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未知之城

未知之城

作者:于幸泽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7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80.6(6.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89.6(7.0折)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未知之城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2478980
  • 条形码:9787302478980 ; 978-7-302-4789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未知之城 本书特色

“未知之城”展览中的所有艺术作品均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艺术家于幸泽博士创作。艺术家的思考取决于“意识的觉醒”,而“意识的觉醒”的裂变过程和形式表达又必然扎根于对当下的思辨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未知之城”展览试图走出常人眼中当代艺术的晦涩与清高,用更为直观的、充满想象力的、激发思考的艺术语境,揭示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思想冲击和哲学意识。展现当代艺术在追求自我、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的同时,正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寻求与观众思想的共鸣。本书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展览的艺术内容和创作过程,体现了作者对当代艺术的探索和思考。书中含有二维码,读者可观看作品相关视频。 下载课件、获取课件密码、各种资源包以及人工客服,请关注清华社官方微信服务号qhdxcbs_js,一站式帮您解决各种图书问题。

未知之城 内容简介

艺术家的思考取决于“意识的觉醒”,而“意识的觉醒”的裂变过程和形式表达又必然扎根于对当下的思辨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未知之城”展览试图走出常人眼中当代艺术的晦涩与清高,用更为直观的、充满想象力的、激发思考的艺术语境,揭示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思想冲击和哲学意识。展现当代艺术在追求自我、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的同时,正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寻求与观众思想的共鸣。    “未知之城”展览围绕“物语”“呼吸”“乐园”三个核心要素展开。对物质欲望的深刻冥想、对生存法则的哲学思考、对未知世界的觉醒顿悟,分别代表“未知之城”中的物质与索取、生存与规则、行为与结果的艺术解读。如果说“物语”中的单件艺术作品表达了艺术家对人类欲望索取的具象体察和意象对峙,那么在名为“深呼吸”的整体情景造型艺术装置中,艺术家则进一步以“呼吸”来隐喻。吐故纳新不仅是肌体的需求,也是城市繁荣的自然法则。但诚如“老子”所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生命是天、地、人的相互关系,阴阳平衡的过程,过度的放纵、无节制地滥用,必将使生存环境处于无序且更无奈的窘境。展览的很终,当你进入艺术家为本次展览度身创作的“可以窥探未来世界的—个人乐园”,你会发现在所谓的“未来镜像”中充斥自己的身影,道出了“我行即未来—未来城市的景象取决于我们当下的行为”的优选思考。    “未知之城”展览中的所有艺术作品均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艺术家于幸泽博士创作。这也是继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策划的“当艺术遇见邬达克”(国外建筑师与上海的人文精神对话展)和“空中读城”(上海学者李振宇教授与世界城市的空中影像对话展)之后的,青年艺术家思辨城市的当代艺术对话展。    不同年代的人物,展现同样的执着;不同文化的差异,追求同样的梦想;不同身份的居民,创造同样的精彩;不同展览的语境,诠释同样的话题—是城市塑造了我们,是我们改造着城市,城市因我们而生动……

未知之城 目录

自述 ···················································· 1 作品 ·················································· 11 开启/绘画 ············································ 12 旋转/绘画 ············································ 18 遥远的星球/绘画 ···································· 24凝固的空间/绘画 ···································· 32凹/绘画装置 ········································· 40悬/绘画装置 ········································· 50要有光/绘画装置 ···································· 58 深呼吸/绘画装置 ···································· 702340个洞/绘画装置 ································· 86狂想曲/装置 ········································· 98个人乐园/互动装置 ································· 108*佳猜测/影像 ······································ 122对谈 ················································ 129未知之城—与禅学艺术研修者刘逸鸿对谈 ······ 130附录 ················································· 163后记 ················································· 174Contents Personal Statement 1·········································· 1Artworks························································· 11 Beginning/ painting ·············································· 12 Whirling/ painting ················································· 18Distant Planet/ painting········································· 24Solidified Space/ painting······································· 32Concave/ painting installation·································· 40Hanging/ painting installation·································· 50Let there be light/ painting installation························ 58Deep Breath/ painting installation····························· 702,340 holes/ painting installation······························ 86Rhapsody/ installation·········································· 98Personal Paradise/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 108Best Guess/image ············································ 122Dialogue······················································· 129 X City—Dialogue with Liu Yihong, Zen Arts Seminar····· 130Appendix······················································ 163Postscript····················································· 174
展开全部

