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当代中国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当代中国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陈定刚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4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2.5(4.9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当代中国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4919415
  • 条形码:9787554919415 ; 978-7-5549-194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代中国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研究》通过对语言及翻译活动的解读以及现今我国翻译教学现状的阐释,来探究当代中国的翻译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翻译能力的内涵、培养的科学途径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当代中国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研究》不同于以往类英语教学与翻译能力的培养研究,试图从翻译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辩证关系、思辨力的培育、翻译中的时空观等深层理论层面来探讨当代翻译能力的培养。

当代中国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目录

**章 翻译活动的社会性
**节 何谓语言
第二节 语言的实践性
第三节 翻译的呈现——文化资本

第二章 当代中国翻译教学现状
**节 当代翻译教学简述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翻译教学模式
第三节 翻译测试

第三章 当代中国翻译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现状
**节 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第二节 翻译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途径

第四章 文化语言学与当代中国的翻译教学
**节 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翻译教学视角下的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认知语言学与当代中国的翻译教学
**节 认知语言学及其对翻译教学的作用
第二节 范畴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隐喻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第六章 翻译能力阐微
**节 翻译能力的定义
第二节 翻译能力的研究途径
第三节 翻译能力实证研究现状

第七章 翻译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辩证关系
**节 理论阐释
第二节 翻译能力的实验性研究方法
第三节 基于实证视角的翻译能力研究

第八章 语体分析与思辨能力培育
**节 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研究综述
第二节 语体研究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
第三节 语体分析对思辨能力的影响实践

第九章 翻译中的时空观
**节 时空观理论概述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时空观的应用

第十章 翻译中的主体间性探寻
**节 翻译主体性与翻译主体间性
第二节 作者与译者主体间性
第三节 译者间性
第四节 主体间性意识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当代中国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节选

  《当代中国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需要强调的是,当代发达社会不同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因素已经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已经具有优先性和决定性意义。在当代社会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一起构成了一切社会区分化的两大基本原则。社会行为者不能单单依靠手中所获得的经济资本,而必须同时掌握大量的文化资本,将二者结合起来,并且使二者的质量和数量达到比较显著的程度,才能在现代社会的场域竞争中获胜,文化资本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在此,引借布迪厄对文化资本的阐述,文化资本具有身体化、客观化、制度化、可转换性和可传递性的特征。  **,文化资本的身体化特征。  这种特征表现为行为者心智和身体的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是在行动者身体内长期地和稳定地内在化的结果,成为一种具体的个性化的秉性和才能,并成了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社会行为者所具有的流利的言辞、审美趣味、教养、气质等文化资本往往是在耳濡目染中完成的,因而这种资本的传递要比经济资本的传递更为隐蔽和难以察觉。由于这种资本的内化过程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同时又必须在这一时间内耗费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本才能转化为文化资本,因此,身体化的文化资本还具有历史性、时间性和空间性。比如,经历长时间文化熏陶和良好教育所养成的个人气质,就是具有较高价值的身体化文化资本。  第二,文化资本的客观化特征。  客观化的文化资本指的是物化或者对象化的文化财产,表现为文化商品(诸如图书、电脑之类)、有_定价值的油画、各种古董或历史文物等,它们是理论的印迹或实现,可以通过客观物质媒介来传递。对于客观化的文化资本来说,其价值和意义的大小,并不取决于它本身,而取决于文化财产中所包含的那些旨在鉴赏、审美和消费的支配性能力。  第三,文化资本的制度化特征。  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指的是由合法化和正当化的制度所确认或认可的各种资格,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各种头衔、学位和教师资格文凭等。这种制度化的文化资本表现出特有的、相对独立于其持有者的自律性,因为社会制度具有相对独立的制度化。  第四,文化资本的可转换性特征。  文化资本的可转换性主要表现在其他资本形式(主要指经济资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在某种条件下能够转换为其他资本形式。如果某人拥有雄厚的经济资本,并能够以此来购买他人的劳动时间,如请家庭教师,或者到某个学校去接受教育并获得相关的文凭或者证书,那么,他所拥有的经济资本就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转换为文化资本。比如,社会场域中规定,拥有某种文凭和证书的行为者可以获得某个职位,那么拥有的相应文凭和证书就是行为者拥有的文化资本。当他获得这个职位,通过工作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文化资本就转换成了经济资本。一般说来,在劳动力市场中,拥有较高文化资本的行为者比拥有较低文化资本的行为者更容易获得就职的机会,那么拥有较高文化资本的行为者就能够通过转换而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本。再比如,某个领域的著名学者或者权威人士在自己所涉猎的领域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本,他就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被邀请到某个团体担任顾问或者指导工作,某个团体会支付给他一定的经济报酬,那么,他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就转化成了可支配的经济资本。随着他被团体邀请次数的增多,他所获得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也与日俱增,这些累积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逐渐转换成社会资本和象征性资本,他在该领域的声誉和威望也逐渐得到积累。随着他在这个学科场域中不断累加的资本数量,无形中他在学科场域中就处于中心的位置,在场域的竞争中取得了胜利。  第五,文化资本的可传递性特征。  这种特征主要指身体化的资本通过家庭进行传递,即通过家庭教育来传递和积累,因为文化资本一般无法通过馈赠、买卖和交易的方式进行传递。文化资本的传递和积累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家庭能提供的自由时间长度以及文化能力。社会行为者文化资本的习得总是与社会出身和家庭教养密切相关,文化资本总是被烙上*初获得状态的烙印,如人的口音、饮食习惯、生活起居的日常方式等都透露出他的家庭出身。无论怎样竭力掩饰,个体行为者都无法彻底抹去*初的社会身份,也无法逃避这个社会位置潜移默化给予他的一切。对于那些家庭拥有大量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个体行为者来说,他们无疑比别人拥有更为便利的条件获取文化资本,因此社会出身不同的孩子,由于家庭文化资本的不同,所受到的教育和累积的文化资本也是不相同的,那么他们今后生活的轨迹也可能迥然相异。文化资本比较富有的人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的中上层阶级,因为文化资本的占有本身就预设了对技能与能力的占有,他们主要集中在非体力劳动者阶级。一般来说,经济资本雄厚的家庭能够给父母教育子女、子女积累文化资本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他们总是希望延长孩子在家庭和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推迟他们参加工作的年龄。不同阶级出身的行为者获得文化资本的数量是不一样的,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以及他们后来在社会场域中的位置。  ……

当代中国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简介

  陈定刚,男,1972年生,2012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获得翻译学博士学位,广东金融学院外文学院教师。参加编写《口译研究方法论》(外研社出版),汉译《高效能教学方法》《评价量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与癌共舞》(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英译《中国经济新趋势》(新加坡中信出版社出版);主持英译《中观经济学》,已与美国学术出版社出版签出版合同。发表各类论文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