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培养计算机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培养计算机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作者:蒋宗礼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381
中 图 价:¥56.9(7.2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培养计算机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2503842
  • 条形码:9787302503842 ; 978-7-302-50384-2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培养计算机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书特色

内 容 简 介 与国际等效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明确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本科工程教育的聚焦 点。本书面向本科计算机类专业,讨论如何实现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讨论将这一任务 分解到整个本科教育的过程中的基本思路和要求,然后分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 基础和专业课程、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以实例的形式给出落实案例。不仅为读者澄清了 一些基本概念,还给读者提供可以实际操作的案例。考虑到相关需求,还简单介绍了相关的工程伦理道德 要求和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本书为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设计培养方案,为教师设计和开展面向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教 学活动提供参考,也可以给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学习课程以达成毕业要求提供指导。对其他工科专业的教师 也具有参考价值。

培养计算机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内容简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工程教育国际接轨为突破口,通过强化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特别是在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标准意识的建立、质量意识的强化上起到了重大作用。? 与国际等效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明确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本科工程教育的聚焦点。在认识和实施上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书讨论如何实现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我国的计算机类专业教育早日实现与国际接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讨论将这一任务分解到本科教育过程中的基本思路和要求,然后分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以实例的形式给出落实案例。? 本书既有引导基本理念更新的内容,也有示例性的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要求。不仅澄清了一些基本概念,还提供了可以实际操作的案例。? 本书为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设计培养方案,为教师设计和开展面向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提供重要参考,也为学生学习课程以达成毕业要求提供指导。

培养计算机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目录


目 录 第1章 计算机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本定位 1 1.1 本科工程教育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1 1.2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对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4 1.3 分解落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6 第2章 《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要点 9 2.1 《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9 2.1.1 概述 9 2.1.2 适用专业范围 10 2.1.3 培养目标 10 2.1.4 培养规格 11 2.1.5 师资队伍 11 2.1.6 教学条件 13 2.1.7 质量保障体系 13 2.1.8 专业类知识体系 14 2.1.9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4 2.1.10 专业类核心课程建议 15 2.1.11 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17 2.1.12 有关名词释义和数据计算方法 18 2.2 要点说明 18 2.2.1 计算机类专业基本情况 18 2.2.2 提高质量必须更新观念 19 2.2.3 准确定位 20 2.2.4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21 2.2.5 师资队伍 21 2.2.6 质量保障体系 21 2.2.7 知识体系 21 2.3 应用型人才培养 21 第3章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23 3.1 高等数学 23 3.1.1 课程简介 23 3.1.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23 3.1.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4 3.1.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28 3.1.5 学时分配 29 3.1.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9 3.2 线性代数 30 3.2.1 课程简介 30 3.2.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30 3.2.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31 3.2.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32 3.2.5 学时分配 33 3.2.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33 3.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4 3.3.1 课程简介 35 3.3.2 教学目标 35 3.3.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36 3.3.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38 3.3.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39 3.4 数值分析 39 3.4.1 课程简介 39 3.4.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40 3.4.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40 3.4.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42 3.4.5 学时分配 44 3.4.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45 3.5 大学物理 45 3.5.1 课程简介 46 3.5.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46 3.5.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47 3.5.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54 3.5.5 教与学 54 3.5.6 学时分配 55 3.5.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55 3.6 离散数学 56 3.6.1 课程简介 56 3.6.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57 3.6.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57 3.6.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63 3.6.5 教与学 64 3.6.6 学时分配 65 3.6.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65 3.7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66 3.7.1 课程简介 66 3.7.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67 3.7.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67 3.7.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71 3.7.5 教与学 72 3.7.6 学时分配 73 3.7.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73 第4章 专业类基础课程 75 4.1 程序设计基础 75 4.1.1 课程简介 75 4.1.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75 4.1.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76 4.1.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78 4.1.5 教与学 80 4.1.6 学时分配 81 4.1.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81 4.2 数据结构 82 4.2.1 课程简介 82 4.2.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82 4.2.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83 4.2.