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既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既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

作者:古大勇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4.2(7.0折) 定价  ¥10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既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11717
  • 条形码:9787520311717 ; 978-7-5203-117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既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 内容简介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以台港地区、东南亚地区、北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华人华侨作家创作为研究对象,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进行散点透视和个案解读。这些作家,大多具有中西文化的双重背景,从而决定了其小说创作的独特主题,即表现两种文化传统的对抗、共处或融合,表现了华侨群体复杂而暧昧的“文化认同”。而无论在作品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上,都呈现出开放的多元书写特征。通过以上解读,从总体上把握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一些共性特征。该书同时也对大陆经典作家在台港暨海外的接受进行了深度研究。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既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 目录


**辑
二元的主体立场与开放的复合型文本——评满族台湾作家林佩芬的长篇小说《故梦》
台湾“日据时期”作家与“东亚鲁迅”的精神关联——以杨逵与赖和为中心
台湾“戒严”时期和大陆“毛泽东时代”两岸的“鲁迅书写”比较——以新文学史著作为中心
经典的台湾“面貌”——四十年来台湾学者新文学史著中的“鲁郭茅巴老曹”书写
台湾“戒严”时期“新文学史”著作中的“鲁郭茅巴老曹”叙述——以周锦的《中国新文学史》为中心
白先勇《台北人》中女性群像的内涵和艺术塑造
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爱情观新论
浅论香港作家李碧华言情小说的诡异之风
评林曼叔主编的《香港文学大系·评论卷二》
鲁迅传记“去神化”写作范式的开拓者——论香港学者曹聚仁的《鲁迅评传》

第二辑
泉籍东南亚华文作家创作中的“原乡”情结
菲律宾华文文学中的“晋江现象”
论菲华作家施柳莺创作的“中华文化认同”
论菲华诗人施子荣怀古诗
论马华作家朵拉的情爱书写
论马华作家驼铃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
论马华诗人江天对鲁迅的接受
论新华学者王润华的鲁迅研究
论新华学者林万菁对鲁迅研究的贡献
印尼与中国民间故事比较研究
论澳华作家心水小说中的“中华文化母题”——以《比翼鸟》为中心

第三辑
社会透视、文化思考和女性关怀——论“新移民文学”作家施雨的小说创作
生态关怀与民族寓言——论榕籍美华作家黄鹤峰的《西雅图酋长的谶语》
旅美作家刘再复散文创作中的“故乡认同”
涉笔成悟,自成一体——论刘再复“第二人生”的“悟语体”散文创作
刘再复与“生态主义”
从张翎的《金山》看新移民文学创作的“淡化乡愁”新趋势
论张翎小说《余震》的电影改编
美国华人文化圈的鲁迅研究
夏志清对“神化鲁迅”研究范式突破的意义
论加华学者李天明对鲁迅研究的贡献
评古远清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2014》
后记
展开全部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既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 节选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  “中、日、韩三国鲁迅学界所构成的‘东亚鲁迅’,是以冷静、深刻、理性的‘抗拒为奴’的抵抗为根基的。这种抵抗既是针对身处的具体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奴役现象,又是对自身奴性的抗拒。这是鲁迅本身的精髓,是多少年来鲁迅学家们从人类整体发展进程出发所作出的普世性的认知。”①作为殖民地国家诞生的作家,鲁迅“抗拒为奴”的抵抗品格正表达了中、韩、日三国人民和知识分子的内心诉求。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迫切需要的正是这种“抗拒为奴”的抵抗品格。韩国和中国一样,有共同的被殖民的历史,同处于帝国主义的奴役之中,同时对本国的统治者的专制统治也有大致相同的体验,所以他们也是从反抗奴隶性的基点来接受鲁迅的。他们对鲁迅的“抗拒为奴”思想、革命情结、复仇精神等有着更为深切的感受和认同。孙郁说:“韩国学人一些论文对奴隶一词的敏感,超过了中国知识界的反应”,“韩国人看鲁迅,有着中国人不同的视角。他们是带着被殖民化的记忆,以一种反抗奴隶的自由的心,自觉地呼应了鲁迅的传统”,“那里的人们还保存着血气,有着阳刚之力。虽然知道韩国知识界也有自省的冲动,时常抨击着自己社会的黑暗,但我觉得中国的许多读书人已丧失了类似的状态了”②。  而日本的情况有所不同,同时期的日本,不但没有被殖民的历史,而且还曾经侵略过别的国家,但日本包括竹内好的鲁迅研究学者是把鲁迅作为一种先进的成功的文化类型的参照,借鲁迅来批判、反思、发展日本文化。除此之外,“抗拒为奴”也是日本鲁迅研究一个核心问题,在竹内好的《鲁迅》“奴隶的文学”一节中,大篇幅地引用鲁迅的关于“奴隶”的言说。大江健三郎说:“读了《奴隶的文学》这篇文章,我就像被击了一样。……‘奴隶的文学’的问题,构成了我去思考竹内好与鲁迅的基本纲要。”③  事实上,鲁迅不止对东亚国家产生影响,在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他也是影响*大的中国新文学作家。韩山元在《鲁迅与马华新文艺》一书中说:“在新马社会运动的各条战线,鲁迅的影响也是巨大和深远的……鲁迅的著作,充满了反帝反殖反封建精神……对于进行反殖反封建的马来西亚人民是极大的鼓舞和启发,是马来西亚人民争取民主与自由的锐利思想武器。”“鲁迅作为一个经典作家,被人从中国移植过来,是要学他反殖民、反旧文化,彻底革命”,“要利用鲁迅来实现本地的政治目标:推翻英殖民地。”①东南亚国家大多处于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之下,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从1819年开始就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58年马来西亚才摆脱殖民统治,1965年新加坡才获得独立,新马新文学正是在这种殖民语境中产生。殖民语境中的马来西亚作家对鲁迅的接受的侧重点并不在于其文学和艺术层面,而在于其政治和思想的层面,尤其是看重鲁迅战士和民族英雄的形象、反帝反殖反封建的精神以及“抗拒为奴”的思想精髓,他们要借鲁迅资源获得精神力量,‘反抗乃至推倒英国殖民统治,达到民族解放的目的。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中心的东南亚国家逐渐形成一个以“抗拒为奴”为中心内涵“东南亚鲁迅”形象,这个形象内涵在“抗拒为奴”的层面和“东亚鲁迅”形成同质叠合关系。  虽然早在1865年台湾就已经正式建省,但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却与中国别的省份具有不同的特点,它曾在明末清初被荷兰人统治38年,又在晚清和民国时期被日本占据50年,1949年以后,又与大陆长期分离,迄今未完全统一。自从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后,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一直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这段时期通常称为日据时期或日治时期。杨逵及其同时代作家正成长和生活于这个时期。日本在台湾进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面对日本的高压殖民统治,台湾人也掀起了多次的抗日运动。  ……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既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 作者简介

  古大勇,男,1973年生,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泉州师范学院教授,系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在《文学评论》(北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民族文学研究》、《当代作家评论》、《文艺报》等期(报)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先后出版有《“解构”语境下的传承与对话——鲁迅与1990年代后文学和文化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多维视阈中的鲁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本细读与现象阐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现代教育出版社)等著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