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回眸青阳

回眸青阳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
开本: 21cm 页数: 334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5.5(4.3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回眸青阳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9659978
  • 条形码:9787539659978 ; 978-7-5396-599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回眸青阳 本书特色

陈晓农,柯宏胜主编的《回眸青阳》,以当年下放知青为主,叙述大家在青阳生活期间的那段人生经历和个性体验,重温四十年前青阳的风土地貌,抒发人文情怀,并由此展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皖南山区人民生活图景的诗歌散文合集。当然,本书也有青阳籍人士讴歌、怀念青阳故乡的优秀诗文。 书中的作品,饱含了对过往生活、人物的回忆,对青阳优美风光、淳朴乡情的赞美,对青阳巨大变化的歌颂,整体格调昂扬向上。

回眸青阳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六部分, 以诗歌、散文、绘画、书法、歌曲等形式追忆了合肥知青在青阳的岁月, 介绍了青阳的历史。书中的作品, 饱含了对过往生活、人物的回忆, 对青阳优美风光、淳朴乡情的赞美, 对青阳巨大变化的歌颂, 整体格调昂扬向上。

回眸青阳 目录

青阳,我们共同的故乡(代序)
写在前面——编辑《回眸青阳》流淌的情思
一、新诗回眸青阳
不会淡忘的那段时光——献给曾在青阳插队的兄弟姐妹
哦,老三届
九华山花台春色(外一首)
闻见家乡的味道
致知青——纪念上山下乡四十五周年
生我养我的村庄
知青生活点滴
命运之歌
踩下青春印迹的地方
古刹钟声
龙的传人

二、韵律思念青阳
陈国良诗词
陈维虞诗词
程朝佛词曲
崔璋诗词
贺镇德诗词
李萌静诗词
吴宗仰诗词
邹建一诗词
赵晓源诗词
陈庆法诗歌
闵晓苇诗歌
赵晓源歌曲
贺镇德歌曲

三、散文飘逸深情
伴随一生的记忆——插队生活点滴
**次上山砍柴
首次上黄山
雨中牧童
九华看日出
游九子岩
下放记忆
少女跳井为哪般
难忘的一次回家返乡路
难忘的情结——写在实验中学同学下乡三十周年之际
亲历牛打角
站立的河
烙在心中的眼神——一位青阳知青美丽的记忆
埂上往事
清韵蓉城
花屋遥遥
难忘故乡那条路
村头,那不应忘记的纪念
红花草
知青生活杂忆
知青往事
写点真的东西(外二篇)
蹉跎岁月(外一篇)
青通河畔的春天
万紫千红的地方
我的采桑子
往事在心中飘荡
家在青阳
故乡的春雪

四、历史定格记忆
万阶岭上知青吟
故乡情思
友谊地久天长
定格的历史场景(一)
定格的历史场景(二)
岑默的绘画
陈国良的书法

五、青阳掌故传说
青阳县及其乡镇的由来
青阳古桥知多少
“金钱”诱我苦登山九华传说真神奇
凤凰松的传说
九华山柯村的传说二则
美女尖——青阳方言故事
青阳磨子山传奇
一个村庄的礼让

六、缅怀青阳旗帜
人生寄语
沈培新先生日记选摘
永远的沈培新——他无意于人生之不朽
永远的思念——记安徽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文联原主席沈培新二三事
长者·老师·风范——深切缅怀沈培新先生
痛悼沈培新先生
编后记
展开全部

回眸青阳 节选

  《回眸青阳》:  九华山后山没有还俗的僧人,有几十位和尚和十来位尼姑,组织了一个佛教队。仁德师父当时有五十来岁了,在佛教队里是属于年轻的,就由他来当队长。庙里拥有一些山场.出产毛竹和木材。还有一些旱地,可以种一些小麦、山芋充当口粮。再就是一些茶园,每年的茶季忙碌几个月,采茶、炒茶、卖茶叶是佛教队的一项主要的收入。“文化大革命”给僧人们带来的*大改变就是:僧人也要自食其力,自己养活自己。当地政府每月给一定的粮食计划,但是需要僧人自己挣钱来买.因此,挣钱对于这些年老体弱的僧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俗话说靠山吃山,庙里有山场,砍伐毛竹、杉木也是一笔大的收入。但是,从山上将竹子和杉木背下来,是很重的体力劳动。只有请当地的农民背下山,卖给当地的供销社之后,再支付工资。虽然钱很少,但是农民们也很乐意,因为他们的劳动力有地方出卖了。僧人们也很高兴,庙里的重体力活经常是由一些农民来干的,庙里也正是有和当地农民们这样的关系.才使得僧人们能够撑下来。  我**次见到仁德师父是20世纪70年代,后来和仁德师父接触得多了,就没有什么隔阂了。有一次,我上后山,去了双溪寺,仁德师父问我,晚上来不来庙里?接着又说,来了我就可以看到我没有看过的东西。晚上,我进到庙里,只见七位师父围坐在大殿菩萨的前面,仁德师父坐在中间,头上戴了顶像唐僧戴的那种帽子。七位师父手执各种法器,在仁德法师的带领下,口中念念有词,每个人都凝神专注的样子。在师父们的面前,跪着几个老乡,在随着师父们口中的诵念不住地磕头起身磕头。仪式一直持续了几个小时。后来仁德师父告诉我,这是在为亡灵超度。很多时候都是在人们的一再要求下,僧人们偷偷地做一回。每做一次法事,七位僧人忙六个多小时,可以得到三十斤的粮票,也算是生活补贴吧。  双溪寺的右下手一百米,走几十个台阶,弯了几弯,有两块黝黑黝黑的大石块,圆溜溜的,并排立着,就像是从山上滚落下来的。每块石头足有一间房子大小,两块石头中间,是连着的三个水池,墨绿墨绿的,*里的一个尤其特别,不时从水底冒出一个个白色的点点,慢慢地上升,仔细看看,是一个个晶莹的水泡,到了水面上就像在天鹅绒的毯子上点缀了一颗颗的莹白莹白的珍珠。这样的一个泉眼,这样的神奇景象,我只是在双溪寺才**次见到。人们在这三个水池外,再用石头砌就了一个稍大一些的池子,用于平时的洗涤。池与池之间用碎石隔开,*外的池子连着一条被水草覆盖的小水沟,拨开这些绿色的小草,可以发现一小股清水在缓缓地流动,一直流到下面的石头缝里。水池正面一块石头的上方篆刻着“龙王井”三个大字,下面的落款已经模糊了。旁边凿平的一款石面上,模模糊糊地有一些字迹,也无法辨认了,应该是对“龙王井”的记叙吧。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