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86 4.2.5 学时分配 88 4.2.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89 4.3 计算机组成 90 4.3.1 课程简介 90 4.3.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90 4.3.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91 4.3.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94 4.3.5 教与学 96 4.3.6 学时分配 96 4.3.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96 4.4 编译原理 99 4.4.1 课程简介 99 4.4.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100 4.4.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01 4.4.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104 4.4.5 教与学 108 4.4.6 学时分配 108 4.4.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09 4.5 操作系统原理 110 4.5.1 课程简介 110 4.5.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111 4.5.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12 4.5.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115 4.5.5 教与学 118 4.5.6 学时分配 118 4.5.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19 4.6 数据库原理 119 4.6.1 课程简介 119 4.6.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120 4.6.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20 4.6.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123 4.6.5 教与学 125 4.6.6 学时分配 125 4.6.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26 4.7 计算机网络 127 4.7.1 课程简介 127 4.7.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128 4.7.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29 4.7.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135 4.7.5 教与学 139 4.7.6 学时分配 139 4.7.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39 4.8 软件工程导论 140 4.8.1 课程简介 140 4.8.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141 4.8.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42 4.8.4 教学环节的安排及要求 145 4.8.5 教与学 148 4.8.6 学时分配 148 4.8.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49 第5章 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 150 5.1 人工智能 150 5.1.1 课程简介 150 5.1.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151 5.1.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51 5.1.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152 5.1.5 教与学 157 5.1.6 学时分配 157 5.1.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57 5.2 计算机体系结构 157 5.2.1 课程简介 158 5.2.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159 5.2.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60 5.2.4 实验教学 162 5.2.5 教与学 167 5.2.6 学时分配 168 5.2.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68 5.3 算法设计与分析 169 5.3.1 课程简介 169 5.3.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170 5.3.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71 5.3.4 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175 5.3.5 教与学 175 5.3.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76 5.3.7 本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的实现途径 176 5.4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177 5.4.1 课程简介 177 5.4.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177 5.4.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78 5.4.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180 5.4.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81 5.5 数据挖掘 183 5.5.1 课程简介 183 5.5.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183 5.5.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84 5.5.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186 5.5.5 教与学 187 5.5.6 学时分配 187 5.5.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88 5.6 云计算技术 188 5.6.1 课程简介 188 5.6.2 课程地位与教学目的 189 5.6.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89 5.6.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191 5.6.5 教与学 192 5.6.6 学时分配 192 5.6.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93 5.7 软件体系结构 195 5.7.1 课程简介 195 5.7.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196 5.7.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96 5.7.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199 5.7.5 教与学 199 5.7.6 学时分配 200 5.7.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00 5.8 软件过程与管理 200 5.8.1 课程简介 201 5.8.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201 5.8.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02 5.8.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204 5.8.5 教与学 209 5.8.6 学时分配 210 5.8.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10 5.9 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 211 5.9.1 课程简介 211 5.9.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212 5.9.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12 5.9.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213 5.9.5 教与学 214 5.9.6 学时分配 215 5.9.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15 5.10 物联网通信技术 217 5.10.1 课程简介 218 5.10.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218 5.10.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19 5.10.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220 5.10.5 教与学 220 5.10.6 学时分配 220 5.10.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21 5.11 物联网控制技术 221 5.11.1 课程简介 222 5.11.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222 5.11.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23 5.11.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229 5.11.5 教与学 229 5.11.6 学时分配 231 5.11.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31 5.12 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 232 5.12.1 课程简介 232 5.12.2 教学目标 233 5.12.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33 5.12.4 学时分配 234 5.12.5 教与学 235 5.12.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35 5.13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235 5.13.1 课程简介 236 5.13.