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16-全国建筑院系建筑学优秀教案集

2016-全国建筑院系建筑学优秀教案集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2-01
开本: 32开 页数: 181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32.9(3.4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65.7(6.7折)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16-全国建筑院系建筑学优秀教案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2212491
  • 条形码:9787112212491 ; 978-7-112-2124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016-全国建筑院系建筑学优秀教案集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和“全国建筑院系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观摩”已历时十多年。  《2016全国建筑院系建筑学优秀教案集》提供收集了历年学生作业、教案的在线资源库免费使用服务。

2016-全国建筑院系建筑学优秀教案集 目录

浙江大学
建筑设计基础1、2(一年级)
再生建筑——“城中村”的变革(三年级)
深圳大学
1:1空间体验——人体测量与仪器制作(一年级)
以空间建构为导向的建筑基础教育:“建筑师部落:设计工坊”(二年级)
湖南大学
校园展廊设计(一年级)
类型人群·行为空间生成(二年级)
1+1国际化平行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探索(三年级)
厦门大学
材料建构——基于材料特性和建造体验的建筑设计基础教案(一年级)
基于城市空间认知与绿色建筑技术整合的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四年级)
历史环境下的鼓浪屿建筑一景观适应性再生设计研究(五年级)
南京大学
身体与空间(一年级)
地形操作——风景区坡地茶室设计(二年级)
福建长汀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与建筑设计(四年级)
同济大学
“行为-空间”逻辑导向的研究型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序列(一年级)
城市综合体设计(三年级)
苏州科技大学
空间分析及演绎(一年级)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设计初步——景观建筑小品设计(一年级)
城市设计专门化方向教案设计(四年级)
山东建筑大学
建筑学一年级教案:建筑师工作室设计(一年级)
概念统筹——城市边缘区社区活动中心设计(三年级)
清华大学
建成环境再造——照澜院街区整治(二年级)
合肥工业大学
从行为到空间:以功能问题切入的建筑设计逻辑思维培养——《公共建筑设计I》
课程教案(二年级)
概念+空间+建构——新常态背景下的短周期开放式综合训练(三年级)
上海交通大学
实践性,理论性,研究性相结合的空间教案(二年级)
西南交通大学
“角色置换”——从旁观配角到亲历介入二年级幼儿园设计课程教改研究(二年级)
实态调研Mapping空间生成——三年级居住建筑设计(三年级)
城市的可能——基于城市发展规律认知的城市更新设计(四年级)
天津大学
3+8诗意+建筑——建筑的诗意与修辞一自然环境中的住居(二年级)
主题展览馆设计——关于艺术与空间的设计研究(三年级)
中国矿业大学
邻里共享——小住宅组合设计(二年级)
东南大学
社区中心+健身中心设计Community Center+Fitness Center(二年级)
复杂建成环境的城市形态更新南京湖南路马台街地块城市设计(四年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基于城市文化背景的地方艺术馆建筑设计(三年级)
超越东西方的“院”(四年级)
关中传统村寨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五年级)
华中科技大学
live project:公众参与的在地设计与建造(三年级)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秦淮曲艺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三年级)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文脉传承和适宜绿色技术的高校文化空间改造设计(三年级)
城市设计框架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四年级)
西交利物浦大学
创作中心/苏州联合工作空间,Creative Hub./Co-working in Suzhou(三年级)
重庆大学
居住的可能性——基于目标人群的居住建筑设计及住区规划(三年级)
苏州大学
医疗类建筑——社区医院建筑设计(三年级)
郑州大学
三年级遗址博物馆设计教案(三年级)
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历史环境下的文化博物馆(三年级)
内蒙古工业大学
基于城市设计的工业遗产解读(四年级)
昆明理工大学
“8+”联合毕业设计基于时空压缩语境下的城市设计——“后边界——深圳二线
关沿线结构织补与空间弥合”(五年级)
展开全部

2016-全国建筑院系建筑学优秀教案集 节选

  《2016全国建筑院系建筑学优秀教案集》:  一、教学背景  建筑教育是城市空间认知的主要渠道。在“新常态”、“深度城镇化”背景下,“整合”、“协作”是当代住区设计与城市设计整合各项绿色社区与绿色建筑技术的首要途径。建筑系四年级设计课程开展“整合设计”方法训练具有必要性、可行性。  二、教学目标  1.意识的提升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对城市空间的认知能力,本课程试图采用“研讨课”与“设计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讲述、示范、提问、转型、反思、仿效、批判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城市综合体必须对本地与全球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做出反馈,并帮助其加深对公共活动与公共空间的理解,强化对城市综合体、城市设计领域关键问题的关注。  2.技术的探索  为了与发达国家城市设计理论实践教育相接轨、鼓励对相关模拟与示范技术的探索,本课程试图结合国际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我国现阶段城镇发展的实际需要,使学生认识可持续发展相关主题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培养其运用可持续发展眼光研究、批判、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探讨国际化视野下地域性问题的独创性解决方案。  3.方法的掌握  为了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整合设计方法。一方面,本课程通过“元素教学法”,将复杂的设计体验分解为一系列明确的操作单元,强调“反馈环节”,以强化程序概念、使学生理解设计程序对方案质量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本课程通过贯彻以小组为单位的工作方式,通过角色模拟与分概念协调,建立协作意识、培养统筹观念、挖掘协作能力、提升交流技术。三、教学手段  针对传统设计教学中“忽略群体性、实践性与过程型”、“忽略普通人需求”等常见问题,鉴于教学目标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独特性,本课程基于科尔布“经验认知模型”对设计教学手段进行优化,试图在更多的教学阶段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  1.课程讲授与专题讲座  作为获得抽象概念的*传统、直接的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在本课程中得到继承沿用。鉴于可持续发展相关主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本课程将专题讲座作为辅助手段,以从内容、角度上对课堂讲授进行补充。  2.文献调研与案例研究  通过课程讲授或专题讲座等被动式方法获得的知识无法代替通过主动实践获得的经验。故,本课程将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作为与课堂讲授同等重要的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掌握抽象概念的意识与能力。  3.社会调查与公众参与  针对常规设计教学中由虚拟现实(即学生的图和模型)获取直接经验的客观标准缺失问题,作为社会规划的常规方法,社会调查和公众参与被引入本课程教学训练中,以现实世界中来自普通管理者与使用者的需求与经验引导、检测和评估方案设计。  4.绘图建模与成果汇报  作为学生完成行为实验的主要手段,绘图建模在本课程中得到沿用。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其图示化问题的能力、提高表述的逻辑性与精炼性,本课程将成果汇报作为绘图建模工作展示的必要手段。  5.集体讨论与头脑风暴  本课程采用集体讨论代替传统设计教学中的个别辅导或对话评图,以鼓励学生相互观察、相互质疑、相互支持,并将个别方案问题转化为共性问题。为了避免集体思维对批判精神与创造力的削弱,头脑风暴被作为集体讨论过程的必要环节,以激发新观念、新设想。四、任务设置  本课程依据以下原则编制设计任务书。  **,选择颇具普遍性的新建项目、采用较为宽泛的框架条件、提出较自由的功能要求,以便尽量为各类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与发展提供可能性。  第二,基于对公众、环境、子孙后代利益的考虑,以高水准生活环境、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塑造为设计目标,鼓励将城市设计方法运用到城市综合体设计当中、创造不同于现行商业性方案的设计理念。  第三,为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植于场地调研与社会调查的、有针对性、合乎逻辑且具独创性的思维方式与创作理念,鼓励概念性、学术性的设计训练。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