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室内环境与检测

作者:李新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4.0(8.5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室内环境与检测 版权信息

室内环境与检测 本书特色

本书在引入室内环境、健康住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室内各种环境的质量、特性、检测、评价、控制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室内空气环境、室内热湿环境、室内声环境、室内光环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检测技能。本书以室内空气环境与检测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室内空气质量的概念、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与检测方法、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评价、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本书具有内容丰富,知识新颖,实用性强等特点。 本书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可作为建筑以及环境类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岗位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

室内环境与检测 内容简介

李新主编的《室内环境与检测(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在引入室内环境、健康住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室内各种环境的质量、特性、检测、评价、控制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室内空气环境、室内热湿环境、室内声环境、室内光环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检测技能。本书以室内空气环境与检测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室内空气质量的概念、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与检测方法、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评价、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本书具有内容丰富,知识新颖,实用性强等特点。本书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可作为建筑以及环境类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岗位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

室内环境与检测 目录

1室内环境概论1 11室内环境1 111环境1 112室内环境2 12室内环境质量4 121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性4 122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5 123室内环境质量的评价6 124室内环境质量的控制7 13绿色建筑8 131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与发展8 132病态建筑9 133健康住宅12 14“室内环境与检测”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15 141课程的性质15 142课程的任务15 143课程的要求16 习题与思考题16 2室内空气污染17 21室内空气质量17 211室内空气质量的定义17 212室内空气污染18 22室内空气污染物19 221化学、物理、生物污染物19 222气态、颗粒污染物23 23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24 231室外污染源24 232室内污染源25 习题与思考题30 3室内空气质量评价31 31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1 311化学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2 312物理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5 313生物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8 314室内的其他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9 3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40 32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41 322其他相关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42 32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关系43 33室内空气质量评价44 331概述44 332室内空气质量现状评价49 333室内装修中环境空气质量的预评价52 习题与思考题59 4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60 41室内污染源的控制60 411减少室内污染源60 412室内污染源的处理61 413使用环保型建材62 42室内空气净化67 421微粒捕集68 422吸附净化69 423其他净化方法74 43室内通风换气77 431通风方式77 432通风量78 习题与思考题78 5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79 51室内空气污染物采样方法79 511室内空气样品的采集79 512采样体积以及污染物浓度的计算85 513室内空气监测方案设计87 514采样效率及其评价89 52甲醛(HCHO)的测定91 521AHMT比色法91 522酚试剂比色法93 523气相色谱法94 524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96 53苯(C6H6)、甲苯(C7H8)、二甲苯(C8H10)的测定97 54总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测定100 55苯并[a]芘(B[a]P)的测定102 习题与思考题104 6室内空气中无机污染物的检测105 61二氧化硫(SO2)的测定105 62二氧化氮(NO2)的测定109 63一氧化碳(CO)的测定111 631非分散红外吸收法112 632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113 633气相色谱法113 634汞置换法115 64二氧化碳(CO2)的测定116 641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116 642气相色谱法117 643容量滴定法118 65氨(NH3)的测定118 651靛酚蓝分光光度法119 652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120 653离子选择电极法121 654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122 66臭氧(O3)的测定124 661紫外光度法124 662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126 习题与思考题129 7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菌落总数、氡的检测130 71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测定方法130 711原理130 712仪器和设备130 713试剂和材料131 714流量计校准131 715采样131 716分析步骤131 717计算131 718注意事项132 72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132 721原理132 722仪器和设备132 723营养琼脂培养基133 724操作步骤133 725结果计算133 73氡的测量方法133 731闪烁瓶测量方法133 732氡的标准测量方法135 习题与思考题143 8室内热湿环境144 81基本概念144 811室内热湿环境参数144 812传热的基本方式147 813室内气候151 82热湿环境与健康154 821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154 822热舒适环境及其影响因素156 823室内热湿环境评价160 83室内环境温湿度的控制163 831建筑物的隔热163 832建筑物的保温169 84室内热湿环境的检测174 841室内温度测定方法174 842室内湿度测定方法175 843室内风速(风量)测定方法177 844室内新风量、换气量测定方法178 习题与思考题181 9室内光环境182 91光学基本知识182 911光的性质182 912光的量度183 913基本光度量之间的关系186 92视觉与光环境187 921人的视觉特性187 922光污染189 923室内光环境评价190 93室内环境光污染的控制193 931材料的光学性质193 932天然采光195 933人工照明199 94室内光环境的检测205 941室内光环境的检测规定205 942室内光环境的检测方法206 习题与思考题210 10室内声环境211 101声学基本知识211 1011声音的产生211 1012声波的特性212 1013声音的度量213 102听觉与声环境216 1021人的听觉特性216 1022噪声及其危害217 1023室内声环境的评价218 103室内环境噪声的控制219 1031吸声材料和结构219 1032建筑隔声222 1033噪声控制226 104室内噪声环境检测230 1041噪声标准230 1042噪声的测量230 1043测量噪声常用的仪器231 1044其他噪声测量仪器232 1045测量噪声的方法233 习题与思考题234 11实验236 111实验一室内空气中氨(NH3)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236 1111目的236 1112原理236 1113仪器和设备236 1114试剂236 1115采样237 1116分析步骤237 1117结果计算237 1118注意事项238 112实验二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测定——撞击式称重法238 1121目的238 1122原理238 1123仪器238 1124材料238 1125流量计校准238 1126采样239 1127分析步骤239 1128结果计算239 1129注意事项239 113实验三室内空气中甲醛(HCHO)的测定——AHMT比色法239 1131目的239 1132原理240 1133仪器和设备240 1134试剂和材料240 1135采样241 1136分析步骤241 1137结果计算241 1138注意事项242 114实验四室内空气中苯(C6H6)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42 1141目的242 1142原理242 1143试剂和材料242 1144仪器和设备242 1145采样和样品保存243 1146分析步骤243 1147结果计算243 1148注意事项244 115实验五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44 1151目的244 1152原理244 1153试剂和材料244 1154仪器和设备244 1155采样和样品保存244 1156分析步骤244 1157结果计算245 1158注意事项246 116实验六室内放射性氡气(Rn)的测定——闪烁瓶法246 1161目的246 1162原理246 1163仪器246 1164采样和测量步骤246 1165结果计算246 参考文献248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