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237 5.13.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38 5.13.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243 5.13.5 教与学 245 5.13.6 学时分配 246 5.13.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46 5.14 网络与通信安全 248 5.14.1 课程简介 248 5.14.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248 5.14.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49 5.14.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250 5.14.5 教与学 251 5.14.6 学时分配 252 5.14.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52 5.15 信息安全导论 253 5.15.1 课程简介 253 5.15.2 教学目标 253 5.15.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53 5.15.4 教与学 254 5.15.5 学时分配 254 5.15.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55 5.16 分布式系统导论 255 5.16.1 课程简介 255 5.16.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256 5.16.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57 5.16.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259 5.16.5 教与学 261 5.16.6 学时分配 262 5.16.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62 第6章 课程设计 264 6.1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64 6.1.1 课程简介 264 6.1.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264 6.1.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65 6.1.4 学时分配 265 6.1.5 教与学 266 6.1.6 题目示例 266 6.1.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68 6.2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269 6.2.1 课程简介 269 6.2.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269 6.2.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70 6.2.4 学时分配 272 6.2.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72 6.3 计算机组成课程设计 273 6.3.1 课程简介 273 6.3.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273 6.3.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274 6.3.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274 6.3.5 教与学 275 6.3.6 学时分配 275 6.3.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275 6.4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276 6.4.1 概论 276 6.4.2 课程设计选题方案 279 6.4.3 课程设计实验组合方案 296 6.4.4 课程设计实验进度安排 297 6.4.5 课程设计验收和评价 297 6.5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297 6.5.1 课程简介 298 6.5.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299 6.5.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300 6.5.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303 6.5.5 教与学 303 6.5.6 学时分配 303 6.5.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303 6.6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304 6.6.1 课程简介 304 6.6.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304 6.6.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305 6.6.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308 6.6.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308 6.7 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实践 308 6.7.1 课程简介 308 6.7.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309 6.7.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309 6.7.4 学时分配 310 6.7.5 教与学 310 6.7.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311 6.8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 311 6.8.1 课程简介 311 6.8.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312 6.8.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312 6.8.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313 6.8.5 学时分配 314 6.8.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314 6.9 信息安全综合实践 315 6.9.1 课程简介 315 6.9.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316 6.9.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316 6.9.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318 6.9.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319 6.10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319 6.10.1 课程简介 319 6.10.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320 6.10.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320 6.10.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322 6.10.5 教与学 322 6.10.6 学时分配 322 6.10.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322 6.11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323 6.11.1 课程简介 324 6.11.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324 6.11.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325 6.11.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327 6.11.5 教与学 327 6.11.6 学时分配 328 6.11.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328 6.12 工程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 329 6.12.1 过程要求与安排 330 6.12.2 成绩评定 333 6.12.3 课程管理 333 第7章 实习实训 336 7.1 内容、要求与安排 336 7.2 考核与成绩评定 337 第8章 毕业设计 339 8.1 基本要求 339 8.1.1 内容、要求与安排 340 8.1.2 考核与成绩评定 341 8.2 毕业设计选题示例 342 第9章 工程与伦理概要 351 9.1 理解工程 351 9.2 工程与社会 352 9.3 社会责任 353 9.4 道德责任 353 9.5 道德准则 354 9.6 工程伦理 355 9.7 工程与创新 357 9.8 风险控制 357 9.9 工程经济 358 9.10 计算机伦理 358 第10章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61 10.1 组织机构 361 10.1.1 教学指导委员会 361 10.1.2 教学督导委员会 362 10.1.3 招生与就业指导委员会 362 10.1.4 学生工作委员会 362 10.2 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评价与监控 363 10.2.1 培养目标 364 10.2.2 培养方案 365 10.2.3 课程 366 10.2.4 教师队伍 367 10.2.5 课堂教学过程 367 10.2.6 实验教学过程 370 10.2.7 招生工作 374 10.2.8 就业工作 375 10.2.9 学生工作 375 10.2.10 教学管理工作 376 10.3 教学条件 377 10.3.1 教学辅助设施建设 377 10.3.2 实验室建设 377 10.3.3 教师队伍建设 377 10.3.4 教学经费保障 377 10.4 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改进 378 10.4.1 培养目标的分析与改进 378 10.4.2 培养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378 10.4.3 课程大纲的分析与改进 378 10.4.4 教学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改进 378 10.4.5 教学过程与条件的分析与改进 378 10.4.6 毕业要求达成的分析与改进 379 10.4.7 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及实施 380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