未知之城 节选

  自述  对话自己  艺术创作离不开探寻和质问,人们给这样的行为起了一个积极的名称—  “对话”。  我认为对话是平等的交流,彼此有能力解答问题和对不同的答案交换意见。而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其实学习者无法做到和任何人进行有效的对话。*多是了解!了解了对方,了解了那个时代,了解作品及呈现的原因。不是理解,也无法真正理解,因为根本没有处身在那个时代或对方的生活状态中。所以,进入不惑之年,我更喜欢和自己对话。  在工作之余,我常常问自己:*近创作内容自己是否满意?要把现在的这种作品形态特征持续到什么时候? “叙事内容和形态本身”哪种视觉力量更为强大?而我也常常问自己:我的作品需要独一无二的特征吗?作品是为了谁而作的?我的思维真的跳出了自己的框框了吗?艺术是我生活的全部吗?  我认为“对话”不在于结果,而在于验证“我在思考”。  对话生活  以前我常常问自己:艺术和生活哪个重要?这是个很通俗和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回答起来却很难。  所有想做好艺术的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把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世界的看法用艺术作品的方式呈现,传播给后代,我也同样。创作作品占据了我生活内容的五分之三,我有一份教书的职位,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因此我的生活内容已经很丰富。博伊斯所谓的“艺术等同是生活”,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在我的生活中,创作作品就是工作,和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完全不一样。有了家庭以后我坚定地区分这两者。但是如果你们问我,创作和生活哪个更重要,我很难回答。当我在工作室进行创作的时候,工作的内容是要在作品中浸入观念,动手把它画出来或者制作出来。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生活的核心是浸入“爱”,用“爱”来维护家庭,这也许就是两者的差别吧。我没有为了所谓伟大的艺术而舍弃什么,至少到现在没有。我不相信舍弃了人的珍贵情感“爱”,是获取伟大艺术的前提。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唯一的经验和能力,这是无法复制的。我从少年至今一直在学习过程中,这是一种习惯,这样的学习有助于艺术创作,也可以帮助维护家庭的和谐。  对话艺术  我时常问自己:艺术作品有性质吗?艺术作品和当下社会有什么关系?  艺术本身对人的感官震撼力或震撼作用是人对艺术作品的一种合理反应,是人对艺术的深度关切感。艺术要突出表现自身的真理性内容,同时要不间断地扩充自身的审美震撼力。有些人强调艺术与社会应该进行对立以及表现社会的苦难,我认为这种观点其实忽略了艺术能够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生存状态的多样性,同时也忽略了艺术具有与社会的互动调解关系的作用。  我觉得我的作品有两个矛盾属性在其中,一是作品本身滋生的规律性,二是作品的社会属性。自身的规律性来源于作品每个阶段的形态而赋予我的激情和欲望,是主动顺从作品滋生的趋势,简化作品本身的形象内容与符号,看似清空了内容,实质是让作品内容更加丰满和坚实。而构成作品的社会属性,实际上是抛弃作品的自律性,让作品和自己走进社会,那就会无奈地屈从于社会的现实与既定的秩序,受制于商品社会的魔力,在自身拜物性的不断膨胀中,迷失于其中。好在我不断反省、及时调整。我想要的理想状态是,坚守在作品自身规律性的范畴内,依然能够保持与社会相对独立和批判既定的社会秩序的思考维度,让社会走进作品,依靠作品本身微弱的规律性和特征揭露社会现实。虽然这样的表现也是社会属性的表现,但是我至少还保持清醒。  对话自然  有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的作品想法和观念来源于哪里?是自然吗?  我所说的自然,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我自然而然的状态,不是山林河流,不是通常所说的“大自然”。“自然而然”就是与生俱来的样子,不去装扮,即我内心的自由,这是我极力向往的。同时不臣服于西方艺术内容和样式,会在很多时候接触和阅读中国传统,这样的状态就是我的日常。因为我接受过中国和西方的双重教育,希望自己能够回到那种不受概念束缚的感知状态。  二是指自然形态的迷恋。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界的,没有经过任何“人”为加工和再造的形态。比如生命体本身的结构和色彩——骨头、眼睛、叶脉,具体到甲壳虫背部色彩或者天空的蓝色等。这样的纯“天造”形态,在某些程度上是我创作作品形态的思考来源。同时我也对自然界里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规律、运气、缘分、情感甚至灵魂等,极为好奇。我总是在想,未来的某一天,只有艺术作品才可以让世人触碰到什么是缘分或者灵魂,它们将被艺术家运用特殊的手段进行物质化,甚至让人类可以看见缘分的色彩或者灵魂的结构。  ……

未知之城 作者简介

于幸泽,1976 生于中国辽宁岫岩,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