡养。故有“神为血气之性”之说。气行则血行,所以气血充盛,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血液正常循行过程中发生了病理变化,*易导致脑神的濡养不足,脑神失调而出现神志障碍症状。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 作者简介

  李霁,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在治疗儿童行为与神志障碍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课题研究。2016年被光明日报光明网授予“2015-2016年度中国十大儿科医生”。2017年被公派至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年。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