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与抑制-理论与实证分析

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与抑制-理论与实证分析

作者:张乐才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2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0.3(7.2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与抑制-理论与实证分析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4192148
  • 条形码:9787514192148 ; 978-7-5141-921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与抑制-理论与实证分析 本书特色

对环境问题的探讨持续吸引着政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鉴此,本文以污染生产要素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污染红利形成的机理以及污染红利的抑制,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是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竞争、地区行政垄断以及收入差距等联合导致的结果。其次,污染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中小企业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再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污染红利的抑制也日益严格,虽然目前我国污染红利抑制政策还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但其对污染红利抑制取得了较好的抑制绩效,使2010年之后我国污染要素作为红利的现象正逐渐消失。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实现我国的生态文明,我们应进一步采取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产业政策体系等若干抑制污染红利的措施,使得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在我国能真正实现。

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与抑制-理论与实证分析 内容简介

对环境问题的探讨持续吸引着政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鉴此,本文以污染生产要素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污染红利形成的机理以及污染红利的抑制,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是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竞争、地区行政垄断以及收入差距等联合导致的结果。其次,污染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中小企业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再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污染红利的抑制也日益严格,虽然目前我国污染红利抑制政策还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但其对污染红利抑制取得了较好的抑制绩效,使2010年之后我国污染要素作为红利的现象正逐渐消失。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实现我国的生态文明,我们应进一步采取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产业政策体系等若干抑制污染红利的措施,使得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在我国能真正实现。

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与抑制-理论与实证分析 目录

**章 导言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污染红利理论概述 **节 污染的形成 第二节 污染要素概述 第三节 污染红利概念及其特征 第四节 污染红利导致污染集聚 第五节 污染红利的发展阶段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 **节 环境禀赋转化为污染红利的约束机制研究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与污染红利的形成 第三节 地区行政垄断与污染红利的形成 第四节 收入差距与污染红利的形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染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节 污染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 第二节 污染红利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三节 污染红利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染红利抑制 **节 污染红利抑制政策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我国污染红利抑制的政策工具 第三节 我国污染红利抑制政策的抑制绩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节 本书结论 第二节 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与抑制-理论与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

张乐才,湖南益阳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资源产业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3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专业博士后出站;现就职于中共杭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已发表文章30多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0多篇;主持纵向课题(省部级课题和市厅级课题)10多项,横向课题20多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