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刑事诉讼法-全国职工七五普法简明读本-14

刑事诉讼法-全国职工七五普法简明读本-14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500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10.5(7.0折) 定价  ¥1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刑事诉讼法-全国职工七五普法简明读本-14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863502
  • 条形码:9787500863502 ; 978-7-5008-635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刑事诉讼法-全国职工七五普法简明读本-14 本书特色

  让法律成为信仰,让权益更有保障  我们一起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普法宣传,重点释疑,明晰权益,体面劳动

刑事诉讼法-全国职工七五普法简明读本-14 内容简介

  《全国职工“七五”普法简明读本 刑事诉讼法》是职工“七五”普法指导用书,其写作体例上是由法律条文、职工权益导读、附录组成。其中职工权益导读是选取和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法条进行解释,采用问答题的形式写作。附录可选取一些与本法相关法规和司法解释、流程图或计算公式。以求让广大职工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方便带。

刑事诉讼法-全国职工七五普法简明读本-14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职工权益导读

1.什么是刑事诉讼?

2.刑事诉讼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3.什么是刑事诉讼法?

4.在刑事诉讼中公、检、法机关是怎样分工的?

5.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怎样理解“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

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诉讼原则?

7.刑事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如何保障?

8.哪些情况下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不被追究刑事

责任?

9.不同的刑事案件由哪级人民法院管辖?

10.什么是刑事诉讼回避?

11.哪些情况下参与刑事案件审判的人员应该

回避?

1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吗?

13.有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何委托

辩护人?

14.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

应该完成哪些工作?

15.刑事案件的证据有哪些种类?

16.证据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有效?

17.刑事诉讼中的哪些事实应该由证据来证明?

18.用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有效力吗?

19.什么是证人?

20.证人受到威胁时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21.什么是取保候审?刑事案件当事人哪些情况下

可以取保候审?

22.什么是监视居住?哪些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可以采取监视居住?

2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

期限有多久?

24.刑事诉讼的日期是如何计算的?

25.哪些情况下当事人权利受到侵害可以向有关机关

控诉?

26.哪些情况可以不起诉?

27.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有哪些?

28.当事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的该如何解决?

29.审判过程中要遵守哪些纪律?违反法庭纪律会

受到哪些处罚?

30.刑事诉讼一审会作出什么样的判决?

31.刑事诉讼案件哪些可以延期审理?哪些延期

审理的案件需要中止审理?

32.一审的审理期限有多长?有什么特例情况?

......

展开全部

刑事诉讼法-全国职工七五普法简明读本-14 节选

  职工权益导读  1.什么是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侦查机关(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首先它是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主持进行的。其次它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活动。再次它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后它需要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  2.刑事诉讼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刑事诉讼主要包括五个阶段: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1)立案。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嫌疑人的自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  (2)侦查。指由特定的司法机关为收集、查明、证实犯罪和缉获犯罪嫌疑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3)起诉。起诉包括公诉和自诉。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自诉指的是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向法院直接提起的刑事诉讼。  (4)审判。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5)执行。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在我国,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3.什么是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互关系,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进行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等。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次进行修正,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对其进行修正,使之在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4.在刑事诉讼中公、检、法机关是怎样分工的?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5.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根本要求和客观规律,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集中体现。  (1)“以事实为根据”,就是要求公、检、法机关在进行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以客观存在的案情作为处理问题的根本依据,而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也只能以查证属实的证据作为依据,不应以主观臆测、想象或者查无实据的言论作为各种诉讼决定、裁定、判决的基础。  (2)“以法律为准绳”,就是要求公、检、法机关在对案件进行初步调查后是否立案、侦查终结后是否移送起诉、审查起诉是否提起公诉、开庭审理后是否判决有罪等决定都必须依据法律作出。  6.怎样理解“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诉讼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确立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诉讼原则。这是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吸收西方无罪推定原则的某些成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需要新增加的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刑事案件的定罪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对被告人确定有罪的权限是国家审判权的组成部分,专属于人民法院,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在法律上将被告人确定为犯罪人。不论被告人事实上是否有罪,即使事实上表明他有罪,不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在法律上也就不应确定他是罪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立案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根据查明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也有权对犯罪嫌疑人作出有罪的认定,但这只是程序意义上的认定,而不是*后的法律定性。  (2)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的定罪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进行。人民法院享有定罪权,必须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刑法》原则,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经过公开、公正的审理,充分听取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在获得确实可靠的事实依据的基础上作出裁判。  (3)对任何人在未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确定其有罪之前,不得将其作为罪犯对待。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控诉方承担,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相反,被告人有反驳控诉、进行辩护的权利。二是疑罪从无。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