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发展研究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发展研究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5.8(5.6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发展研究 版权信息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发展研究 本书特色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第二、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的非农化重组,是现代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从理论上讲,城镇化作为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改变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涵盖城镇和乡村两大地域空间的转型过程,在我国肩负着体制改革层面上突破城乡二元分割、协调城乡发展的历史使命。但是,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利益分配格局的失衡和产权的不确定性致使众多为城镇化做出贡献的失地农民与非农化的农民工无法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出于生活习惯与成本考虑,他们多数选择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区域,从而造就了城乡特质交织、社会矛盾冲突的城乡结合部和“准市民”,这一现象甚至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社会从城乡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第二、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的非农化重组,是现代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从理论上讲,城镇化作为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改变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涵盖城镇和乡村两大地域空间的转型过程,在我国肩负着体制改革层面上突破城乡二元分割、协调城乡发展的历史使命。但是,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利益分配格局的失衡和产权的不确定性致使众多为城镇化做出贡献的失地农民与非农化的农民工无法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出于生活习惯与成本考虑,他们多数选择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区域,从而造就了城乡特质交织、社会矛盾冲突的城乡结合部和“准市民”,这一现象甚至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社会从城乡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发展研究 目录

**章 城乡结合部“准市民”的形成与特征 **节 城乡结合部范畴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城乡结合部“准市民”的形成 第二章 城乡结合部“准市民”与市民经济福利差异分析 **节 城乡户籍制度安排与经济福利差异 第二节 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与城乡户籍经济福利 第三节 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与城乡户籍经济福利 第四节 城乡结合部“准市民”的经济福利 第三章 城乡结合部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节 包容性发展的内涵与核心 第二节 城镇化进程中包容性发展的要求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的包容性发展 第四章 城乡结合部包容性发展的重点 **节 人的发展需求 第二节 城乡结合部“准市民”的包容性发展 第三节 “准市民”包容性发展的实现 第五章 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发展与城镇化协同 **节 城乡结合部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区域 第二节 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体现了城乡结合部“准市民” 包容性发展的本质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发展相适应 第六章 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发展的 制度性建构 **节 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 发展的制度性缺失 第二节 城镇化推进中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 发展的制度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准市民包容性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1962年12月18日出生,福建福州人。198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并分别于1989年和2001年获得福建师范大学颁授的经济学硕士及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2013年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系主任。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发展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会等理事,福建省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台湾研究会理事,福建省税务学会理事及学术顾问。主要从事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出版专著与合著有《论小城镇建设――要素聚集与制度创新》、《海峡两岸直接“三通”与区域产业整合研究》、《台湾产业升级研究》、《闽台经济合作研究》、《台湾社会阶层分析》、《面向新世纪的两岸经济合作》、《ECFA框架下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研究》等七部。在《经济学动态》、《台湾研究》、《经济地理》、《当代经济研究》、《中国劳动》、《经济研究参考》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各类研究项目二十余项,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四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