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作者:戚良德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420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24.9(4.3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2122952
  • 条形码:9787202122952 ; 978-7-202-1229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内容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涵盖了中华很好传统文化,具体内容包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礼记、文心雕龙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及对其选取内容的解读,既为高校国学课提供教材,也为社会提供一本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国学读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目录

绪论

**章天地之大德

**节《周易》概说

第二节《周易》选读

第二章孔子的人格

……

第三章老子的智慧

第四章庄子的境界

第五章孟子的修养

第六章学不可以已

第七章中庸与大学

第八章文章千古事

第九章史家之通识

第十章切问而近思

第十一章知行之合一

第十二章天道与人道

第十三章旧学与新知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节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老子的“道”,则要求君主要“无为而治”,不要对百姓做太多的干涉或者教化,而是任其自化,如第三章的“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十七章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五十七章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总而言之,在老子看来,国君要想治理好国家,要“知常”。老子指出,这个世界上的善者和不善者、大者和小者、短者和长者,皆是相生相克的,这就是常。国君想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尊重这个常识,不要刻意去提倡善,也不要刻意打压恶,而是无为而治,保持这样一种常态,便可以长治久安;相反,如果人为地打破这个平衡,片面推崇某一方面,就不合道,结果反而会带来灾祸。所以老子主张,君主的正确作为,应该是“无为”,“无为”也是一种作为。  其次说“德”。老子所说的德,有其独特的定义,即所谓“玄德”,这种“玄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争、不自我夸耀,即第十章所说的“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对于这种“玄德”的推崇,其实贯穿于《老子》始终,中间第七章、第八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五十一章,都是对“玄德”的一种阐发,直至*后第八十一章的末尾,“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依然是在总结这种“不争”的“玄德”。而且从这句总结语来看,这种“不争”,既是老子所欣赏的“玄德”,同时也是老子所认为的“天之道”,“圣人之道”。这样,老子已经把“道”与“德”混沌化,也就是合二为一了。由此,亦可见“玄德”在《老子》哲学中的地位,以及它与“道”的密切关系。  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老子所说的“德”,也是践行其“道”的一种方法。第三十八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德”就是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就是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老子对于“德”的基本准则是“上善若水”,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用“上善若水”来比喻应怎样做到“不争”和“守道”。老子思想的影响力是世界性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说:“老子是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老子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他提出这一概念并非是为一种纯粹的形而上的思辨,其*终目的是解决“人”的问题。可以说,“道”是《老子》的基础命题,而“人”则是它的核心命题。从根本上说,老子的理论体系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具体来说,老子大致从两个方面传达出了他忧国忧民的人文思想。  **,立足于个体修养,寻求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据。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老子并不急于改变外在的环境,而是转向内心寻求精神的力量,并以此为依据实现对外在环境的超越。因此,老子非常重视个人的内在修为。在他看来,“修身”是生命的基础活动。一个人德行的不断提高,以至于施及天下,必须从个体的修为做起。为此,他构建起一种理想的人格范例。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提到的“圣人”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圣人”顺遂自然,淳朴敦厚,恬淡内敛。老子确立这种理想人格的目的不是要求人们去崇拜它,而是要引导人们去效法,去践行。他期待世人以这样一种方式去摆脱外物的束缚,实现精神的自由。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